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的“三明之美”

中国新诗的“三明之美”
2024年03月29日 06:35 四川日报
  • □卢辉

      “明亮、明快、明丽”,这是文艺评论家谢冕对三明诗歌环境和氛围最简洁、最恰当的概括,也是对诗歌集《三明之美》的褒奖。

      这几年,在批评家与文学期刊合力推出的闽派诗歌、闽派批评等具有地域性或地方性意涵的作品,通过种种或隐或显,或远或近,或深或浅的地缘关系,呈现出一种闽地的精神脉络,显示了在地方视域下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人员分布、社会变迁的闽地文化圈。

      《三明之美》正是在这个文化圈中应运而生的地方文化产品,打通了静态区域文化空间,对接了时间因素,将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液态的遥想与忆念。

      三明有四大名片:红色之城、工业之城、文明之城与绿色之城。

      说起三明的红,那可是经久不衰的红。三明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当时从宁化出发的中央红军约1.4万人,抵达陕北时,三明籍战士幸存的仅有76人。三明是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是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在这里,留下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革命实践的重要足迹。

      这次选入《三明之美》的红色诗篇,既有对红色历史的追忆与缅怀,又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篇章:“宁化、清流、归化/一只蝴蝶告诉我,这不是三座城/这是三个破茧化蝶的刹那/ 一只蜜蜂告诉我,这不是三个花园/这是谱写‘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三个词牌名或曲牌名”(选自唐朝白云《向着太阳,我们从这里出发》)。这样的红色记忆早已渗入三明人的血脉,化成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密码”。

      说到三明,“先有工业,后有城市”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三明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辉煌。想当年,“小三线”建设启动,来自全国各地10多万建设大军齐聚三明,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靠着肩挑手扛、披荆斩棘,在一片荒山野岭上建成一座工业新城,三明钢铁厂、三明化工厂等80多家工厂拔地而起。

      从工业一片空白到目前形成涵盖钢铁、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37个行业的综合工业体系,创造了福建的第一吨钢、第一台载重汽车、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集聚了全省最大的钢铁、造纸、水泥、重型卡车等生产企业。

      这次入选《三明之美》的工业诗篇可谓熠熠生辉:“钢铁是另一只手臂,挽着三明行走/冶炼的火光,一直在呼啸/每一个熔炉,都发出滋滋的呢喃”(选自鲜圣《钢花飞溅的图案》)。可以说,这熠熠生辉的工业诗篇是有灵魂的、有旨趣的,诗人们把走进三明、发现三明当作一次展示三明之美的过程,展示出活力无限、未来可期的三明工业。

      说起三明的绿,那是响当当的绿。据了解,目前,全市人均寿命为79.61岁,高于全国2.61岁,百岁以上老人有108人,福建最长寿的123岁老人就生活在三元区,是著名的长寿之乡。这有福之乡归功于三明林深水美的生态环境。

      三明是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之一,有“中国绿都”之美誉,“水上丹霞”的大金湖、“八闽之心”的闽湖享誉国内外。这次入选《三明之美》反映三明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诗品很多,郁郁葱葱的森林、美丽的山川湖泊令人啧啧称奇:“全世界的绿,仿佛都在这里聚集/她们簇拥着、呼唤着,出山而去/站在闽江口,人们会说:这水是从三明来的/这时我会想:最安静的绿出场了/她就要汇入无边无际的远方了”(选自黄泽民《全世界的绿,仿佛都在这里聚集》)。正是因为“绿”渗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大家发出的感叹也是由衷的。

      说到三明,有句话叫“三明三明,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三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开放初期,三明率先在全国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效解决了城市“脏乱差”问题。如今,“满意在三明”已成为全市各行各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自觉行动。

      这次选入《三明之美》的文明诗篇同样扣人心弦:“日升月落里的修辞,正敲响文明的脉冲/开明、清明、文明/一次次引发大地与天空的共振/催开了春花,承接万古的向往与追求”(选自温勇智《文明的诗韵》)三明,因为文明,给人间优雅的姿态;三明,因为文明,给世人惊艳的目光。

      可以说,用诗歌全景式展现的《三明之美》,很好地梳理了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同时表达了写作者的地域认同、身份认同、精神认同。的确,《三明之美》为地域文化提供了血脉性的补给和滋养,说到底,《三明之美》就是精神地理。由此可见,“地方”有赖于文学的编码才获得其“地方性”。《三明之美》早已超越物理空间或心理空间,而更多指向于特定的观念、情感与价值,构成地方文学的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尤其是参与《三明之美》的创作者,将三明作为精神原乡,以不同的叙述语言、场景描绘、地方图谱呈现出独特的地方文化与美学风貌,为《三明之美》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原型和深层心理资源。

      应该说,《三明之美》通过对地方文化、民情风俗、历史风情、时代风貌进行重新挖掘,既有“接地气”之天然,又有“究万象”之本真,不愧为中国新诗的“三明之美”。

      (《三明之美》,纪任才、卢辉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2023年11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