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马识途丨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认知和情感

纪念马识途丨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认知和情感
2024年03月28日 23:13 澎湃新闻

编者按:据川观新闻,3月28日,革命家、作家、书法家马识途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8日19时25分去世,享年110岁。

本文作者樊希安,为作家、诗人、出版家,曾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本文于2021年12月11日夜写于北京首都宾馆。

马识途马识途

那一年,我在三联书店任总经理,到成都举办马识途先生新书《百岁拾忆》和马识途先生的哥哥马士弘先生新书《百岁追忆》出版座谈会。两位百岁老人的书同时在三联出版,同时召开座谈会,成为出版界文化界一件盛事。

我和时任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张罗这个会,和马识途先生多有接触。马老说,他最近在写一本书,这本书是写过去年代的人和事。当时我们就商定书名叫《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马老希望此书仍由《百岁拾忆》《百岁追忆》责任编辑罗少强来责编这本书。

不久以后,因为罗少强调到了人民出版社,我就征求马老的意见,把这本书交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由罗少强担任责任编辑。马老欣然同意。人民出版社领导对这本书的出版非常重视,时任社长黄书元先生亲自过问。马老到北京时,我们几个聚在一起就这本书的出版进行了具体的商讨。因有这样的际遇,这本书是经我手推荐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便对这本书的出版非常关注。现在这本书终于出版了,拿到新书后,很快就阅读起来,而且是一气读完,读后产生了一些感想,有不吐不快之感。

我认为马老这本书是一个老共产党人情怀的展示,体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认知和情感。对我们后辈,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能获取多种营养的好书。

马老是一个老革命,今年已经107岁了。他不仅参加革命早,资历深,而且经历非常奇特。他1915年1月出生于四川忠县一个大户人家,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担任过多个领导职务。他在解放前主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担任过湖北恩施、昆明西南联大、川康特委等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里,他九死一生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立下了卓著功勋。新中国建立后,他担任过多个重要岗位领导职务,在科技战线、宣传部门、建筑系统多个领域开拓,贡献甚巨,也历经磨难,经受了风雨洗礼。马老是一位知识型的领导干部。他曾在北京、上海、昆明等地求学,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他有丰富的学识,也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清江壮歌》《夜谭十记》《夜谭续记》等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经历表明,他首先是一个革命者,其次才是一个作家。马老在书中说:我们注定是为中国革命而活着的,不是为文学创作而活着的。他的作品再一次验明了鲁迅先生的名言,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从水管流出来的都是水。从马老笔管里流淌出的,是革命者的智慧和情思。

《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书封《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书封

这本书可谓马老的封笔之作,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同样展示了一个老共产党人的情怀,体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认知情感和信念。字里行间体现了他独特的对事物的认识,使我们受到感染和教育。

我首先受到感染的,是这本书的真实性。讲真话,吐真言,道实情,表达的是真情实感。马老是一个勇于讲真话讲实话的人,这一特点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马老在本书后记中说,“我写的都是我回忆得起来的事实,或者偶有错误,我无法去查对了”,“最后还想说一句,又一度想学巴金,我说的是真话”。马老说过,“我知道,真话不一定是真理,但是是走向真理的必由之路,说假话永远不能接近真理”。这是一个老共产党人经过多年实践得到的认知。我的老师公木先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也说过这样的名言:真话,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一定是真话。真善美,真是第一位的。说真话是难能可贵的,一个说真话的人是值得信赖的。讲真话的文章是有感染力的。我在阅读中就一再被这种真实性所拥有的感染力吸引。

其次,这本书具有深邃的思想性。全书分为文人、友人、亲人、凡人、洋人五卷,写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但是写人的过程中,写人的背后,无不体现出思想和见解,能从个案中体悟出道理。比如,他写了一些革命者,一些牺牲了的先烈,他概括出,这些人是有信仰的人,信仰对人生最为重要。

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是有信仰的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就是共产党人信仰的真实写照。马老自己有信仰,和他一起出生入死奋斗的战友们都有信仰。他的战友也是他的妹夫齐亮为了营救战友们脱险,自己落入敌手,牺牲在渣滓洞监狱。几十年后,有人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记叙了这件事。报社把这篇文章转寄马老,马老写了八个字:人无信仰,生不如死。八个大字刊在《光明日报》副刊上,这是革命者信仰的真实写照。与马老一起奋斗的共产党人都是有信仰的人。他们为了革命事业和人民的解放出生入死,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马老的两任妻子,都是革命者,都是有坚定信仰的革命者。第一任妻子刘惠馨,被捕后坚不吐漏实情,敌人用杀害孩子来威胁她,也不能使她屈服,她最后被敌人杀害。第二任妻子王放,大学毕业后参加革命工作,在白色恐佈中,负责办成都的《挺进报》,一个人收听广播,一个人刻蜡纸印刷,一个人出去发行。在马老的直接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经过组织批准结为夫妻。解放后王放因为父亲有历史问题,受到不公正对待,她也不改变自已的信仰。马老的妹妹马秀英,也是为了信仰,牺牲在渣滓洞监狱。马老还写了掩护他从事地下工作的朋友和群众,为他们立传,他在书中深有感触地写道: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大敌人,有多如牛毛、无孔不入、凶残至极的特务,我们依靠什么来斗争并且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呢?我们就是紧紧地依靠群众,真正地和群众打成一片,和他们同生共死,并且为群众的利益,身先群众,牺牲在前,义无反顾,群众才能为我们战斗,为我们掩护,必要时为我们牺牲,如果我们脱离群众,那是一天也活不下去的。这个认知,到今天都没有过时。                 

马老这本书体现出的文学性,也是我激赏的。这本书讲的是真实的事真实的人,但在语言上,在谋篇布局上,在叙述方式上都很有讲究。不少地方使用文学语言,比如写闻一多讲演,说“先生激昂起来,在灯光下脸色发红,那胡须也怒张起来”,十分生动形象。马老还擅长细节的刻划,写吴宓教授酷爱《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有学生办茶馆名曰“潇湘馆”,吴宓先生持手棍怒击之,生气地说:“你知道潇湘馆是谁的地方?你们用这个来开馆子,侮辱了林黛玉!你们必须改,马上改!”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马老是作家,语言生动形象,不时夹杂四川方言,很接地气。全书好读耐读,常让人会心一笑。

文如其人,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看出马老是一个很重情感的人。他对战友们的怀念,对亲人们的思念,令我感动不已。对帮助过他的人,他都记着,尽可能地用自己的笔把这些人和事记录下来。无论是佣人,还是司机,都是凡人,很普通平常的人,这些人帮助过他掩护过他,数十年过去了,他对这些人念念不忘,把他们写在书里,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总之,通过读这本书,我又一次感受到马老的多彩人生,受到多方面的启迪和教育。

愿更多的人读到这本书。书中丰富的营养,是我们广大读者需要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马识途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