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3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①

聚焦“2023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①
2024年05月15日 18:38 中国民政

转自:中国民政

  近年来,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活动评选出一大批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的鲜活案例,这些案例顺应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发展方向,符合基层救助工作实际,使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为各地推动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提供了范本,民政部“2023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正是其中的缩影。现选登部分“2023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供各地学习借鉴。今天推荐的是安徽省淮北市、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浙江省宁波市、陕西省西安市、福建省厦门市5个地方的案例。

安徽省淮北市民政局

全力推动衔接并轨

筑牢低收入人口返贫防线

  安徽省淮北市制定落实《低收入人口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常态化帮扶衔接并轨实施方案》,持续强化政策、人员、业务融合,探索开展低收入人口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常态化帮扶衔接并轨工作。

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四个纳入”工作机制,将衔接并轨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要点、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专题、绩效目标考核、民政重点工作评估予以推进。建立市、县(区)民政和乡村振兴部门定期会商机制,镇(街道)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民政、乡村振兴、医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统筹推动衔接并轨工作。强化考核问效,建立常态化走访调研、业务指导、跟踪督办机制,每年开展市级集中督查1次,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集中检查1次,实现全市22个涉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任务的镇(街道)全覆盖,并强化考核结果转化运用。

整合力量,完善认定体系。整合村(社区)两委班子、社会救助协理员、乡村振兴专干、村组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建立3672个主动发现排查监测帮扶工作网格,实现防止返贫监测工作网格与社会救助工作网格“二网合一”。明确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边缘户、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5类对象纳入监测帮扶。联合乡村振兴部门,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7900元为基准,综合物价指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低保标准、劳动能力、因病因灾支出等因素,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体系。

统筹政策,实施多元救助。一是统筹政策衔接。统筹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政策衔接,推动低收入人口在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兜底帮扶政策适用,持续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提升基本医疗保障、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统筹产业、光伏、小额信贷等方面帮扶政策的分标准适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着力增强低收入人口产业帮扶和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就业岗位开发力度,促进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二是购买专业服务。2023年,为5类低收入人口购买助残、家庭清洁等第三方专业服务,直接受益人群近2万人,服务40万余次。设立一站式社会救助服务站点,为低收入困难群众免费提供康复义诊、法律援助等服务。三是链接慈善资源。在全省率先建立“淮慈救助帮扶信息平台”,通过线上申请、线上链接、线下服务的方式,实现低收入困难群众救助需求信息与慈善救助资源信息实时共享、精准匹配。2023年,组织实施慈善救助项目7个,救助各类困难群众3100余人次。积极推进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建设,覆盖率达92%。

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效。强化33个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和390个社会救助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试点建立低收入人口综合救助服务中心,设立低收入人口申请受理窗口、认定窗口、综合救助窗口,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加强规范管理,简化优化办理流程,在工作专班的统一组织安排下,每年开展一次集中排查。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入户走访群众时填写一套摸排表格,一次性告知群众申请认定为低收入人口的条件及需要提交的申请资料、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根据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一次性提交评审会议进行分类审核认定,实行分类管理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切实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民政局

立足“现时现地”

创新外来人口临时救助

  秦淮区是江苏省南京市的商贸大区、旅游旺区、中心老城区,外来人口较多。近年来,秦淮区转变理念,创新举措,积极开展对外来临时遇困人员的救助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3年底,全区救助帮扶外来人口1620人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救急解难,树立新理念。临时救助的制度定位是“救急解难”,关键要“快”。针对外来人口临时救助具有的应急性、过渡性特点,秦淮区重点立足“现时现地”,开展临时遇困人员认定工作。“现时”即多看当前,少看过往,重点看外来人员遭遇困难时,当下的实际生活状况;“现地”即重看常住地、淡看户籍地,重点对实际居住地核查,而淡化户籍地核查比对。

分类施策,锁定三类人群。对因突发事故陷入困境的急难人员,给予低保标准2—5倍的一次性临时救助。对居住在秦淮区且连续参保12个月以上,因病因学等刚性支出大的支出型困难人员,给予低保标准1—3倍的一次性临时救助。对失业、困难学生等特殊困难人员,给予节日慰问、民生保险等救助帮扶。

诚信承诺,确保救助时效。当无法立即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当下困境进行详细核查时,由个人签署诚信承诺书,承诺生活陷入困境,并对相关信息真实性负责,街道办、社区先行救助并备案。后续发现失信情况的,属务工类人员的通报至用工单位,属创业类人员的通报至市场监督管理局。

协同联动,突出主动发现。一方面通过网格排查发现。全区网格员全部融入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借助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指挥平台开展排查,符合条件的给予救助帮扶。另一方面通过部门联动发现。加强与公安、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交叉比对,借助大数据模型,动态监测外来人员暂住、就业参保、医疗费用支出及小微企业运行等情况,及时进行风险预警,主动发现外来人员中需要救助帮扶的对象。

立体救助,帮扶形式多。秦淮区对外来人口的临时救助以资金救助为主,以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物质帮扶为辅,以115家社会组织“健康医疗”、“益童成长”等10大类42个帮扶项目服务为补充,经临时救助后仍有困难的,由区民政局转介到医疗、就业等部门,链接慈善等社会力量帮扶,并对接户籍地转介保障。

多措并举,保障成效实。一是强化临时救助制度保障。印发《关于完善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外来人口临时救助实施方案》;落实“先行救助”、“一事一议”、“备用金制度”等规定,在社区层面建立备用金,1000元以下的临时救助由社区实施,及时响应外来人口临时救助需求。二是强化救助帮扶合力。为困难群体购买商业保险,理赔资金最高可达100万元;鼓励引导12支慈善冠名基金积极参与临时救助;配合区委组织部组建“关爱有秦”党建联盟,调动社会力量关心关爱外卖小哥,暑期托管外来人口子女等;区慈善总会每年发放30万元免费医疗救助券。三是加强救助工作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由街道救助专员、社区救助社工、专业救助顾问组成的430人的救助队伍,区财政每年安排120万元专项资金,为救助社区社工、专职社会救助协理员每月发放补贴。区民政局党委联合区纪委出台社会救助容错免责文件,明确容错免责清单,激励担当作为。

浙江省宁波市民政局

创新机制

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积极探索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途径,印发《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的实施意见(试行)》,建设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168”机制,即建设“1”个核心帮扶载体、建立“6”个工作运行机制、推进“8”项特色“善扶工程”,形成“政府救助+慈善帮扶”综合救助格局。

建设“1”个核心帮扶载体。将县、镇、村三级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以下简称“助联体”)作为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的核心载体,摸排在册困难群众和监测对象的困难需求,并在助联体平台建立帮扶需求项目库,为转介需求打通路径。一是锁定帮扶对象。依托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将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目标群体精准锁定为在册救助对象和持续监测对象,通过大数据实现对象的精准认定、动态管理。二是集结慈善力量。宁波市各级慈善联合会积极引导辖区慈善组织进驻助联体,汇聚帮扶力量和资源。三是贯通救助网络。搭建县、镇、村三级救助服务网络,形成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应救尽救、无盲区、全覆盖”的工作新格局。

建立“6”个工作运行机制。聚焦“救助+慈善”无缝衔接、双轮驱动目标,建立工作协作、信息互通、引导培养、专业服务、评价监督和激励扶持六大运行机制。一是协作互通有默契。县级助联体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重大事项、疑难问题进行会商;通过“线上系统+线下转介”实现救前查询、对象推送、救后反馈、信息共享,合理配置救助帮扶资源,提升救助帮扶成效。二是培育服务有实招。动员引导慈善组织开展专业培训、政策培训、系统应用培训,培育救助帮扶力量;引入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等专业人才,推动社会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转变。三是监督扶持有力度。将慈善帮扶纳入“救助供给端、帮扶需求端和闭环监测端”管控体系,形成受理、流转、反馈、办结、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对积极参与社会救助、作出突出贡献的慈善组织和个人进行宣传和表彰,营造人人参与救助的良好氛围。

推进“8”项特色“善扶工程”。通过实施住房、教育、医疗、就业、敬老、心理、心愿、综合等与老百姓紧密相关的八大“善扶工程”,依托三级助联体,推动救助需求与慈善资源精准对接,实现帮扶效果的最大化和持续化。一是项目式转介。民政部门牵头以标准化、清单化形式建立了八大“善扶工程”,通过“浙里有善”信息系统,以公募项目或非公募项目形式有效链接慈善帮扶资源,实现了慈善帮扶与困难群众需求的精准匹配。二是常态化帮扶。引导慈善组织,通过助联体、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浙里有善”信息系统对八大“善扶工程”所收集的困难需求进行认领,实施帮扶并将帮扶过程上传系统,实现帮扶结果闭环。

陕西省西安市民政局

建平台 强预警

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陕西省西安市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兜底线、补短板、提质量、促发展,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聚焦“全准快”,加强平台建设。建设西安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一体推进重点人员、重点群体的信息聚合、常态监测、快速预警和综合帮扶。一是聚焦“全”。建设低收入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除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外,将低收入人口信息采集范围拓展到一年内退出救助对象、申请救助未通过对象等。二是聚焦“准”。建设资源共享数据库,汇集民政、教育、人社、住建、卫健、应急、医保、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和单位25类175万余条数据。打通与省大数据中心数据连接通道,及时获取省级相关部门数据信息,为准确预警奠定基础。三是聚焦“快”。建立收入、支出、疾病、灾害、意外事故等多维度预警分析模块,运用大数据筛查等手段,及时发现困难群众潜在风险,为快速预警提供支撑。

围绕监测预警,完善指标体系。将监测预警指标分为主动发现类、需求预警类、动态管理类、政策落实类4个类别,设置由75个不同项目组成的预警指标体系,做到多点触发、智能预警。一是主动发现类。聚焦低收入家庭“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家庭成员失业、服刑、劳动力不足、重点救助对象个人自付费用较大等情形,分别设置预警指标。二是需求预警类。将低保“分类施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政策落实中的“漏救”和“救不够”等风险,细化为29项预警指标。三是动态管理类。针对各类救助对象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生存状态发生变化等情况,设置28项预警指标。四是政策落实类。围绕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单人保”、取暖补助、殡葬救助等政策落实情况,设置11项预警指标。

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建立完善“线上预警+线下响应+资源链接+结果跟踪”全链条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在全市各村(社区)设立以基层干部和社会救助协理员为主体的村级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3390个,社会救助服务站点2633个,及时接收处置预警信息,并通过手机APP将查访查实情况反馈平台。2023年以来,平台共发布预警信息5.2万条。其中,对存在住房、就业、医疗等困难风险的,直接将相关信息推送给住建、人社、医保等部门核查落实;对基本生活存在风险的,由乡镇(街道)组织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逐户排查,将符合条件的3287人纳入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范围。二是建立“红绿灯”督办机制。对预警信息进行综合研判,根据困难群众不同需求和相关救助审核确认时限要求,按进度节点设立“红黄绿”灯提醒督办。困难群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询办理进展情况,乡镇(街道)负责人可以查询“谁在办”、办理到哪个环节、是否超时等信息,工作人员会收到待办、督办短信通知和延期超时通知等。三是完善信息核对机制。将原有的低收入家庭信息核对系统整合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实现低收入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与核对信息资源库互联互通,提升预警信息排查处置效率。四是建立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对预警排查发现的暂不符合政府救助条件或救助后仍有困难的群众,在平台发布需求信息,社会组织通过平台内嵌的资源链接模块,认领并落实救助帮扶措施。对预警和走访发现的困难群众较为集中的救助需求,由县级民政部门按照项目的形式“打包”发布到平台,社会组织对接后组织实施。

福建省厦门市民政局

“点线面”结合

推进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福建省厦门市民政部门将“四下基层”融入社会救助全流程、各环节,通过推行“一事一议”工作机制,形成点上突破、串点成线、连线扩面的“点线面”工作法,稳步推进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精准研判处置疑难个案,实现“点上突破”。一是收集诉求。主动向基层、爱心结对干部和网络众筹平台等收集社会救助疑难案例。2020年以来,累计收集涉及重病救助、拆迁安置认定、学费扣除等疑难案例400余例。二是及时研判。对收集的特殊案例,按审核认定权限,由区民政局或镇(街道)人民政府根据情况缓急程度,及时启动“一事一议”。情况特别紧急的,确保48小时内救助措施落实到位,并于事后补办相关手续;情况特别复杂的,邀请市民政局和相关业务部门参与认定。三是精准帮扶。依据研判结果,制订“一户一策”帮扶方案,精准对接服务对象需求。对患病或残疾的特殊对象,有申请意愿但申请能力不足的,协助其办理申请;对遭遇急难的,按规定先行开展临时救助,帮助其尽快渡过难关;对遭遇重大生活困难的,适当提高临时救助额度;对涉及多个部门或情况复杂的,实施综合救助帮扶。

总结提炼完善政策机制,实现“串点成线”。一是推广案例。及时提炼典型经验做法,将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全、有示范性和指导性的个案,总结形成可复制模式,作为政策补充参考向全市推广。二是调研论证。深入开展基层调研,总结提炼经验做法,了解社会救助政策实施情况和意见建议,为政策完善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完善政策。适时将成功经验固化为辐射全市的普惠政策,先后从23个方面降低准入门槛,不断完善困难群众分层分类办法。如,将家庭收入在扣除医疗、教育、房租等刚性支出后,划分为年低保标准、低保标准2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档。对老弱病残人员,加大分类施保力度,为重度残疾人、老年人豁免赡抚养费;对就业困难人员,加大就业推荐和收入扣除力度,就业成本扣除由月最低工资的30%提高到50%或就业收入的30%。

主动发现推进政策找人,实现“连线扩面”。一是搭建平台找到“人”。建设智慧民政平台,接入公安、医保、税务、残联等30个部门和单位的54个信息接口,实现部门数据信息实时共享。从家庭人口、健康状况、财产状况、收入情况、支出情况5个维度,优化因病、因残、因死亡等致困预警指标24项,防范漏保、错保风险;区分在保对象与普通群众,在医疗费用上分别设置月人均消费支出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两条监测线;从每年集中比对分发,完善为定期自动比对预警、自动推送给社区经办人员排查处理。二是引导力量帮找“人”。持续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讲进村(社区)”活动,把社会救助政策纳入村(社区)两委、社区网格员、儿童主任等工作队伍的培训内容,提升社会救助政策知晓率。动员社区工作力量,在日常照护、探视巡访、结对帮扶中主动发现困难群众。三是入户走访找准“人”。利用社区治理网格化系统开展“敲门行动”,组织驻村和挂钩干部以及镇(街道)、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管员、协理员,常态化入户摸底排查,对系统预警对象、重病对象、新办证残疾人等予以重点核查比对,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持续开展低保专项治理行动,实现“应救早救、分类缓退”的动态管理。

编辑:郭紫纯  校对:吴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