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AMC大举杀入S基金交易市场

四大AMC大举杀入S基金交易市场
2023年04月10日 10:32 不良资产头条

来源:FOFWEEKLY

2023年,S基金收购成为四大AMC又一投资方向。

无论是从政策指引,还是本身业务逻辑来看,近年来,AMC作为买方的意愿加速提升,一季度,信达、东方资产等AMC机构以LP身份出资近30亿元,平均单笔出资规模超5.6亿元,甚至有机构一年就拿出20亿参与S市场投资。

AMC在一级市场出资近30亿

目前国内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刚刚起步,因主客观因素影响部分基金份额存在底层资产折价转让的业务机会,为AMC介入私募基金退出业务领域提供了较为稳定的业务来源。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一季度,包括中国信达、东方资产、华融资产等AMC以LP身份进行出资,整体出资规模近30亿元,被投GP包括中交基金、中兵慧明等国资背景机构。

从被投基金的投资领域来看,多是围绕材料、电子信息、生产制造等热门领域进行布局,整体与一级市场主流赛道基本保持一致。而被投基金的投资阶段则集中为成长期基金。

投资领域和阶段也体现出资产管理公司筛选GP的偏好。

作为持牌机构,一方面受政策引导,AMC逐渐通过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来覆盖更多新兴产业,另一方面,科技等创新领域在当前整体的确定性相对较高,成为LP更为青睐的赛道。因而AMC整体出资也更符合“投早、投小、投科技”的趋势。

而无论从数据还是市场感受来看,资产管理公司在一级市场布局的热度都更为明显。在不良资产之外,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增加在私募股权领域的布局。

通过进一步分析来看,资产管理公司在一级市场的配置策略并非是单一做LP来参投私募股权基金,而更多是通过S交易的形式来布局一级市场。

四大AMC杀入S交易市场

在私募股权投资(PE)领域,S基金(SecondaryFund)是一类专门从投资者手中收购另类资产基金份额、投资组合或出资承诺 的基金产品。S基金与传统私募股权基金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基金直接收购企业股权,交易的对象是企业;而S基金是从投资者手中收购企业股权或基金份额,交易对象为其他投资者。

据天眼查股权穿透信息:今年一季度多家AMC参投的基金成立于2022年之前,且基金份额通常由老LP退出,AMC公司接手。

2023年3月2日,北京中交玉湛路桥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生工商变更,农银汇理(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农银前海(深圳)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退出,新增东富(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新LP,变更前后基金注册资本并未变化。

此外近期发生工商变更的还有电建基金、中兵慧明等机构旗下基金,均为老LP退出后,AMC作为基金的新LP。换言之,多家AMC通过S交易或基金扩募的形式参与出资,这与今年不少AMC公司的出资计划保持一致。

近期有2家AMC机构透露今年整体出资计划,将重点布局S基金。

不论是上述AMC出资数据,还是市场感知,均能体现到资产管理公司今年的整体出资逻辑。

作为以解决不良资产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国内AMC曾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不良资产的处置逻辑与S资产交易属性接近,本质上都是处置退出不畅的资产,AMC机构来配置S资产也更为合理。

近两年,随着S市场热度增加,越来越多资产管理公司开始进入S市场,且多是作为买方参与市场交易。近期,一家AMC机构S业务负责人坦言:“由于其公司内部需要项目单独过会,对底层资产的了解需要更加清晰。因此主要会在S市场发力或参与投资专项基金,而并非单一做LP参投盲池基金。

据悉,多家AMC将S市场作为今年的主要发力点,甚至一年就拿出20亿参与S市场投资。AMC开始大幅进军S市场,一方面是集团内部对私募股权投资门槛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随着S市场卖方需求增加,买方议价权逐步加强,给S业务带来了更强的收益空间。

相比盲池基金,S资产有明确的标的,本身周期短、确定性高,同时在当下市场中,买方更占据主导地位,更符合AMC的投资偏好和策略配置。

不过相对而言,AMC的机构属性对其投资策略也产生一定影响,在S交易中,对市场化LP的份额要求更高,更倾向于国资份额、金融机构或政策引导属性的资产。

日前,东方资产、中国华融等资产管理公司新参股私募股权基金背后退出的LP均为金融机构,包括信托、银行等。

结语

随着S市场需求增加,越来越多参与者加入市场,参与S交易或者设立S基金来深度布局。

近期就有多家保险、银行理财子等加深S市场布局,并组织开展S基金专题培训,来提升团队对于S基金交易规则的熟练程度。

而作为处置不良资产的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在参与S交易时,无论是交易逻辑还是诉求,均与自身主业有较高的关联度,同时集团内部对资产份额的门槛要求,也成为促进资产管理公司加深S基金布局的主要因素。

无论是从政策引领出发,还是本身业务逻辑出发,可以看到,今年AMC作为买方的意愿加速提升。未来随着买方市场更多真正参与者和交易案例的增加,将为市场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参考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莫晓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