一把中国少年打开科学世界的钥匙

一把中国少年打开科学世界的钥匙
2024年05月13日 07:31 牛弹琴

这两年,在动物园成为另一个“网红景点”后,关于动物保护的话题变得越来越多,比如大熊猫归国照料、比如某地动物园虐待动物等等。

小动物们在不断治愈我们的同时,也总在提醒我们要用更多的爱与耐心回应地球上的可爱生灵们。

即使不去动物园做饲养员,或许你也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铲屎官”,想离大自然更近一步,这都需要我们提前掌握一些“技术活儿”。

《办动物园可是个技术活儿》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何长欢等诸多动物学家们讲述他们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故事。

他们的亲身科普,能让更多人了解身边的动物们,走出知识盲区,更好地和它们交朋友;或许,还能在下一代的心里种下一颗爱护地球的种子,引领一个又一个成为动物学家的梦想。

大家知道杂交水稻成功的关键,是科研人员在海南发现的几株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生稻,正是这几株不起眼的“小草”成就了我们的杂交水稻,养活了我国十几亿人。

对植物学家来说,泛喜马拉雅地区的2万多种植物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库,说不定哪天,其中几株不起眼的“小草”就可以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

我国的植物分类学家已经在行动了。

由中国主导,英、法、德等国参与的针对泛喜马拉雅地区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工作正全面推进。

尽管植物分类学家一直在努力保护这群雪域植物精灵,但这不够,还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支持和参与。

只有学会与这群植物小精灵和谐共处,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大自然的馈赠。

《给全世界植物取一个美好的中文名》一书,跟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元明、国家自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高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刘夙等诸多植物学家的脚步,我们将一同探寻植物世界多样性的故事。

从热带丛林的神秘面纱到沙漠中生命的奇特适应,从非洲植物繁衍的惊人本能到雪域中的精灵植物,从葡萄家族的喧闹世界到苔藓秘境的微观奇迹,从年轮背后的秘密到食虫植物的惊人反转……

他们的故事,能让许许多多的未来科学家们,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种下科研的种子。

从全国人民守在电视前观看“神五”发射,到“总是忘记太空还有三个中国人”;从“东方红一号”到中国空间站,在短短五十多年里,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让世界瞩目。中国人也成功从“世界街遛子”升级成了“太空街遛子”。

火箭升天的画面点亮了很多人的航天梦。

这本《在天宫种粮种草》就是一本既降低接触门槛,又保留知识深度的航空航天科普读物。

你一定听说过中国空间站机械臂,但它的研制过程和运动原理你一定不知道。(以及它真的能剪断美国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吗?)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被判断不适合种菜,令不少人大呼失望,那么,月球上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开发?

你知道吗?火星车设计师也是颜控,为了做出漂亮的火星车绞尽脑汁。

火星车“额头”上的LOGO设计

我们的手机定位早就用上了北斗系统。北斗系统究竟好在哪里?

航天航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名字应该吓退过不少人。

但是,进入“航天航空”领域的门槛并不高。前沿科技也可以讲得生动有趣,通过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你会发现,“黑科技”也只是由非常简单的基础原理构成的,也可以在生活中应用。

“堪比太空变形金刚”的中国空间站机械臂,仿照的其实是人的手臂。

火星车电池板能够防尘,与荷叶可以抖落雨滴是一个道理。

超低轨道卫星为什么可以避免在空气中“翻跟头”?灵感来源其实是一项球类运动。

你以为北斗系统只能用来导航吗?它还可以用来监测山体滑坡和参与农业耕种。

这本书涉及的内容,绝不止太空生物实验。书中共涉及四大航天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探火工程和北斗导航,以及飞机安全设计等航空技术,回答了许多人好奇、感兴趣的问题。

《带球流浪太疯狂,不如寻找新地球》人类如何计算“三体问题”?科学家在寻找陨石时遇到了哪些挑战?

了解中国天文学发展,一场点燃想象的天文之旅。

《并不是长得像人,才叫机器人AI绘画能否取代人类画家?机械鱼、仿生眼...人工智能还将引发怎样的革命?

有了这套书,每一个成为未来科学家的梦想,都不会轻易落空~

“格致论道”是由中国科学院全力打造的演讲类平台,创建于2014年,邀请来自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嘉宾分享思想和观点。

到现在,共邀请了800余位专家,包括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访问总量超20亿次,全网粉丝超270万。

本书精选的10篇演讲,来自中国科学明星组成的科普“天团”——9位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科学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杨元喜,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研究员、“祝融号”火星车设计师贾阳,以及其他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国内顶尖高校的研究员、教授。

从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科研事业的热情,对探索未知的执着。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开拓视野,感受榜样的力量。

书中的每一篇,都堪称科技阅读范文,文末还特别设置3—5个启发性问题,帮助青少年梳理文章内容,不仅能让他们在思考中培养好奇心、探索力,还能锻炼他们的科技文阅读能力,特别是理解概念、筛选和抽取关键信息、概括大致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启发性问题,锻炼青少年内容引申能力和想象力

作为一套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读物。这套丛书包括动物篇、植物篇、天文篇、AI机器人篇、航天航空篇5个单册,覆盖五大学科领域。青少年将和50余位科学家一起讨论50余个热门、有趣的科学主题。

欧阳自远院士、徐星院士为这套丛书作序,丛书还受到名校老师、科学家、科普大咖的一致推荐。

这是一套面向下一代的科普读物。

——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套书)能够帮助孩子了解科学方法,建立科学思维,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

——徐星,中国科学院院士

世界有多广阔,这套书就有多渊博。

——董红军,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

整套书的设计也非常有创意,突破俗套,符合当代青少年的审美。

封面邀请了中国最美的书得主马仕睿设计,内页是大量的视觉冲击力超强的配图,一秒抓住眼球,想坐下来,读下去。

在这里,青少年可以了解到自然界的奇妙生物,探索宇宙的奥秘,体验科技的神奇力量,甚至预测未来世界的模样。

他们既能与科学家们一同思考,解决难题,又可以跟随科学家们的视角走进前沿的科学研究,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

虽然是科学家,虽然是科普,但是整套书的行文都挺通俗易懂,活泼有趣。很多都是课本上看不到的知识,课堂里听不到的见识。

可以说,《少年中国科技·未来科学+》守护每个孩子的科学之梦,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远的未来。

老牛精选

《少年中国科技·未来科学+》

湖南科技出版社&未读

温馨提示:请登录老牛精选小程序中查看订单详情,商品发货后才能查看物流信息。您也可添加客服小哞微信mr_moo123,咨询商品和订单详情。推品推荐、商务合作,请添加Shidaizoe微信。更多好书推荐,请关注公众号 “老牛的读书时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科学院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