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视角下楚国服饰文化探究

发展学视角下楚国服饰文化探究
2024年03月29日 05:23 媒体滚动

发展学研究国家、社会、个人等不同主体发展过程和影响要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具有跨学科属性。发展学视角已经演变为研究社会不同方面发展和变迁的一种学术方法,以此视角去探究楚国服饰文化,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楚国服饰的材质与装饰,以及服饰文化反映出的职业种类、社会地位等,深入理解楚国服饰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与气候特征等。尤其是楚国服饰文化作为楚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物质文化之一,从“筚路蓝缕”到“华服重章”,见证了楚国发展的历程。在此发展过程中,楚国服饰文化受到中原文化、当地土著、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影响,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楚文化。

楚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对汉代文化具有极大的影响,甚至成为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影响着我国现代民族服饰文化、地域文化等,能够为我国民族服饰文化发展提供丰富的灵感和资源。重点探究楚国服饰文化的形成因素、主要特征、发展过程,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多元化审美观念,以及楚国服饰文化等不同文化在历史上的发展和演变因素,进一步从发展学视角探究楚国服饰文化的后世影响。

楚国服饰文化形成因素

发展学视角下,楚国服饰文化受当时社会经济、自然环境、风尚习俗和文化交流多方面发展情况影响。楚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楚人服饰较为简单。随着楚国纺织技术不断发展,所生产的纺织品种类增加,包括布、纱、绢、锦等。同时,楚国漆器、铜器、陶器等产业不断发展,工艺纹饰多样化,为楚国服饰花纹提供可借鉴元素。在此基础上,楚国人开始在帛等纺织物上进行书写、绘画,进一步刺激了纺织产业发展需求,为服饰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楚国服饰四季皆备,夏天需要罗、纱等织衣,冬天需要加棉絮的长袍,对于麻布、棉的需求量较大。其地处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湿热、冬季寒冷,楚人在一年四季不同时段对于服饰的要求,受自然环境中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在地理位置方面,楚国地处中国的中南部地区,服饰文化整体与中原服饰相一致,又受到华夏文化、南方文化等多元文化影响。但是楚国经济发展较为独立,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使得服饰花纹工艺、款式、材质等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和先进化,服饰文化逐步形成独特风格。“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真理对于楚国服饰文化发展依然适用。

楚国服饰文化深受尚红崇凤习俗影响,以红色服饰为主,将“凤”作为图腾,凤纹在楚国服饰纹样中占据多数。且剑器是楚人十分喜爱的衣服配饰。很多人依然保留了喜凤情结、尊凤爱凤,皆是深受楚国服饰文化影响的结果。

楚国服饰文化发展过程

楚国服饰文化是楚国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滥觞、勃兴和繁荣时期。具体而言,西周时期,即楚国建国初期,只是一个很小的部落联盟,地势偏僻、国家和百姓贫困,决定着当时楚国的服饰形制简朴。但是楚国人依附于强大的华夏民族和先民,且秉持积极学习的开放态度,承认当时华夏族服饰文化的先进性,向鲁国等国家学习“女红”,包括服饰裁剪、刺绣、缝纫等。这一时期的丝帛等服饰丝织品,还属于贡品,尚未“飞入寻常百姓家”;楚国服饰文化处于吸收其他地区服饰文化的状态,正努力崛起。随着楚国疆域扩大,楚庄王成就春秋霸业,楚文化整体进入茁壮期。这一时期的楚国服饰文化进入勃兴时期,丝帛等纺织物极为富足。“帛”作为楚国服饰文化中的重要丝织品,还属于当时楚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楚国物质文化发展水平较高,整体表现出不同于中原华夏服饰的独特性;普通楚人的服装上有彩绘、刺绣等图案,同时搭配由珠、环等玉器串联而成的配饰。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湖北江陵武昌义地楚墓中出土较多的纺织品,是当代学者深入探究春秋服饰文化勃兴时期的重要资料,彰显当时楚国服饰文化蓬勃发展的态势。战国时期,楚国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社会生产等皆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楚国服饰文化随之进入繁荣时期,丝织工艺亦属于当时的最高水准,服饰纹样、颜色、花纹绣法等工艺极为精湛。缫丝织帛技术在各诸侯国中首屈一指,且种桑养蚕规模发展到鼎盛阶段,各类绢、绦带、锦、编织物等纺织品、绣着凤鸟等花纹的丝绣品层出不穷;20世纪50年代,我国湖南、湖北地区出土了大量战国墓葬,很多保存完整的纺织品实物,很好地证实这一时期楚国服饰文化的繁荣状况。战国晚期之后,楚国江河日下、国运不济,楚国服饰文化进入滞缓期,丝织品质量和数量都大幅度下降。

楚国服饰文化主要特征

楚国服饰文化的种类和形态都呈现多样化特征。楚国当时盛产苎麻等作物,品质较高,成为很多楚国人首选的服装纺织原料,将其制成日常服饰、丧服、礼服等。除此之外,葛布、丝织物、锦类织物、绮类织物也极具特色。楚人还擅长刺绣,在刺绣前精心准备和设计图案,将其誊在服饰等绣地上;采用针线绣法、锁绣法等方式,绣出恢宏绚丽、富有气势的服饰图案。时至今日,“楚绣”已经成为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是以楚国地域命名,浓缩了楚国的悠久文化和历史,已经延续了2000多年,是我国刺绣和传统文化研究的“活化石”之一。楚国服饰文化尤其彰显楚人重视服饰审美的特征,是融合多种技术和手段的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在服饰色彩和纹饰方面极具独特性。例如,楚人运用丹砂(朱)、空青(青)、石黄(黄)、赭石(红)等矿石染料,以及蓝草(蓝)、紫草(紫)、皂斗(黑)等植物染料对服饰进行染色,彰显楚国服饰文化中色彩富丽缤纷的特征。楚人还通过服饰色彩辨别身份和地位,其中的红色象征着高贵,明显区分于其他衣服色彩;楚人极为关注现实社会,将现实生活中的菱形纹、铜镜花纹、三角形纹、方形纹等几何形纹样,龙、凤、鸟、虎、马等动物花纹,柳树、茱萸、扶桑、莲花、四瓣花等植物花纹,以及云纹、水波纹、山字纹等自然景象花纹灵活组合,不断丰富服饰的花纹构造;楚人还别出心裁,将玉佩、羽毛、腰带等作为服饰的精美配饰,通过服饰传达楚人浓厚的生活气息。

楚国服饰文化极具创新性,还重点表现为款式新颖、奇异。楚人的服饰文化观念极为超前,能够明显区分于中原时人们的服饰观念。《礼记·王制》中记载的“奇异服”,正是楚人追求“奇装异服”观念的体现。基于此,楚人对服饰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深衣款式进行了改造,突破传统礼制的规定,将深衣下摆长度缩短,袖宽和袖围加长;同时,楚人喜欢偏衣(以衣服的衣背缝作为中线,两边颜色不同),并主张衣服愈奇愈胜。这种偏衣在楚国服饰文化中备受推崇,彰显楚国服饰文化不受传统礼法和世俗约束的特征。

楚国服饰文化以鲜明特色和创新精神,深深地影响秦汉服饰,其中的楚式深衣、楚式单裙样式、楚人佩香囊习俗等直接为汉代服饰继承;楚人将深衣作为服饰治世手段、所倡导的束腰习俗等服饰内涵在汉代亦广受推崇。时至今日,楚国服饰文化中的束腰习俗亦成为现代服饰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尤其近年来汉服的兴起,亦是对楚国服饰文化的延续。深层次而言,楚国服饰文化中崇尚佩戴装饰、尊崇红色系服饰等,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印记。对于我国服饰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是一种精神气质方面的影响,彰显一代代人对美、精致的精神追求,已经成就了我国服饰文化整体重视各类妆饰的特征。楚国服饰文化亦能够作为现当代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等不断创新的灵感来源。显然,透过楚国服饰文化,当代人能够感受到楚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精神信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综上所述,发展学视角下的楚国服饰文化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与较强的延续性。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名称:发展学视角下的楚国服饰研究〈项目编号:YB202312〉)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纹饰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