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企大调研·寻找新质生产力②丨老牌重装企业的新生,船大也好“调头”

川企大调研·寻找新质生产力②丨老牌重装企业的新生,船大也好“调头”
2024年04月17日 21:09 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曹凘源 侯冲

4月13日,大渡河与青衣江的汇合处,乐山大件码头上,一件“大块头”缓缓起吊,随后稳稳落在大件甲板船上。这个“大块头”是重达413吨的发电机定子,将由水道出川,最终送往陕西榆林。

起吊、装船、调头、发运……一艘缓缓驶离港口的船舶,恰似整个四川清洁能源装备发展的缩影。2023年,四川能源装备产业基础较为完善、研制能力一流,可谓一艘“大船”。

常言道,“船小好调头”。近日,记者在川内几家知名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调研走访时发现,上述企业均在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创新中求突破、于突破中寻质优,重装产业实现船大也好“调头”。

海报制图:汪银 王桃

生产方式“调头”

数字化赋能,“制造”变“智造”

AGV小车来到自动立库,穿梭机和堆垛机将原材料或半成品从固定位置取出放置在车辆上,随后AGV小车按照预定路线将原料运输到产线上,机械臂自动进行抓取开始加工,平均2到3个小时就能生产出一片叶片。

这是记者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汽轮机”)叶片分厂调研时看到的一幕。4月16日当天,该车间的两条黑灯产线正在生产大唐博罗项目和中海油深圳项目汽轮机所需的叶片部件,偌大的厂房内,除了几名工作人员在巡检以外,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均由设备自动完成。

东方汽轮机叶片数字化车间。受访者供图

“以前这条产线需要开三班作业,作业人员40人,现在我们仍然是三班,作业人员减少到8人,他们的岗位已经从机床操作变成了产线运维,压气机叶片产量达到原来的三倍。”东方汽轮机数智部技术员王琨介绍,数字化赋能下,车间可以实现24小时无人干预连续加工,毫秒级精准定位,40秒内智慧供料,加工精度达0.03毫米,质量合格率达99%,人均效率提升650%。

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电机”)水轮机数字化装配中心也是一个代表。

记者看到,几条机械臂围绕中间的精加工产品进行智能化三维测量,同一时间,该产品的数字模型就在系统内建成,并进行数字化装配,高效、全面地判定产品装配质量。“和过去一锤接着一锤敲,装配全部靠人工的生产方式相比,数字化预装的模式让水轮机装配操作效率提升了400%。”东方电机数智部工程师赵爽说。

“智改数转”带来的不仅是速度的加快和效率的提升,也让重大装备的制造过程更加绿色。

“一个厂房,两个世界。”这是记者走进东方汽轮机焊接分厂的第一感受。一侧是传统的焊接工作,工人手持焊枪作业,噪声、刺鼻的气味以及肉眼可见的粉尘弥漫在作业区周围;另一侧,灵活的机器人伸出长臂“无声”作业,干净的环境与另一侧形成鲜明对比。

东方汽轮机绿色高效焊接数字化车间。受访者供图

“数字化赋能不仅带来了工具的更新,也推动了工艺的改进。”东方汽轮机焊接分厂副厂长张峻铭告诉记者,基于车间数字化转型升级,焊接工艺流程从14序缩减到7序,同时每年可以节约焊材40吨,综合成本降低63%,相当于一年可以减少380吨碳排放。

创新模式“调头”

联合科研院所聚力研发,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性人才

“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G50(以下简称“G50”)投入商运,意味着我们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但是从‘1’到‘100’的路并不好走。”在东方汽轮机全国重点实验室燃机所副主任赵仕志看来,我国燃气轮机产业的发展道阻且长,一方面是因为过去的十几年,我国燃气轮机行业起步较晚,相关领域的课题、专业人士数量不多,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关专业的资源较为分散,大部分研究都在“闭门造车”。

当科技创新踏足无人区,新质生产力路在何方?整合资源是首要任务。

为推动我国燃气轮机产业发展,由东方汽轮机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共同组建的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应运而生。每所高校都安排了专业科研团队入驻,定期开放基金课题鼓励本领域科技人员围绕透平动力装备前沿技术和国家重大需求目标开展研究工作。

“相较于企业的‘单打独斗’,全国重点实验室能够更有效地整合高校资源。”赵仕志介绍,例如西北工业大学对高温叶片特性的研究,就可以用于G50燃气轮机系列化开发以及更高等级的燃气轮机设计研究中,这种成果共享机制也更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

对于装备制造业来说,既要重视研发创新,也要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调研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在几个老牌装备制造企业内,都成立了大师工作室,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培养新人,传承手艺。

但这远远不够,于是,另一种“定向培养”的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德阳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的一间培训室内,工程师戴业飞正在指导学生进行东方电气(德阳)电动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电机模拟装配项目的设计制作。该创新中心由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德阳市人民政府、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三方共建。

“除了提供三维设计与建模、数字化产线仿真与虚拟调试、工业机器人应用等技术服务外,还会提供智能制造领域相关技术培训,通过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定向培育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创新中心运营公司总经理杨震说,目前,已经有30余名学生通过创新中心进入到装备制造企业工作。同时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还设立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目前已经有400多名学生进行“项目制”培养。

发力重点“调头”

聚焦“双碳”目标,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

4月17日10时许,东方电机清洁能源装备重型制造数字化车间,电焊声、吊车运行声此起彼伏。嘈杂车间里,金宝努力地将头向右前方倾斜,以便能听清同事说话。

这位东方电机数智部焊接工艺高级工程师正与同事们进行一场讨论,讨论的主角是他身边的银灰色部件——国内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功率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

“转轮于去年6月7日在金窝水电站投运,今年3月返厂进行二次验证。”金宝介绍,冲击式水轮机通过高速射流冲击水斗带动转轮发电,水流流速将近360公里/小时,超过大部分高铁时速。如此快速的水流冲击,再加上江河里含有的泥沙,对转轮表面涂层提出很高要求。金宝和同事们的工作就是研究如何改进工艺,让冲击式转轮更加耐磨、耐气蚀。

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远不像其他转轮那样庞大,它小小的“身躯”里澎湃着水电资源开发的下一个“风口浪尖”。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咨询专家张博庭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我国水电开发的“主战场”将转移至高边坡、高海拔、大温差等高山深谷复杂区域,开发难度和成本也将更高。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新变化而研制的,是我国水电装备发展的新方向之一。

不只是东方电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四川清洁能源装备“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看风电,四川东树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的新型叶片年初成功下线,首次实现国内可回收热固性树脂在百米级叶片制造上的应用,预示着叶片可回收时代的步伐正加速到来。

看氢能,东方锅炉德阳制造基地,屋顶光伏发电、氢能重卡来回穿梭,织就一幅新能源与氢能深度耦合的综合能源生产“图景”。公司探索的氢能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应用实践,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能源局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看天然气,本月中旬,G50的“小兄弟”G15燃气轮机完成了三缸接配,G15的最终模样已初具雏形,未来四川将瞄准小型燃气轮机更进一步。

记者走访的这些重型装备制造企业虽然老牌,但并不老派。围绕“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企业纷纷“调头”,向着未来的星辰大海,再次扬帆远航。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东方市 新生 燃气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