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林毅夫详解双循环

经济观察报

关注

林毅夫详解双循环

郑淯心

10月22日,在由JDL京东物流主办的2020全球智能物流峰会(GSSC)上,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解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三大问题。

林毅夫认为目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也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经济规模越大,国内循环的比重越高;服务业比重越大,国内循环的比重越高。

林毅夫表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是对当前发展态势的清醒认识,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要提出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林毅夫称,今年7月30日,国家提出一个新的论断,就是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那么为什么现在要提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

其中有一些可以想到的背景,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世界贸易组织此前预测,今年国际贸易跟去年的比可能会下滑 13%到32%。而中国是世界最大贸易国,出口减少,就代表国内生产出来的东西必须国内来消化,这就是内循环。“但我想更重要的是这个论断,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反映的是经济的基本规律”,林毅夫表示。

中国出口最多的年份是2006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35.4%,到2019年,出口的比重降为17.4%,也就是说在还没有提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这个论断的时候,82.6%的国内生产已经在国内消化掉。从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来讲,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经济规模越大,在国内循环的比重会越高;第二个是服务业比重越大的国家,在国内的循环的比重会越高。

林毅夫称,一方面,如果是小经济体的话,制造业难以本国内消化,就只能依靠更大的国外市场,国内经济体越大,国内生产出来在国内消化的能力就越强;另一方面,服务业有很多是不可贸易的,所以服务业的比重在经济体当中越高,就必然代表出口占GDP比会越低。“展望未来,中国收入水平会继续提高,经济体量占世界的比重会越来越高,服务业的比重也会越来越高,因此,以国内循环为主体,这是一个对事实的认定,让我们认清当前的发展态势,“林毅夫表示。

国内循环为主体

出口重要不重要?

过去讲的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中国经济的这个看法,是不是要改变?

在林毅夫看来,并不用。现代的制造业的规模经济非常大。即使中国是大经济体,目前占全世界经济的比重只有16.4%,这意味着国际上还有还有83.6%的经济空间,要进入到更大的世界市场,就要利用国际市场的优势。

同时,每个国家的经济具有个自的比较优势,比如中国人均自然资源非常少,在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上不具有比较优势,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也会逐渐失去优势,这些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果在国际上能买得到,就要充分利用国际的资源。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本才会低,质量才会高。

林毅夫也提示道,关系到国家安全或是经济安全的,也必须发挥举国体制来自己发展。“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才是新的发展格局,”林毅夫表示。

双循环对中国企业的未来

有何影响?

林毅夫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际上是让我们认清发展态势,抓住机遇,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从2008年以后,中国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在30%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现在按市场汇率计算,是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是第一大经济体;不仅如此,过去每年30%的市场扩张在中国。林毅夫认为,在新发展格局下,不管外部有什么不确定性,每年全世界30%的市场扩张依然会在中国。

最林毅夫表示,在未来,中国依旧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新的技术创新、新的平台在中国大有前途。“希望大家能抓住这个机会,一起推动中国的发展,也推动自己企业的发展”,林毅夫表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