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经济千亿级增长!北京发布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三年规划

带动经济千亿级增长!北京发布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三年规划
2024年05月16日 21:28 证券时报

日前,北京市发布《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下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在技术创新、标准政策、应用需求、安防反制等领域形成全国引领示范,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超1000亿元。到2027年,培育10亿元级龙头企业10家,过亿元产业链核心环节配套企业50家、技术服务企业100家。围绕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摆渡、城际通勤、特色文旅等,新增10个以上应用场景,开通3条以上面向周边地区的低空航线。

1.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推动解决一批低空经济重大政策、重点事项和重要问题。

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低空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专业机构投资低空产业项目。深化企业服务,加强金融保险、贷款等支持。

3.支持各区引进、培育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新能源通用航空平台等先进整机制造项目,培育整机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

4.面向全国低空制造市场,发展增材制造、激光制造,培育一批高端制造、平台建造技术设备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5.依托北京教育、人才、金融、数据等资源,支持低空科普教育、人才培训、金融保险、租赁维修、数据服务、模拟仿真等产业化发展。

6.在延庆、平谷、密云等有条件的区构建数字低空一张网,完善航路航线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北斗、5G等卫星通导技术应用,促进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

受访专家指出,当前,各地政府正积极布局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具体城市和地区在选择低空经济赛道时,应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投资,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分析与当地现有产业的联动能力,根据地方区位和特色优势进行差异化的布局。

建设低空金融、数据服务中心,培育整机龙头企业

《行动方案》提出,巩固低空制造全产业链竞争力,支持先进整机研制。支持各区引进、培育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新能源通用航空平台等先进整机制造项目,培育整机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

加强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及材料配套,通过整机牵引及北京市氢能示范城市建设等,积极发展氢能、生物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高效动力发动机系统。加快突破飞控系统、电推进系统、传感器、元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优质多元配套企业主体。

提高制造技术供给能力,面向全国低空制造市场,发展增材制造、激光制造,培育一批高端制造、平台建造技术设备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构建监管及运行服务技术支撑体系方面,《行动方案》指出,支持在京科研机构、企业、通信运营商等开发低空智联网、低空飞行管控及飞行调度指挥系统、智能化低空行业应用技术,构建通感一体、空天地一体化的技术支撑能力,提供无线电频谱创新应用、空域精细化划设使用、城市低空态势感知、高效应用服务和大规模高密度高频次智能融合飞行的技术支持。

积极争取民航、公安、工信等部委支持,在京设立无人机、eVTOL等适航验证、生产检测、应用测试等领域技术研发和服务机构,形成一批第三方的检验检测及适航验证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技术输出能力。

大力拓展低空经济生产性服务业,依托北京教育、人才、金融、数据等资源,支持低空科普教育、人才培训、金融保险、租赁维修、数据服务、模拟仿真等产业化发展。建设低空金融、数据服务中心。

拟设立由市领导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推动解决低空经济重要问题

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关键一环。现实中的应用场景为高技术产品提供了试验场,为企业提供了市场,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方向。《行动指南》明确,创新并开放多元应用场景,应急救援方面,加快房山基地建设,推进通用航空在全市开展应急通讯、消防灭火、巡检巡查等领域应用示范。物流配送方面,依托延庆八达岭机场开通西北物流支线等航线,构建无人机+公交物流配送新模式。城际通勤方面,建立大兴机场与雄安新区,首都机场与天津、廊坊等地区的通勤航路航线,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城内摆渡应用新业态。特色文旅方面,在延庆、平谷、密云等区发展低空旅游、飞行体验等产业。

无人机在各类场景的落地应用,离不开低空空域的供给。《行动指南》明确,完善有条件地区低空空域环境。在延庆、平谷、密云等有条件的区构建数字低空一张网,完善航路航线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北斗、5G等卫星通导技术应用,促进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拓展航空管理服务平台功能。

在优化低空基础设施方面,《行动方案》指出,统筹规划建设无人机、eVTOL等起降场网络,存量整合、集约布局,完善无人机识别、通信、定位、导航、监控、气象、电磁等设施建设。完善路网、电力等基础设施。强化通用机场、起降场地等平战转换功能。

为保障北京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推动解决一批低空经济重大政策、重点事项和重要问题。研究制定任务清单,建立军地民协同机制,统筹推进空域管理、空管服务、需求集散等各项事项。复制自动驾驶示范区经验,形成低空经济推进、管理模式。

此外,还将创新政策手段并加大支持力度。制定出台专项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低空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专业机构投资低空产业项目。深化企业服务,加强金融保险、贷款等支持。

各地布局低空经济产业需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近段时间,多部门陆续印发支持和规范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涉及低空空域管理、通用机场建设、通航人才培养、场景应用等诸多内容。随着各项政策、规章规范落地实施,低空经济产业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空天信息研究室副主任周钰哲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24年或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预计到2030年将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各地政府正积极布局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具体城市和地区在选择低空经济赛道时,应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投资,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分析与当地现有产业的联动能力,根据地方区位和特色优势进行差异化的布局。

周钰哲指出,我国低空经济产业仍存在“小少难散”的挑战。具体来看,低空经济整体产业规模较小且竞争力不高,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系统有待完善,低空空域开放缓慢且控制能力较弱,应用场景单一且专业人才欠缺。

作为国家民用航空事务主管部门,中国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骆洪江近日表示,正在稳步推进电动垂直起降机型的适航审定工作,并将在低空飞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市场准入、安全监管等方面加强研究和谋划。同时,将推动实现由现行在原有空域结构中,协调划设报告空域、监视空域和目视航线的做法,变为以空域分类为基础,全面优化低空资源使用效能,增加低空可飞空域。

我国通用机场建设存在机场总体数量不足、布局规划不够合理、建设程序仍然复杂等问题。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表示,民航局将进一步优化通用机场分类分级管理框架,明确机场建设、许可、备案、运行和监管要求。同时,研究出台通用机场样板间建设指南,提出各类机场的建设样板,引导地方政府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低成本、简易型通用机场,避免简单比照运输机场进行建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无人机 北京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