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首位编辑

转自:河北日报

●蒋子龙专栏●

寻找首位编辑

□蒋子龙

■读他的小说,仿佛听一位现代知识分子,哼着渺远的乡调,间或停下来,讲一段家乡古老永恒的爱情传说。唱一段,讲一段。色彩明艳,意境曼妙,情调悱恻动人。这是一种“民歌体”的小说,字里行间能飞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旋律,整体旋律带着浓烈的西北情调,充满意象和活趣。

每个作家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编辑,尤其是发表他不会忘记作品的那一位。我不会忘记自己的第一篇小说,不论它多么幼稚可笑,抑或多么单纯可爱,它毕竟是我小说创作的开端。因此,就永远不会忘记发表它的刊物与编辑。在不同的场合,都有不同的人问起过关于我的第一篇小说的情况,我也就多次讲到这件事——刊物是《甘肃文艺》,编辑则不知是谁了。

毕竟,1965年刊物上不署责任编辑的名字。当时,我对任何一家杂志的编辑部,都充满了神秘的敬意,绝对不敢去信打问编辑情况,免遭误会。后来,很多文学杂志纷纷经历了停刊、复刊的动荡,或沿用老刊名,或改成新名号。纷繁复杂的经历与事件,聚散离合,倏忽几十年过去了。此后,我并未忘记那位不知名的编辑,也没有消失对他的敬意、谢意,还有好奇。

当时,我在渤海湾的岸边上当海军制图员,中国的大海算是见识过了,很想有机会再游历一番祖国的大山大河。因此,便格外向往西部,写出第一篇小说,就想投给西部的刊物。选中《甘肃文艺》是因为喜欢它的开本,大32开,像本书,感到很新颖。还有一个原因,我是搞图的,从地图上看,兰州又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当时,有名中尉是甘肃人,常跟我一块儿打篮球,他也劝我,将新创作的小说投给他家乡的刊物。我不知道那位编辑为何在许多来稿里相中了我的作品。向往西部,是因为我年轻、浪漫,没去过西部。想想,那位编辑见过大海吗?喜欢我小说里的海军生活吗?他究竟多大年纪……不知为什么,我从来没想过这位编辑有可能不是男子,而且毫无根据地觉得,可能是位老先生。

决定复员前,我瞒着部队和天津军人安置办公室,想到新疆天山勘测大队当测绘员——这是我的专长。路过兰州的时候,顺便可以拜见一下那位编辑老师。不想,下车后,天未亮,躺在候车室的长凳子上睡着了。直到小偷脱我的鞋才被惊醒,慌忙坐起来,一只胶鞋已被偷走,另一只刚脱了一半儿。我身着海军军装,赤着一只脚,找到车站警察,警察把我交给一路公交车的售票员。下车后,按照售票员的指引,找到了甘肃军人安置办公室,给北京海军司令部打了电话。安置办的老胡,弄来一双又旧又脏的绿胶鞋,让我将就着穿上,然后,送我上了回北京的列车。“海司”的一位参谋到北京站接我,面对面好一顿批评,接着,将我送回天津。“西征”宣告彻底失败,那位编辑老师,也未见到。

此后,我再也没有机会去兰州了。对那位编辑的感谢与好奇,变成一个温暖的悬念,常驻心间。

直到1993年8月10日,参加“敦煌笔会”,必须先到兰州。到达兰州的那天下午,甘肃省文联一位副主席,提着刚从自家院子里剪下来的新鲜葡萄,来宾馆看望,交谈中,才知道,他就是我寻找了近30年的那位编辑——王家达先生。

他比想象的要年轻得多。说话带西部口音,淳朴气质,给人以历史感的语调,传达出他身上的现代文化气息,的确很典型吧,他在外读大学,最终又返回了故乡。这种感觉,很可能是受了他小说的影响——曾读过他一些作品,大都是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我”,就是一个学成归来的“西部人”。

早知道当年的首位编辑是王家达,肯定给他写信了,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阴错阳差,推迟了近30年才见面,实在也是够晚的了。眼下,他不再当编辑,而是甘肃省作协的专业作家。倘若自己的责任编辑是位“老夫子”,终生为别人做嫁衣裳,固然可敬可佩;当发觉自己的责任编辑是位有特色的小说家,也很不错。

家达先生的小说正是有一种浓郁的西部韵味。高原天风,黄河水浪,伴着“花儿”婉转的高音,迎面扑来。西部景色的雄阔奇崛,黄河放筏的惊心骇目,筏子客命运的苍凉曲折,男人的豪健狂野,女人的妖媚刚烈,情与义,血与欲,编织成一个个富有传奇色彩与野趣的真情故事。

作者的确是讲故事的高手,浪漫,于西部风情的强大魅力之中,追求一种朴素,一种酣畅,一种原始,一种本质。偶尔投以现代意识的辉光,以期折射出人性之美。

读他的小说,仿佛听一位现代知识分子,哼着渺远的乡调,间或停下来,讲一段家乡古老永恒的爱情传说。唱一段,讲一段。色彩明艳,意境曼妙,情调悱恻动人。这是一种“民歌体”的小说,字里行间能飞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旋律,整体旋律带着浓烈的西北情调,充满意象和活趣。

读完他创作的《清凌凌的黄河水》之后,居然情不自禁地哼了起来,越哼声调越高,最后,甚至恨不得放开嗓子,任意拔高、呼喊。这不是瞎唱,不是瞎喊,绝对是西北的民歌调,有点像“花儿”。然而,我从来没有唱过“花儿”。不知为什么,突然找到了那种感觉,找到了“花儿”的腔调,可惜,没有词。当时,并未多想,只以为是一时的音乐灵感,一个喜欢音乐的人,偶尔爆出一点音乐火花。几天后,再想哼哼“花儿”,却无论如何也找不着腔调了。想不到,读完家达先生的《血河》之后,那种音乐灵感反倒再次出现了——真是奇了,他的小说里,仿佛藏着一部充满艺术魅力的鲜活乐谱。

这就是他的小说里那种西部特色的强大感染力,显然,西部情调绝对离不开挚情的音乐。

也许,我先被这西部情调迷住,然后,再进入他的故事深处;也许,我原本就有“西部情结”,再加上家达先生曾做过我的首位编辑,读他的小说,自然感受就更多些。其实,西部文化的强大魅力,是毋庸置疑的。

从西部归来,对“西部情结”不仅没有消失,反倒更向往、更敬重了:西部的风情,西部人的淳朴与善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兰州市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2 五芳斋 603237 34.32
  • 08-22 朗鸿科技 836395 17
  • 08-22 昆工科技 831152 5.8
  • 08-19 微电生理 688351 16.51
  • 08-19 建科股份 301115 42.0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