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饭庄 前堂后厨“一棵菜”

百年饭庄 前堂后厨“一棵菜”
2022年09月29日 16:35 北京晚报

  ▌张永和

  国庆节到来,京城众多的老字号饭庄,更是忙上加忙。这些老字号历史悠久,有的开业于清代,有的开业于民国,甚至还有开业于明代的,屈指一算,都在百年以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老字号饭庄经受了诸多考验,能发展至今的店家,买卖都是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

  这使我想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话剧《天下第一楼》。剧中的福聚德老饭庄,老掌柜因病退隐,两个少掌柜接任以后,完全没有心思做买卖,使得这个红火的老店就要关门歇业。幸亏后来请来了精明能干的经理卢孟实,在堂头常贵、烤鸭厨师罗大头以及店里上下人等团结努力下,福聚德的买卖又重新火起来,顾客盈门、誉满京都。可惜好景不长,两位少东家一看买卖又火了,就重新闹起东主财权,八面玲珑的常贵竟死在走菜的大厅上,罗大头又背上携带毒品的罪名,卢孟实不得不辞职,福聚德再次面临歇业的下场!

  话剧《天下第一楼》形象地说明,一个名饭庄、老饭庄要想得到吃主儿的拥护,长久兴旺发达,得有这么几个条件:一个精明能干、统筹全局的经理;一个目光锐利、左右逢源的堂倌;一个技术精良、个性突出的后厨。前堂后厨配合默契,才能成就顾客愉快的用餐经历。戏曲有句行话叫“一棵菜”,指演员、音乐、舞美全体人员,不分主次,严密配合地演好一台戏,老饭庄的经营也须如此。最后,老饭庄还需要一批常来老店的顾客,最好来的主儿名人多,梨园名角多,如此宣传力度大,俗称“口报子”,有点类似于今日“名人效应”。

  近四十年,笔者也曾和几家老字号饭庄缘分不浅,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天下第一楼》1992年演出剧照 李晏摄影

  1963年的鸿宾楼雅间

  1933年,全聚德师傅正在烤鸭子

  鸿宾楼:“票友”经理周到细致

  20世纪50年代,从事京剧的一些演员们,常去清真馆子撮一顿,比如老东安市场内的东来顺饭庄。经理丁福庭是资深京剧票友,酷爱郝派、侯派花脸。后来干脆下海去了吉林省戏校,一边唱一边教。我曾看过他傍张伯驹演《打渔杀家》,扮倪荣,那玩艺儿纯侯派,念两句白就能要下好来。

  1955年,从天津迁移来了鸿宾楼,据说在天津卫因为饭菜做得地道,老少皆晓、赫赫有名,被称为“天津清真第一楼”。来京后,鸿宾楼就坐落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西的李铁拐斜街内。渐渐地,我们也听说了,这饭庄子是周恩来总理提议,要让他们迁到北京的,有几道名菜,那可是一绝。我们那时也不是什么大款,听到这些也无动于衷,可是渐渐地听说这饭庄子荤素馅饼特别棒,而且价格不贵,就动了心。1957年,我给当时还属于青年老生演员的马长礼写了一篇文章登在报纸上,他心里过意不去,请我吃饭,就设宴在鸿宾楼。

  他那时也挣得不多,我们俩就吃的素馅饼,又叫素馅盒子。虽然并没有别的菜佐餐,但是那馅饼真香,我们可是大快朵颐。吃完一算账,两块多人民币,好吃又不贵(我那篇稿子的稿费就5块钱),于是两人皆大欢喜而归。

  时光荏苒,到了1960年,人们的吃喝供应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几个有名的大饭庄子更是人满为患,要拿号排队等着叫。这时,我和长礼三哥有时馋了,就结伴而去改善生活。因为我们是常客,就结识了饭庄的梁经理——高个子,一口天津话,对人和气而又有点派头,透出一股精明劲。我们每到饭庄,都是人极多,我们都去找梁经理,陪着笑脸请他给我们加个号。他总说,这可不行,我可不敢惹起众怒,每回却又都给我们大大方方地“加个塞儿”。原来,总有叫到某个号的顾客因为等不及或其他原因,走了!空下来的号,他就安排我们,虽然也有点加塞儿的意思,但也是号没加没变,换了个人而已。我们当然很感激,后面的人也没有太大的意见。您说,就冲这个,我们能不常来光顾吗?

  很快,困难时期就过去了,这时我与谭派大老生高宝贤兄过从甚密,因为住家同在当时的崇文区,联系方便。宝贤大哥是回民,当时我们常去的还是鸿宾楼这个老饭庄,不过它已经从李铁拐斜街迁移到崇文门内新侨饭店楼下了,距离我两家都挺近,所以吃饭的次数更多了。这时,我们认识了一个麻姓青年服务员,看样子是个小组长。人很机灵、精干,但总有点不苟言笑似的。我们为什么总找他呢?因为有一次我们点菜,平时我们都点的是一个荤菜:芫爆散丹,或是红烧牛尾;一个素菜:独面筋;凉菜,一盘牛腱子;啤酒一瓶,哥儿俩喝。一天,我得了笔稿费,我做东,一高兴,想嘚瑟一下,多要了两个菜,其中还有价位比较高的葱烧海参。不料这位麻头儿竟说:“您两位菜要多了,吃不了这么多,要是听我的,海参就別要了,省得浪费。”他这一说,我们先是一愣,后来心中不免暗赞:这才是为顾客着想,有格局。又过些年,这位叫麻然岭的麻头儿,升任为老店的副总经理,可见事属必然,领导眼不瞎。

  还有一次,我和高大哥还是在这里吃饭,突然见宝贤哥“噌”地一下站起来了,面色有些紧张,恭恭敬敬,垂手侍立,说:“三大爷您来了,一块吃吧!”我抬眼一看,原来是穿着呢子大衣、风度翩翩的马连良先生站在面前,只见马先生笑嘻嘻地说:“你们吃吧,我后边有应酬。”我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没敢说……这是我头一次见便装的马连良老板——当然以后见的次数就逐渐多了。

  改革开放以后,四十年前,我任职《新剧本》杂志,在北京市文化局院内上班。每有外地的著名剧作家携带他们的作品投奔我们时,老主编潘德千必然在我们斜对过的鸿宾楼(从崇内迁移至此)设宴,感谢这些远道而来支持我们的作者们。老店后厨的清真名菜,仍然是味道极佳,不可复制,获得山南海北作者们盛赞。更给我们长面子的是服务经理,也就是堂头王守谦先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王先生谦恭有礼、着装整齐、步履轻盈、不卑不亢,脸上总挂着适度的微笑,不但在安排菜量上全为我们着想,坚持老店的好传统,恰到好处,不要浪费,而且每到宴会中间,这位王经理不论多忙,也要到我们的席前,倒一小杯酒,抿两口,代表柜上向来客致谢,希望下次继续光临。您说,有这样不辞辛苦的前堂,这老字号能不福寿绵长吗?

  全聚德:“陆姐”服务和蔼可亲

  坐落在北京和平门大街上的全聚德烤鸭店,可说是全国餐饮的龙头企业,当年在周恩来总理支持下兴建起来,是那时各国元首、政府官员和文化名人常来就餐的场所。

  如今,全聚德更是北京以及全国各地旅游老百姓享口福的地方。由于烤鸭技术的精湛,“全鸭席”特色鲜明,深受顾客欢迎,被誉为“中华第一吃”。这还不仅因为是烤鸭好吃,同时也和该店百年来的优良服务密不可分。

  笔者曾和该店原总经理曹忆南有交情。这是一位很有文化情趣的餐饮人,我们相交数十年,前两年退休了,眼下还担任北京市文联老舍研究会的副会长,能写京味散文,还能写京味剧本儿,把老北京的文化研究了一个透。他提出要把全聚德办成一个具有亲民形象的老店,因此他不但要求后厨鸭子烤得外焦里嫩,而且推出一些又传统又便宜的名菜。如“油爆鸭心”“爆三样”等。他提出亲人式服务,并幽默地要求全体服务员要像飞机上的空姐一样:和蔼可亲,点手即来,还笑称我们这里是“陆姐”服务。

  当时我和相声界的唐杰忠、冯巩,还有河北梆子的刘玉玲、白派评剧的王冠丽等经常聚在此。曹总经理再忙也要来一会儿,吃点、喝点、聊点,谈谈如何把北京文化这道大餐发扬光大的话题,真有点在家里吃饭的那个劲头。

  峨嵋酒家:梅兰芳最爱宫保鸡丁

  北京的川菜馆峨嵋酒家1950年从外地迁京,最初仅有西城太平桥街一间小门脸,如今发展成有多家门店的大川菜馆,全凭国宝级大师伍钰盛,更以一道“宫保鸡丁”响名。鸡丁、剥皮花生,极普通的食材,但在伍大师的操作下,让人吃出甜、微酸、椒香、咸鲜和稍麻五种口味。

  说起来,这道宫保鸡丁还是受梅兰芳大师点拨:到了北京就要让北京人也喜欢吃,才不以辣、麻为主要特点。由此,梅大师逐渐从玉华台淮阳饭庄移步来此。经过一番改革创新,峨嵋酒家赢得梅兰芳、梅葆玖父子两代友谊,赠诗写匾,亲如一家,也迎来郭沫若、老舍、齐白石等名家光临称誉。

  伍大师退休后,又有毛春和国宴大师继任,对镇店的“宫保鸡丁”再度进行改革,更加适合八方美食家,从而六十年“一菜赢天下”。于今,该店又有名厨安源,不但保住了宫保鸡丁的独特味道,而且还创作了宫保猴头菇、素八珍黑豆腐等物美价廉的新菜。

  当下百年老店坚持“以德治店”“以人为本”的方针,从而让这些上百年老字号饭庄岿然不动,生机勃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老字号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0 邦基科技 603151 --
  • 09-30 瑞晨环保 301273 37.89
  • 09-30 灿瑞科技 688061 112.69
  • 09-30 星环科技 688031 47.34
  • 09-30 挖金客 301380 34.7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