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绽放智慧农场

青春力量绽放智慧农场
2024年04月16日 21:00 媒体滚动

转自:黑龙江日报

友谊分公司一地块,张博文在采集地块画像素材。徐宏宇摄
友谊分公司一地块,张博文在采集地块画像素材。徐宏宇摄 友谊分公司一地块,张博文在采集地块画像素材。徐宏宇摄

□徐宏宇 李传维 本报记者 姜斌 刘畅

随着涉农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新生产模式的兴起和更多人才需求。近年来,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积极开展智慧农业实践,逐步探索人才组织模式、数据使用、产学研贯通,并采取激励机制吸引高学历人才从事农业生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农业生产一线发展。

天气渐暖,北大荒各地陆续进入春播季。在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一支平均年龄25岁的青年科技小组,采取联动机制,将智慧农业项目与工业生产模式适配,推进智慧农业的科技推广应用。这些新生代青年科技员工,用“青春力量”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管好春耕农业智慧“大脑”

近日,在友谊农业智能管控平台,大学生杜光泽正在操作演示智能系统的各个模块,农业大数据通过图表一目了然,秸秆禁烧实时监控画面在大屏幕上清晰可见。

2001年出生的杜光泽,2023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友谊分公司,在科创中心负责友谊物联网设备。

友谊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建立于2022年,按照农场智慧农业发展的需求,形成了智慧农业管控、关键核心技术展示、农业生产指挥调度、农业大数据、秸秆禁烧监控多功能合一的综合性指挥中心。实现了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关键核心技术叶龄诊断技术、无人机巡田技术、水稻高产数字管控模式、变量施肥技术、地块画像、数字孪生等技术,整合、挖掘和分析友谊分公司多年积累的林、水、湿以及土壤数据,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建立天空地立体感知,助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监管等环节的管理决策。全面建立了天空地立体智能感知体系,完成了智能插秧、智能播种、智能灌溉等十大决策模型算法,将47个关键农事环节的标准种植规程和专家经验相融合形成“北大荒”专家系统,实现了数字管控的综合管理与控制功能。

在友谊黑土地保护实验室,1999年出生的大学生杜焓静,正与同事测量土壤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数值,这些数据将录入农业智能平台中相应的数据区块,为春耕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在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推动下,友谊分公司智慧农业日臻成熟,目前已经在核心区内广泛应用了六大关键核心技术,包括无人机巡田技术、水稻智能叶龄诊断技术、变量施肥技术、水稻高产数字管控模式、数字孪生技术以及地块画像技术。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加快推进了智慧农业建设进程。

备春耕以来,友谊分公司已经为种植户发布90余条涉及种植、养殖及农事活动的全面气象信息。分公司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牵手”,开启了从“靠天吃饭”到“以数为据”“依据施策”的智慧农业新时代。

疏通春耕物联设备“经络”

春回大地,日前,在友谊分公司万亩良田,张博文与技术人员正在对智能化无人作业生产线设备进行检修和程序升级。

他今年25岁,去年到友谊分公司友谊科技信息中心就职,负责万亩良田数字农业信息化管控及物联网设备的实际操作及维护工作。

为保证迭代升级的物联网设备达到最佳状态,分公司成立多个科技服务队,对各种农业监测设备进行更新调试,让农业数字科技翅膀“经络”通畅。

从3月初开始,分公司就对数字智能设备进行全面调试、检修,为提升春耕科技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农业先行区夯实基础。

科技信息中心曲慧说:“对田间部署的各类物联网设备,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传输情况、电路安全、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我们通过现场检查对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保障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用好春耕硬件智能“肢体”

日前,在友谊千亩智慧农场,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田间进行测试,过几天放水泡田后,就可以进行水田整地作业了。

新一代信息技术,孕育出更智能、更高效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农业劳动者,拓展了生产空间,促进了农业生产走向智能化、工厂化的规模生产。

友谊分公司青年科技小组团队中有两名研究生、三名本科生,27岁的宋奕辰是小组中年龄最大的。

“让传统农业从‘新’出发,为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农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正等待着我们年轻一代去挖掘和探索。”宋奕辰说。

1996年出生的宋奕辰,是2022届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去年应聘到友谊分公司农业生产部任主管。

同样是研究生毕业的刘洪良,是友谊分公司农业生产部的技术骨干,日前,在第三管理区智能育秧工厂的控制室内,他正在大屏幕前操控智能育秧系统进行第一批水稻育秧的流水线作业,智能机械作业臂正自动抓取种袋,并依次摆放至传输带。稻种通过高温灭菌、冷却降温、双氧催芽、智能暗室等一系列操作,再由AGV获取信号自动进行叉取,将托盘按照预设路线通过激光导航送至暗室货架,经48~60小时催芽,水稻秧苗即可达到立针期,比常规育秧速度提高了4倍……育秧的新鲜感、科技感扑面而来,这里是垦区首个实现无人智能化的育秧工厂。

“按照传统的育秧方式,种植户需要经过沟垄、平土、撒种、压种等育秧环节,整套流程下来需20天左右,且育秧易受自然环境影响,存在易烧种、烂秧烂芽、育秧催芽不整齐等问题。成本高、效益低不说还影响备耕积极性。而应用智能育秧方式,秧苗只需要5天就能移栽到农田里。”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副总经理沈敏介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