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中国式问候”

李鸿章的“中国式问候”
2024年03月29日 07:45 媒体滚动

转自:新安晚报

  最近笔者阅读《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一书,其中几处细节颇有趣味。

  1896年5月,李鸿章作为清廷“钦差头等出使大臣”前往俄国,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典礼结束后直到当年的10月初,他又接受欧美多国邀请,先后访问了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行程近10万公里。

  李鸿章是晚清“坐镇北洋、遥控朝政”的一代重臣,受清廷之信任无人能出其右。著名历史学家王尔敏说他“主持外交海防……所承担者是国家的大利大害,亦即清室政权的命运”。尽管因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主事者李鸿章已被清廷逐出权力中枢,但余威犹在,至少在相当多“老外”眼里,李鸿章仍是被誉为“东方俾斯麦”的“神一样的存在”。李鸿章出访欧美的时候,西方报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报纸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力已越来越大。对于像李鸿章这样的清廷高级官员,欧美报社当然会挤破头地抢着去采访。但接受女记者的采访,于他还是第一次。

  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女性还都被“圈”在家里,很少有人能够参与社会事务,而在欧美国家,不少女性却已走出了家庭,走进了职场。李鸿章对此很是好奇,在接受这些女记者采访时,他常常以攻为守。有一位在英国报社工作的美国女记者回忆说,李鸿章“采访”了她:“你结婚了吗?你多大年纪了?你做这份工作一个月可以得到多少钱?你一个美国人怎么就住在伦敦了呢?”类似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在接受一位德国女记者采访时,李鸿章也不停地问她的年龄、婚否、收入等,当得知她仍是单身时,关切地说:“一位像你这样聪明的女士应该结婚。”

  欧美女记者之所以会对李鸿章提出的问题感到奇怪,是因为她们不知道,在中国社会,像这样的个人隐私从来都不像西方社会那样受人重视,没有谁会觉得关心别人的私事有什么不妥。尤其是对于晚辈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是长辈不能打听的。从根本上说,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家庭、辈分、年龄、亲疏关系维系的社会体系有关。打听个人私事,主要是为了区分长幼尊卑,并表现出对他人生活的关心而已,并非是因为粗鲁无礼,不过是受儒家文化  影响的一种基本的处世心理罢了。

  如今,距离李鸿章出洋已有一百多年了,中国早已打开面向世界的大门,随着我们对外交往日益增多,国人开始越来越看重个人隐私保护了,李鸿章当年那些“中国式李鸿章的问候”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李鸿章 清廷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