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如何“拥抱”大众消费?

北斗系统如何“拥抱”大众消费?
2023年03月09日 16:01 商学院

伴随2023年春节假期落下帷幕,不少人也重新踏上了返程的旅途。作为人们在外出行的重要导航工具,多家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地图导航应用,在春运期间“大显身手”,实时更新车道信息,帮助公众平安出行。

近年来,北斗系统应用持续拓展,其在消费领域也开始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趋势。从线上打车到外卖配送,从导航定位到通信服务,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北斗,随着北斗系统定位精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位置服务的体验感也在同步升级。

作为公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黑科技”,北斗系统是怎样为公众出行保驾护航的?在技术能力不断进步的同时,北斗又是如何做到“拥抱”大众消费的呢?

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消费

1994年,当我国正式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立项时,美国的GPS系统已经完成了全球组网。直到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随着第59颗北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历时26年建设的自研卫星导航系统才算正式完成组网,从此彻底结束了依赖GPS系统的历史。

如今,已正式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及用户段三部分组成,依靠55颗导航卫星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可在全球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工作,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在交通运输行业部分细分领域,目前北斗系统应用比例已接近100%;电力行业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不断推进,北斗系统应用已涉及电力行业的20多个应用场景。

可以看到,在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北斗系统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在面向大众消费的民生领域,北斗系统也正在快速推进当中。

以主要的消费终端设备——手机为例,根据《移动智能终端北斗定位白皮书(2016)》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当时市面上支持北斗定位功能的手机为759款,在同期申请进网的全部手机中占比仅为21%,即便在支持北斗系统的手机上,北斗定位功能依然只是作为GPS的辅助存在。

然而,到了2022年上半年,新进网的手机中有128款支持北斗系统,出货量合计1.32亿部,占比达98.5%。经过多年时间的努力,如今北斗已经成为国内用户使用手机导航应用的首选。

事实上,在应用层面,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并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公众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切的成果,都是北斗高精度定位和强大通信能力的体现。

北京正弦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北斗三号”卫星主任设计师何善宝博士指出,北斗系统技术能力提升的背后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优势更为明显;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备定位导航授时、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多种服务能力。”

“但是要注意,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北斗比GPS厉害。北斗在系统的可靠性、完好性和可用性等软性指标上还要继续学习GPS,能够高水准地实现这些软性指标才是卫星导航系统真正成功的标志。”何善宝补充说道。

消费领域应用不断拓展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使得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基于北斗系统的数据,其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已经可以为大众提供越来越优质的服务体验,比如高精度服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普通卫星的定位精度误差大概在10米左右,但是随着公众出行、工作和消费需求的提高,这种定位精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为了提升C端市场应用的体验,从2021年开始,北斗将高精度定位服务大范围面向手机、共享单车等大众应用领域展开试点,实现了5米,甚至局部地区可以达到2到3米的定位精度。

伴随着北斗系统定位精度提升,其也为更多领域带来了多样化的应用和服务,比如在农业方面,传统的测量公司通过北斗的高精度定位技术,除了可以收集农作物生长情况、植被具体分布信息,还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套精准的农业解决方案。

而在民用消费领域,有了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这一功能,公众就可以在日常出行,比如网约车、汽车导航当中得到更高精度的应用体验。不过,北斗系统对于消费领域的体验提升,并不仅仅只有高精度服务这一项内容。

2022年9月6日,华为Mate50系列手机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款支持“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的智能手机。这意味着即便是在无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华为Mate50系列手机依然可以通过“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向外界发送地理位置和紧急信息等。

值得一提的是,短报文通信功能是北斗系统区别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等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特有功能之一,是公认的北斗系统“独门绝技”。

就在华为Mate50系列发布之后,越来越多的国产智能手机搭载了北斗的短报文通信功能,从而增加了北斗系统在C端应用场景的丰富性。

在长期从事航天发展战略研究的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看来,“‘北斗三号’的短报文通信服务作为一种天基通信方式,与此前的通信方式相比,在通信能力上有了很大提升,主要体现在它可以实现全天候、全域广覆盖。现在北斗短报文通信进入智能手机,一定会带来更多的消费创新应用,以后也会融入到更多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等应用产品,不断满足大众对于卫星通信服务的需求。”

“北斗+5G”赋能消费新体验

在北斗系统的技术赋能之下,消费领域创新应用层出不穷,直接推动了不同产业的快速发展。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北斗+5G”更是开拓了相关应用更多的创新空间和消费潜力。

作为“北斗+5G”在手机和车机上最为直观的消费应用场景,地图导航APP堪称是这一应用场景的最大受益者。从第一批智能手机接入5G网络和北斗系统开始,包括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在内的国内导航APP就开始积极进行技术开拓。

由于北斗系统全球性、高精度时空基准的优势,再加上5G网络具备大容量、高速率、低延时的特点,两者结合能够非常显著提升用户的定位精度和定位效率。因此,基于“北斗+5G”两大技术特性,国内导航APP也开发出更多提高用户体验的科技创新性功能。

2021年12月,百度地图正式上线第二代车道级导航。通过“北斗+5G”的赋能,百度地图实现了亚米级高精度定位。同时,百度地图融合了自身AI能力,进一步为用户带来更直观易懂、人性化的导航体验。

对于百度地图等地图导航平台而言,加入北斗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大幅提升定位精准度。例如车道级导航,通过北斗系统亚米级定位技术,结合参考站修正信息,经过融合和解算后,定位精度将从5~10米的道路级进化到1米以内的车道级别。

在不远的将来,“北斗+5G”除了在地图导航中持续发挥作用之外,还有望在无人驾驶、建筑监测、车辆监控、物流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这也将进一步促进北斗增值服务的应用普及和多样化发展。

“北斗系统借助5G等各种新技术,会催生出更多的新需求和新业态。北斗系统的精密授时能力和5G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两者相互促进,未来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社会生活习惯,比如说无人驾驶。基于我国庞大的用户市场和世界一流的通信网络,‘北斗+5G’极有可能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新的跨越。”黄志澄表示。

随着北斗全球组网系统的全面建成,“北斗+5G”的应用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开放,未来有望开辟出数百亿规模的全新消费应用市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北斗系统 北斗 导航 大众 通信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7 苏能股份 600925 6.18
  • 03-17 海通发展 603162 37.25
  • 03-16 联合水务 603291 5.86
  • 03-13 安达科技 830809 --
  • 03-10 宿迁联盛 603065 12.8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