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中医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打通中医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04月17日 01:00 媒体滚动

转自:人民政协报

“我这肩颈酸痛的老毛病已经十几年了,经常需要针灸、推拿理疗,以前都去‘大医院’的中医科,最近来家门口的‘卫生院’发现,这里的医生技术和态度都很好,可以刷医保,很方便。”4月11日,在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完针灸的康阿姨满意地说。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厦门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已基本实现了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中医药有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多样、费用较为低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级妇幼保健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贴近群众、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也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农工党厦门市委会相关负责人分析说,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已有中医药服务基础后,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提供优质服务显得尤其重要,为此农工党厦门市委会专门成立课题组,对此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具体建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医的发展,省、市一级的中医药发展水平已较高,薄弱环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在调研中,农工党厦门市委会发现,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中医服务能力不强,开展业务以针灸、推拿、中医全科等常规诊疗为主,未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肛肠、皮肤、妇科、推拿等特色;专科建设有待加强;科研能力薄弱;基层中医药人才成长空间有限,职称晋升困难;中医科医务人员收入明显少于其他科室,中医药人才变相流失”等困境和问题。

“建议持续优化基层中医服务环境,推进建设‘基层精品中医馆、中医阁’。”农工党厦门市委会建议,应由财政全额支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推动中医药服务体系的健全。通过高位嫁接中医专科医院或高校资源,为各基层中医科室创建特色科室,提升服务能力。开展传帮带,共同完成基层科研课题、拓展基层适宜技术,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科研能力。

“省、市卫生健康委应尽快牵头制定相应的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并逐步完善。”农工党厦门市委会建议,基层医疗机构空出来的编制优先用于招聘中医药人才,解决基层中医药人才短缺问题。应由人社部门牵头修订“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拓宽基层中医药人才上升通道;制定完善职称评聘方案,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一定比例名额。引入优质的中医药人才到基层进行多点执业,弥补基层优秀中医药人才的不足。出台相关政策解决中医辨证论治费用收取范围较窄问题。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四大经典”学习纳入中医药人才继续教育范畴,促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