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北京历史上的鲁班庙

话说北京历史上的鲁班庙
2024年04月27日 00:00 媒体滚动

转自:劳动午报

技艺高超的工匠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广泛尊崇,均以“师傅”相称,且有匠人、丁匠、巧手、巧匠、艺人、大匠等雅称,而鲁班有“百工鼻祖”之称,且全国各地都建有大小不等的鲁班庙、鲁班祠,为供奉鲁班的庙宇。北京历史上也曾建有多处鲁班庙,溯其渊源,多有趣闻与掌故……

京城祭祀鲁班溯源

据《鲁班志》载: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因是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称“鲁班”。鲁班约生于春秋末期鲁定公三年(公元前507年)。他一生有很多创造发明,是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代表人物,后世土木工匠尊称他为“祖师”,且素有“百工鼻祖”之称。 明清之后各地以鲁班命名的庙、祠、殿、馆,既是供奉祭祀鲁班之所,也是土木行业公所的所在地。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十六为鲁班生日,所以,每年的这个日子建筑工匠及行会多到此祭祀。

北京地区何时开始出现祭祀鲁班的庙宇,未见确切的史料记载。西城城隍庙中有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的鲁班碑留存,碑文称:“明朝永乐间鼎□北京,龙圣殿役使万匠,莫不震惊。赖师降灵□示,方□洛成。爰建庙祀之,扁(匾)日鲁班门。”(因碑文已残破,个别文字已难以辨认)由此可见,明代京师已有祭祀鲁班之所。昌平有顺治十年(1653年)刻《鲁祖庙碑》,称其“香火久废”,这说明在清代以前这个鲁祖庙便已存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新建仙师公输祠碑记》中说:“京师为首善之地,而惟我师公输氏,绝少专祠;即有之,求其殿宇辉煌者,亦不多见。”

另据《北京东岳庙》载:从清朝开始,各行业组织开始在东岳庙活动,并出资修建殿宇奉祀其祖师。庙内西廊有“鲁祖之殿”,俗称“南鲁班殿”,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乾隆十八年(1753年)修葺,并立《鲁班殿碑》记录了建造修建过程。另有“鲁祖圣殿”,俗称“北鲁班殿”,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京师棚行工匠所立。两座鲁班殿不但外观、建筑规模大小相近,殿内的鲁班像、陈设、各种执事和悬挂的匾额也相似,两位鲁班爷身边的两位童儿也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鲁祖之殿”两个童儿手里捧的是规尺和墨斗,而“鲁祖圣殿”两个童儿手捧的是割席用的鱼皮刀和缝席用的大弯针。每到鲁班诞辰等特定的日子,土木工程行会会首便率众工匠到此祭拜。既庆贺祖师诞辰,也祈佑从业弟子生意兴隆、诸事平安。而行业内部的管理,如行规的建立、会众的教育、收徒出师、公议行业工匠工资,以及同行之间的纠纷也都当着祖师的面商议解决,以示服众。

京城曾有两座“鲁班庙”

东城区崇文门外有鲁班胡同,据1992年《北京市崇文区地名志》载:“鲁班胡同大致呈南北走向,北起珠市口东大街,南止西晓市街,长264米。原名鲁班馆。地名始见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北平地名典》,因鲁班馆位于胡同中间得名。1965年定现名。民国初期东晓市一带瓦木行业集中,桌椅、箱柜铺较多,居民也多为瓦木工匠,为纪念行业祖先鲁班,众厂及工匠集资建起了鲁班馆。”

据《崇文史话》记载:“鲁班馆建于清代,面阔三间,三启山门,居中是一座拱形门,左右分别是一个侧门,庙内正殿一座,左右两侧各一座配殿。”正殿正中端坐着红袍加身的鲁班,慈眉善目,黑髯飘飘,左侧供奉增福聚宝财神,右侧供有福德正神土地,大殿鲁班像对面正中悬挂“工师万古”的匾额。而《1928年北平市特别寺庙登记》则称:鲁班馆“坐落外五区鲁班馆街三十五号,建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属公建,不动产土地二亩八分,房屋四十五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供佛。庙内法物有泥神像三尊,铁鼎一座,铁五供一堂,铁钟一口,铁磬一口,木龛四个,供桌三张,另有石碑三座,砖井一眼。”

20世纪50年代初,鲁班馆尚存,大殿和配殿仍在,但已是居民住宅。1965年将西铁香炉、晓市大院、学堂后身并入,统称“鲁班胡同”。2000年拓建两广大街,将鲁班胡同北段拆除。再后来地区改造时将鲁班馆拆除。如今鲁班胡同经改造后长度已不足百米。

据一位久居鲁班胡同的老人介绍,鲁班馆最初为明李皇亲新园西墙址,清初园废,渐成街巷,为木、瓦匠聚居之所,建有鲁班馆,俗称鲁班庙,故巷名“鲁班馆”。这座鲁班庙的方向与众不同,不是常见的坐北朝南,而是坐西朝东。这一不同寻常的格局安排,据说是与鲁班专司的建筑营造行当有关。按照传统的阴阳八卦风水说,分成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个方位。鲁班庙朝向的正东属“震”位,震属木,鲁班师傅开门见“木”,颇有行业特色。鲁班馆两侧多为平房,民国时较有名气的作坊有30多家,如龙顺、义盛、福记、兴隆号、同兴和、元丰成等,后经1956年公私合营,统一并入了百年老字号“龙顺成”。2003年在鲁班胡同的建设拆迁过程中,曾挖出过一块石碑,两米多高,碑身、碑座保存完好,碑文比较清晰,碑上刻《重修仙师公输祠碑记》,记录了光绪六年(1880年)二月初十至六月十八,历时四个多月间重修鲁班祠的情况,并于光绪六年八月设立此碑。

东城区交道口也有过一座鲁班庙,也称鲁班祠。据《1928年北平市特别寺庙登记》载:“鲁班祠坐落内三区土儿胡同六十号,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属私建。本庙面积东西六丈四尺,南北六丈五尺,房殿八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本庙主管理并信仰用。庙内法物有鲁班泥像等十五尊,另有树六株。”而今该庙早已不存。

海淀也有三座鲁班庙

海淀区在历史上曾有多座祭祀鲁班的庙祠,目前有确切史料记载的鲁班庙有三座,分别位于海淀镇、青龙桥和北下关。

海淀镇鲁班庙为该镇八大道教寺观之一。据《1928年北平市特别寺庙登记》载:鲁班庙“坐落西郊四分署南海甸(淀)二十二号。建立年间失考,雍正年重修,属公建。本庙面积二亩八分八厘,房屋二十五间。附属土地一亩三厘,房屋四十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内务部派保管人张永安修理。庙内法物有关公像一位,鲁班一位,财神一位,南海大士一位,大肚佛一位,站童十二名,均泥像。另有石碑两座。”

旧时海淀镇私人开设营造厂商有数家,各家雇佣木匠、瓦匠、油漆匠、彩画匠、小器雕刻匠、大石匠、小石匠、泥水匠等上百人至数百人,这些工匠共同崇拜的祖师为“鲁班先师”。故在海淀镇修建了一座鲁班庙,每年鲁班祭辰之日,由各营造厂家集资,进行隆重的集会。其祭祀仪式为敬茶、上香、叩拜,以此祈望百工生意兴旺、劳作时诸事平安。

清末,随着清王朝的衰败,皇家园林工程停止,营造厂行业也随之萧条了。因年久失修,该庙逐渐倾圮,今已无踪迹可寻。

青龙桥鲁班庙是目前北京地区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鲁班庙。据《海淀寺庙》载:鲁班庙位于青龙桥六间房1号,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该庙原为关帝庙,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月重建后改为鲁班庙。其修建当与京西皇家园林有关,是修建皇家园林工匠们捐款修建的,用以供奉工匠的祖师鲁班。1949年以后,被六一幼儿园使用,现为该园家属宿舍。该庙院落为三合布局,现存正殿、东西配殿。正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筒瓦箍头脊,滴水排山和玺彩绘依稀可见。正殿前散落云纹石墩,碑两通(今已不存),一碑上刻“永垂不朽”,东配殿前存留一仰莲纹石墩。2014年,该庙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鲁班庙位于海淀区东南部北下关,建于清康熙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修。有殿房十九间,供奉神像34尊。其前殿供奉关帝神像,后殿供奉鲁班,今已无存。

京城又见“鲁班祠”

在朝阳区高碑店古家具街有一座鲁班祠,落成于2008年,因此地聚集了许多售卖古典家具的商店和制作家具的工匠,为了祈求生意兴隆,故商家及工匠集资建起了这座鲁班祠。

据《高碑店村志》载:鲁班祠为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是仿天津蓟县古鲁班庙而建。有山门殿三间,山门殿东、西两侧各建有两小间侧殿,院中东、西各建有三间厢殿,其东厢殿主要介绍鲁班的生平事迹;西厢殿主要介绍高碑店古典家具特色商业街发展史。正殿三大间,两侧各有耳殿一间。大殿檐下悬“祖师殿”匾额。殿内正位供奉着由泥人张传人手塑的鲁班祖师像。但见鲁班爷身着布衣,面貌和善,为忠厚长者形象,时有访者寻游于此,可见“鲁班文化”在京城仍然文脉深厚,在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的当下,我们更应当将鲁班文化发扬光大。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鲁班 北京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