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贵、张宸旸:大桥重建谁出钱,戳中美国痛点

章玉贵、张宸旸:大桥重建谁出钱,戳中美国痛点
2024年03月29日 07:06 环球网

来源:环球时报

巴尔的摩桥梁坍塌事件在美国内外都引发关注,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希望联邦政府承担大桥重建的全部费用,但如他自己所言,这个提议还需得到国会支持,走完流程和启动重建的时间都不确定。同时,美国许多其他老旧基础设施无法得到同样的关注与资金支持,也引起美媒“吐槽”。一座被集装箱船撞毁的大桥,让美国在基建问题上“想振兴但又振不动”的痛点再次暴露出来。

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观察,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服务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能力与韧性的重要标尺。这一方面需要政府有着严密规划和持续投入,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市场主体深度参与、适配性劳动力持续供给以及供应链层面的有力支持等。这些配套因素一旦断档,再想补回来殊为不易。而从工业化发展史看,美国在1894年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后的几十年间一直保持全球顶尖的基建和制造能力,一度也成为“基建狂魔”。但二战后美国为争夺及维护全球霸权,将越来越多的经济和技术资源投入军事国防领域,这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挤压效应。时至今日,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尚无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基建欠账太多,已经成为美国最近几届政府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上台伊始,拜登政府就意识到新建和翻新国内基建的迫切性。2021年底拜登签署总额约1万亿美元的跨党派基础设施投资法案,虽然投资规模较之最初设想大幅缩水,但若能按法案规定实现对道路、桥梁、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有效投资和持续建设,相信美国基建相对落后的局面会有一定改观。问题在于,资金来源难以持续保证、联邦与地方政府分权体系混乱、美国国内现有基建效率相对低下等因素,都对拜登政府的计划造成掣肘。加上华盛顿在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作用下不断将资源用于对外遏压和霸凌,导致美国财政和战略等层面都严重透支,这也分散着其对改善国内民生包括基建的投入。

无论如何,基建是一国经济社会常态化运行的基本保障。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更新改善,即便强大如美国,也将不得不承受由此带来的越来越多负面影响。(作者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章玉贵 美国 拜登 基础设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