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开建威士忌庄园 酒企开启差异化营销竞争

郎酒开建威士忌庄园 酒企开启差异化营销竞争
2024年04月27日 05:49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

“峨眉山不仅是世界旅游胜地、佛教圣地,未来必将成为高端威士忌的核心产区之一。”4月26日,在峨眉山脚下的高桥镇,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在峨眉高桥威士忌项目开工现场表示。

据介绍,高桥威士忌项目总投资超过30亿元,设计年总产能为1万吨原酒,争取在2030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由此,在郎酒旗下,峨眉山高桥威士忌酒庄将与郎酒庄园、龙马酒庄三足鼎立,助力郎酒集团酒业年销售千亿目标的实现。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前保乐力加已经在峨眉山建设完成威士忌生产线,其产品正式亮相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此外,日本元盛制造年产4000吨威士忌蒸馏厂项目也正在洽谈中。由此,峨眉山威士忌产区正呼之欲出。

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国内酒企洋河、劲酒、青青稞酒以及青岛、燕京等啤酒企业进军威士忌,实现威士忌的国产化。“酒类消费现在分化趋势明显,需求多元化,市场碎片化比较显著,这些都给威士忌及其他洋酒带来了一定机会。”白酒行业专家蔡学飞表示,国内酒企布局威士忌是为了实现品类的差异化营销,并且积极拥抱年轻消费市场,同时作为传统白酒的补充性产品,给企业与渠道在细分市场创造新增量,实现品类占位及其他目的。

峨眉高桥威士忌项目开工现场

郎酒布局威士忌 酒庄三足鼎立

记者注意到,早在去年4月,郎酒股份控股的峨眉山高桥威士忌公司,已经正式注册成立。时隔一年,郎酒威士忌正式落地开工建设。

郎酒股份副总经理、高桥威士忌董事长、总经理刘杨介绍,高桥项目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包括麦芽威士忌蒸馏厂、橡木桶加工厂、灌装厂、威士忌研发、品鉴,以及世界烈酒文化艺术展示中心、单桶定制及会员俱乐部、会议中心、商业美食小镇、顶级精品酒店群等设施为一体的工业、旅游融合项目。

据悉,高桥威士忌项目全部建成后将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500个;产品投放市场并实现稳定销售后每年将为当地带来近10亿元的税收;同时,还将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当地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

按照计划,在2026年高桥威士忌一期项目将正式投产,按照威士忌需要在橡木桶存储三年的要求,最早2029年可以喝到郎酒旗下的国产威士忌。

在蔡学飞看来,郎酒的品牌信誉、区域优势与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并且拥有酒庄运营的丰富经验,而威士忌又是最近几年持续增长的新兴品类,郎酒发力威士忌,不仅可以完善产品结构,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还在酱香、兼香之外有效补充渠道利润,获得新的业绩增长点,并且整体上可以实现郎酒营收结构的多元化,增强在目前不确定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高桥威士忌庄园是郎酒建设的第三座酒庄。汪俊林介绍,郎酒集团已经拥有赤水河左岸的郎酒庄园,年产酱酒已达7万吨,储酒达22万吨。预计2030年高端酱酒年产能达10万吨,储酒达50万吨;在泸州产区的浓酱兼香基地年产酒约10万吨,储酒已达35万吨,预计在2025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亿元,郎酒龙马酒庄预计在2026年投入使用。由此,郎酒旗下的酒庄将实现三足鼎立。

“随着消费者时代的到来,以体验式营销为内容的创新成为行业趋势。”蔡学飞表示,郎酒布局三大庄园,可以看作是对于自身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给予消费者价值打造了高价值场景,从而在产品使用之外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情绪价值,赋能市场与渠道,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与产品的竞争力,庄园模式是郎酒差异化营销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郎酒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

国产威士忌发展掣肘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保乐力加展出了其在中国酒厂——叠川麦芽威士忌酒厂生产出的叠川威士忌,这也是首个由国际烈酒和葡萄酒集团在中国酿造的纯麦芽威士忌。这一产品在去年12月于中国上市。据保乐力加中国首席执行官郭斌臣向外界透露,上市至今数月,市场反馈较为理想。

实际上,国际烈酒巨头纷纷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渗透,以威士忌作为代表,烈酒巨头帝亚吉欧2021年就在云南省洱源县投建威士忌酒厂。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进口威士忌约2105万升,进口金额16.64亿元,2021年这两个数据迅速增长到3026万升、30亿元。到2023年进口威士忌金额已经超过41亿元。

基于此,国内酒企业提前布局威士忌。记者注意到,此前劲酒在西藏拉萨已经开始建设威士忌酒厂;青青稞酒在青海省互助县的总部基地也早已酿造威士忌;2019年,洋河股份和帝亚吉欧合作推出中式威士忌,名为中士忌;2019年,江小白和高瓴资本收购苏格兰威士忌品牌罗曼湖;去年10月,青岛啤酒五厂100万千升精酿啤酒生产基地开建,其中就包括2500吨威士忌项目。

蔡学飞认为,国内酒企进军威士忌,与白酒、啤酒和威士忌的消费人群与渠道存在一定重叠,拥有推广成本较低、目标客群比较精准等优势有关。威士忌与现有酒企分销渠道与消费群体有一定的重叠性,产品需求存在互补性,并且满足了消费者自饮、朋聚等差异性需求,可以开拓新的销售增量市场,拓展消费场景,培育新消费群体的饮酒习惯,从而提供新的增量市场。

但是国内威士忌酒厂目前多为新建,从原料、设备及专业人才培训方面都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首份威士忌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中国威士忌产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当前国产威士忌专业从业人员缺口较大。《报告》指出,国内专门从事威士忌生产的技术人员仅100人左右,专业酿酒师约70人,专业品酒师约50人。

此外,《报告》还指出我国威士忌陈年用橡木桶及桶陈情况方面的限制。目前国内橡木桶保有量约20万—25万个,且大部分集中在一两个头部企业,其他企业平均约有1000个左右。现有桶陈总量约5万—5.5万千升,但受产业起步较晚制约,桶陈酒液基本以低年份为主,桶陈2年以内的酒液约4.5万千升左右,桶陈5年以上酒液占比较小,几乎均为一些实验性酒液。

国产威士忌仍需破题

保乐力加的郭斌臣公开表示:“中国消费者始终在寻找威士忌的新品类和新体验,我们也看到威士忌品类在过去已经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并相信威士忌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将是我们发展威士忌的核心市场之一。”

但是在蔡学飞看来,以干邑为代表的威士忌整体上属于小众市场,整体市场规模大约在50亿元,并且大多数是以年轻消费为主,以酒吧、五星酒店、西餐厅为主要消费场景。

“威士忌依然面临着社交性不足、品类文化比较狭窄、品质口感风味推广不足、在商务与礼品市场比较薄弱,这些都限制了威士忌的发展。”蔡学飞表示,综合来看,国产威士忌在文化、品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短板,很长时间可能也只能是产品补充,属于小众市场,不可能支撑企业的大规模业绩增长,但是对于天佑德等一些特色区域品牌,确实也有着积极的破局与占位价值。

就此,蔡学飞认为,国产威士忌想要发展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由小众走向大众,从原先的精英消费进入主流人群,从年轻潮流消费进入品质大众消费;二是从夜晚走向白天,从夜场经济进入中式餐桌、宴席与礼品市场,拓展消费人群;三是要从国外走向国内,立足中国消费者口感开发符合中国人的威士忌产品,并且在工艺标准上完成本地化改造。

(编辑:于海霞 审核:厉林 校对:颜京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威士忌 郎酒 庄园 酒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