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坝全力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新坝全力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2024年04月17日 04:52 媒体滚动

□ 本报记者 钱飞 通讯员 于婧 蒋丹

4月3日,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廖志凌,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军一行,带领学院师生先后来到扬中市新坝镇郭克生事迹陈列馆、立新村高效农业园、陈履生博物馆群、渡江文化园开展研学活动。

近年来,新坝镇以三江湾旅游集聚区建设为抓手,弘扬文博文化、挖掘乡土美食、展现田园风光,激发乡村发展新动力。“深挖资源禀赋、凝聚多方力量、深化串点成线,探索‘强村富民’现实路径,打造更多群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新坝镇党委书记蔡爱国说。

以文化为媒,让乡村记忆成为新打卡点

“走,去我们村新建成的砂轮历史文化展览馆看看。”每次有朋友来,红联村村民孙留保都会陪人家去家门口的展览馆转转。

砂轮,曾是红联村村民手中的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很多人的财富之门。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敢闯敢试的红联人把废旧砂轮收购回来,巧妙改制成各式各样的新砂轮。“我们红联和砂轮的故事是独特的,大家都支持建一个以砂轮为主题的展览馆。”红联村原党委书记郭兰彪介绍,依据村民的意愿,红联村腾出3间老仓库作为展览馆所在地。

像红联村这样建设砂轮历史文化展览馆的例子,在新坝镇并不少见。郭克生事迹陈列馆、农耕博物馆、新安村村史馆……当地深耕独特的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融入农文旅产业发展中,努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通过汇聚乡村各方合力,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

陈履生博物馆群建在新治村村委会旧址,一楼汉文化博物馆,二楼陈履生美术馆,三楼竹器博物馆,5000余件藏品让这里成为网红打卡点。“历史上,扬中人几乎家家种竹,和竹器相伴终生,而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这种生活记忆了。”陈履生说,建竹器博物馆,就是为了帮大家留住乡愁和记忆。去年,陈履生博物馆群获评全国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空间设计类)和网络人气项目。

乡村研学游,让学生成为旅游生力军

春风拂面,大地回暖,立新村高效农业园大棚里暖意融融,一垄垄韭菜翠绿欲滴、根壮叶肥,挺立在沙土间,韭香四溢。

“去年开始,江苏大学分15批次安排学生到我们这边开展耕读教育。”立新村党委副书记胡美华说,去年立新村的劳动实践课程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一等奖。今年,立新村将利用沿江自然资源优势,深化乡村研学游,在去年与江苏大学合作开设研学课程的基础上,启动2024年度大学生研学课堂。

走出教室,将课堂搬进田间,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走进大自然、展馆、企业,成了时下一种新的课堂形式。新坝镇设计了许多特色研学实践课程,精心打造三江湾研学路线:在宜禾职业装博览馆参观中国职业装的发展演变历史、在梓阳园动手感受剪纸等非遗技艺魅力、在胜境盆景园投喂小动物……7个景点串联起来,让学生们一天内体验到研学课堂的快乐与收获。

新人新思路,让乡村旅游更具新活力

在联合村胜境盆景园附近,有一栋有点“特别”的房子,黛瓦白墙的老平房,与隔壁自建房形成鲜明对比。这是95后夫妻徐伽文、杜虹霖的茶馆“米店1997”。

这栋房子原本是联合村的破旧老屋,屋内摆放着各种老物件。“老房子是非常有趣的,那种迥然于现代建筑的不规则性,给我们带来很多有趣的体验。”徐伽文说,老房子正好在联合村规划的特色乡村旅游线路上,双方一拍即合,老房子成功“变身”为带有院子的中式茶馆。开业一年多来,“米店1997”在小红书、抖音上“火出圈”,一到节假日,客人络绎不绝。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垂钓区、油桃采摘区、大棚枇杷采摘区、鸢尾花观赏区、生态养殖区……260亩的知青滩家庭农场划分多个功能区,让前来游玩采摘的游客有了更多选择。“多学习新技术、多开发新模式,推动休闲旅游业发展。”85后农场掌舵人施善志笑着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