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鼎与中国农史

转自:团结报

  □ 胡文亮

  万国鼎是我国农史学科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在他亲手建立的“祖国农业遗产资料馆”里,一排排书柜整整齐齐摆放着613册、共计4400万字的中国农史资料专辑,这是万国鼎历经40多年艰辛与同仁们在全国各地收集起来再通过分门别类汇集成册的,供后世学者查阅与研究。

  一

  万国鼎(1897-1963年),江苏常州武进人,家境普通,19岁报考了当时录取要求极为苛刻的金陵大学农林科。在校期间,万国鼎先后担任金陵大学农林学会会长、学生自治会主席,同时还兼任学校《金陵光》的编辑,尽显写作才能。

  23岁大学毕业后,万国鼎旋即留校任助教,从事蚕桑教学与研究推广工作。令人惊讶的是,早在入校前,18岁的万国鼎就已经参与了《制丝》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万国鼎“著书目录”一栏里赫然写着:《制丝》教科书(郑群疆编,万国鼎校订),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编写教科书确实是万国鼎的强项,仅27岁那一年,他就单独编写并出版了系列教科书,如:《中国蚕业概况》《新学制农业教科书》1至4册等。

  二

  万国鼎年轻时立有宏愿:奋斗10年,完成一部能够真正反映中国几千年农业发展、农业变化以及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业技术进步的《中国农业史》。他的初步打算是,通过讲授中国农史课程,“积累讲稿,并先拟就各小问题,分别撰考数十篇至数百篇,积以十年,然后贯而通之,以成一整个之《中国农业史》”。关于全书结构体例,万国鼎决定采用欧美国家通行的研究范式,以求中西方至少在结构体例上是统一的。为此,1927年,30岁的万国鼎翻译了《欧美农业史》,目的在于通过翻译,进一步了解并熟悉西方国家在同类作品中所采用的结构体例。最后,不是10年,而是历时23年,他终于在1960年完成并出版了《中国农业史》。后人对这部书的评价是:这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农业生产史与农业技术史专著,是中国农史系列研究中最重要的里程碑。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与日本著名学者天野元之助教授在他们各自的研究专著中都大段地引用《中国农业史》的相关内容,足见两位著名的外国学者对万国鼎的学术尊重与学术采信。

  万国鼎的另一个重要的人生使命则是建立“祖国农业遗产资料馆”。万国鼎为什么要穷尽一生编写书稿《中国农业史》与建立“祖国农业遗产资料馆”这两项伟大的事业呢?从历史的高度来看,中国在1850年及之前的2000年这一漫长的时间段里,经济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明清时期是最高峰。数据显示,1820年中国的GDP约占世界总量的32%,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当时中国的主体经济就是农业经济。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果。万国鼎意识到收集和整理祖国丰富的农学遗产这个重大使命已历史性地落在了自己肩上,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自觉扛起责任。1949年前,万国鼎与他的助手一共辑录了3600多万字的各类农史资料,分类整理成456册;1949年后,一共辑录了1540多万字的各类农史资料,分类整理成157册。总计613册,4200余万字。1958年6月中旬,李约瑟与万国鼎在今天的南京农业大学亲切交谈,赞赏万国鼎的这一伟业,指出这613册中国农史资料为自己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他已决定向新华书店全套订购并托运回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还强调,中国国内其他学科都没能做到像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这样把所有有关文献资料梳理一遍。《人民日报》也做了专门报道,盛赞中国农史界完成了一项规模浩大、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农业遗产整理工程。

  三

  1932年,万国鼎受邀给蒋介石及一众高官讲课,主要内容一是中国土地问题,二是中外土地制度问题。原来,万国鼎前不久完成了一部专著《中国田制史》,浩浩数十万字,在中美两国间教授传阅,口碑甚好,有教授向蒋介石力荐,故应邀讲学。

  《中国田制史》,这是一部为落实孙中山“平均地权”主张的专著,更是一部为普天之下无地或少地农民紧急呼吁尽快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倡议书。书中从上古写到元代,历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田亩制度与田赋制度,着重介绍了北魏孝文帝开创的“均田制”,突显了“均田制”的好处: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有了份额相同的土地,从此埋头生产,粮食多了,农民的基本生活自然有了保障,国库充盈,社会不再动荡。言外之意,呼之欲出。从后来的结果看,蒋介石听进去了,一是万国鼎不久被委任为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委员兼专员;二是蒋介石败退至台湾后,落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以期权的方式,即30年后连本带息偿还的方式买下所有地主的多余土地,分给缺地与无地的农民,由此稳定了地方政权。

  万国鼎原本可以就此步入仕途,但他志不在此。以后的日子里,他在做学问的同时,时时刻刻关注着中国农民及其命运。当他看到共产党人真心实意要实现“耕者有其田”时,万国鼎的立场逐渐发生变化。从1944年至1948年,万国鼎就土地问题在海内外发表了10多篇文章,,并最终站到了共产党的一边。这里列出其最有影响的作品:《土地改革运动之必然发生及其成败利钝》《土地公有与耕者有其田》《国共之间的土地改革问题》《从学术立场谈土地问题》《土地问题与官僚政治》。

  新中国成立后,万国鼎担任河南农学院教授,后调回南京农学院担任教授,负责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农史》编辑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