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的女性色彩

当代文学的女性色彩
2023年04月02日 04:55 贵阳日报

  《民族文学》2023年3月号,月刊

  最新一期《民族文学》杂志推出女作家专号,来自16个民族的老中青三代女作家,带着小说、诗歌、散文、翻译、评论等各类文学文体亮相,集中呈现了当代文学中属于少数民族女性作家的亮丽色彩。

  壮族女作家陶丽群的小说《海边的火光》讲述一个有关母爱的故事。故事中,女主人公乔黛曾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遭受了性侵害。因为伤害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故而女主人公对具体的经历并不清晰。也就是说,在作者的设定中,“伤害”是忽明忽暗、若隐若现的存在,正是这种模糊化的处理,主人公回归生活常态的过程就不断延迟,伤痛也因此潜伏在心中,随着记忆随时被激活——这种对“伤害”的设定与认知很女性化:无论过去了多长时间,那种难以言齿、如影随形的伤痛总是挥之不去。小说围绕个体创伤的疗愈过程展开,展现了精神创伤治愈的艰难性,正是由于创伤修复的艰难性与长久性,随着叙事的展开,内心蛰伏多年的伤痛渐次铺开。

  对于陶丽群的创伤叙事,评论家王迅称之为“个体创伤”,从而与“集体创伤”相区别。在他看来,集体创伤和个体创伤各自有不同的叙事美学与主题追求。新时期之初的“伤痕文学”就是书写一代人的创伤,其目标是平复中国社会历史的创伤。而个体创伤则更多是人生际遇所带来的精神创伤,与历史与时代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直接。从这一维度观察,陶丽群的创伤叙事是个人化的,是直抵内心的,在个体精神书写的意义上体现了创伤叙事的审美维度与主题追求。

  本期杂志还推出了朝鲜族女作家、翻译家郑风淑根据作家许连顺的朝鲜语长篇小说译介的《流水有情》。提及翻译文学,读者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英语、日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俄语等语种的文学作品。实则我国不少少数民族有属于自己的文字系统和民族文学传统,将其中的优秀作品译介为汉语,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郑风淑的工作可称之为一个代表。本期杂志还特意设置栏目,邀请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发言,郑风淑在列。她说:“翻译是架起不同语言之间的桥梁,是一座彩虹桥。虽说艰苦些,但非常有意义,也有收获感。我选择翻译作品时其实很挑剔,比如思想性、时代性、艺术性都要考量。我认为,一部好的作品要彰显正义的力量,对生活有独特见解和善意,对人物命运同情悲悯,给人以生活的勇气,当然,结构、语言等艺术表现力也要好。”

(《当代文学的女性色彩》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文学 女作家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06 索辰科技 688507 --
  • 04-06 森泰股份 301429 --
  • 04-06 恒尚节能 603137 --
  • 04-04 旺成科技 830896 5.53
  • 04-04 华曙高科 688433 --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