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传递“生命火种”——甘肃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群像

用爱传递“生命火种”——甘肃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群像
2024年04月18日 09:17 中国甘肃网

  我省第5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水高鹏。

  吴康康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省红十字会供图)  吴康康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省红十字会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

  对于很多血液病患者来说,移植造血干细胞是救命的希望,而这个希望往往来源于一些素昧平生捐献者的大爱善举。

  目前,中华骨髓库甘肃省分库志愿捐献者累计达5万余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63例。

  这些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虽然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但都在他人生命遭遇危险、急需救助之时,勇于担当、施以援手,用奉献和大爱唱响生命的赞歌。每一例成功捐献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次“不见面”的捐献背后,都是一场大爱无疆的“生命接力”。

  医者仁心的大爱诠释

  2024年1月9日,32岁的医生丁伟静静地躺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病床上,他双臂插着针管,连接着不停运转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机器,带着体温的鲜血从一边的针管输出,在分离提取出造血干细胞之后,又从另一边的针管输回他的体内。整个捐献过程,丁伟都神情轻松地和工作人员聊天,时而露出灿烂的笑容。

  几小时后,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为远方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而他也成为我省第57例、中华骨髓库第16742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丁伟是甘肃省中医院脑病三科的主治医师,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他10年前的愿望,那时候,他是一名医学生。

  2014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读大三的丁伟在天津市红十字会开展的造血干细胞主题宣传活动中得知,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可以给血液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于是他主动留下了血样,成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当初爱与善良的决定,成全了9年后的“生命邂逅”。

  2023年9月,红十字会电话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丁伟没有任何犹豫,坚定地回答“我愿意!”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救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丁伟深知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几率低至几万分之一,能够配型成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对患者而言更是宝贵的生的希望。

  入院捐献期间,妻子董媛一直全程陪同,用悉心照料支持丈夫的大爱之举。

  由于受捐者体重基数较大,一次捐献数量不足以供给受捐者,他又进行了第二次捐献。

  “在自己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管采集几次都可以,不能让对方的希望破灭。”丁伟坚定地说。

  “您好,我这两天不在医院,周五下午您来医院门诊,我可以给您开药。”在采集造血干细胞间隙,丁伟还不时在妻子的协助下接听患者的电话。

  捐献造血干细胞当天,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丁伟转交了受捐患者家属写来的感谢信。

  “敬爱的好心人,在我们一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您的无私奉献和善良之举带给了我们新的希望,点燃了孩子寒夜中的生命之光,您的善举将给予他第二次生命……虽然我们不曾相识,也不知道您的姓名,但此刻您已成为了我们的亲人……”纸短情长,患者家人激动和感恩之情跃然纸间。

  “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挽救他人生命,给一个家庭带来希望,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丁伟说。

  “00后”学子的爱心传递

  “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小的事。”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0后”硕士研究生水高鹏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时说。

  几小时后,承载着爱与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采集完毕,水高鹏成为我省第58例、中华骨髓库第16757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9年,水高鹏在浙江海洋大学就读大一,在校园参加献血活动时,听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他当即决定留下血样,正式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员。

  2023年10月,水高鹏接到甘肃省红十字会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疾病患者初筛相合,他感到惊讶又荣幸。

  “很多志愿者几十年都没有配型成功,而我仅4年时间就配型成功。”水高鹏告诉记者,一想到自己可能是唯一能救那位患者的人,他坚定地回复“我愿意”。

  水高鹏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后,父母当即表示:“能帮助别人时,一定要帮助,我们支持你!”他的父母都是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经常参加献血活动。

  水高鹏的选择也得到了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关爱。捐献当天上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前往医院探望和照顾他。

  捐献过程中,水高鹏也收到了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带来的受捐者的感谢信,信中深情地写道:“谢谢您拯救我,为我带来生机,更让我们这个家庭再一次有了希望。这些年以来,我饱受病痛折磨,家人也因为我的病情而忙碌奔波,您是我们最大的惊喜,相信有您的加入,我们一定会渡过难关!谢谢您的无私大爱……”

  看着感谢信,水高鹏感慨万千:“我感觉很温暖,如果我的捐献能给患者带去新生,是我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据了解,水高鹏所在的西北师范大学先后有8300余名学生志愿者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迄今已有张占飞、许纪林、赵建平、刘亚文、徐静、刘智杰、魏世超、水高鹏8名学生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生命接力从未停歇

  经过5个小时的采集,医生从吴康康身体中成功分离出128ml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吴康康成为我省第5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吴康康坐在病床上,与这份沉甸甸“礼物”合影,这份“生命种子”将植入患者体内,点燃生命的希望。捐献完成后,他在朋友圈写下:“人间有爱,春暖花开。”

  吴康康是兰州的一名送水工,平日里,他热心公益,主动加入无偿献血队伍,3年间献血7次。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检查和准备工作需要住院6天,在医院的日子里,吴康康依然牵挂着他的送水工作。

  “值得!在看了受捐助孩子妈妈写给我的感谢信后,觉得一切都值了,只希望孩子能早点好起来。”吴康康笑着说。

  去年12月,正在给顾客理发的王汉柏接到了临夏州红十字会初配成功的电话,王汉柏才想起来15年前献血时曾加入过中华骨髓库。

  “这个女孩和我大女儿一样大,也算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感觉是上天给了我这个重任,让我一直在这等她。”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王汉柏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捐献。

  春节前理发店的生意很好,但王汉柏已顾不得这些了。为了能尽快完成捐献、帮到患者,1月22日早上5时30分,王汉柏匆匆收拾后便赶到兰州,8时许,王汉柏已经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打上了第一针动员剂……

  5个半小时,191毫升。1月26日下午,在兰大二院血液科,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快速运转,一份“生命的种子”采集完成,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接力,王汉柏成为我省第6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4月12日,历经近5个小时,来自陇南徽县的陈永凡在兰大二院血液科顺利捐献6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儿点亮生命之光。

  陈永凡是一名“90”后,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两年前,她散步时看到有工作人员在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一听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就立刻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2024年年初,陈永凡接到甘肃省红十字人道事务服务中心的电话,得知与一名患儿的造血干细胞配型相合,她当即答应了捐献。

  “患儿是一名1岁的小朋友,我就算吃点苦也没什么。”陈永凡下定了决心。

  “女儿,妈妈现在要去救一个人,你同意吗?”当陈永凡对女儿说要去兰州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女儿不是很明白,当她说捐献可以救一个人时,女儿非常支持她。来兰州捐献时,她还将小儿子带在身边,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一个好的榜样。

  妻子的坚定,丈夫都看在眼里,他陪同妻子来兰州捐献,全力支持她的选择。

  陈永凡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她也由此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7316例、甘肃省第6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以前,体检抽血都怕疼,这一次,因为可以救人,一点都不怕了。”陈永凡笑着说,希望受捐小朋友能够早日康复,快乐成长。

  4月15日,来自张掖的宋昊在兰大二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近165毫升,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火种”。

  28岁的宋昊是一名个体工商户。去年,宋昊在一次献血的过程中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不到一年时间,他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宋昊毫不犹豫答应捐献。

  此后,他顺利通过了高分辨分型检测、体检,并成功完成捐献,宋昊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7322例,甘肃省第6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种奇妙的际遇,也是一份双向的幸运。他们或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登记入库,成为一名志愿者,且在被“选中”时毫不犹豫地兑现承诺: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拯救一个素不相识的生命。这样的“平凡英雄”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人间自有大爱,世间充满真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