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春光赶农时

来源:青海日报

德令哈市蓄集乡浩特茶汉村,一辆辆大马力精量播种机穿梭于田间地头,一派繁忙。记者 苏烽 摄德令哈市蓄集乡浩特茶汉村,一辆辆大马力精量播种机穿梭于田间地头,一派繁忙。记者 苏烽 摄

农业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入春以来,随着气温不断转暖,青海各地陆续进入春耕时节,全省农业经济也随着耕种的繁忙进入新的活力期。

据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8%,创近年新高,实现首季“开门红”。

“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种植业稳中有增,畜牧业生产经营总体趋稳,乡村产业融合走势持续向好。总体来讲,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呈现稳、高、快的特点。”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从农业“首季报”看青海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稳是韧劲,高是质量,快是活力。我省农业要实现从首季“开门红”到全年“满堂红”,就要紧紧扭住稳的关键点,找准进的突破口,在稳中求进,在高和快中求固。

稳在何处

——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稳定

近日,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春耕全面铺开,各乡镇村社田间地头,有清理农田残膜、拉运化肥的,有播撒种子、检修调试农机的,还有推着旋耕机忙着翻地的……农民群众通过对有关农业政策、优良品种、种植技术和市场供求等信息的咨询,一改过去“种下再说”为“看准再种”,进行科学耕种,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时令催人耕种忙,不误田间一季春。同样的科学耕种还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蓄集乡浩特茶汗村的万亩土地上。

经过三年改良,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以流转租赁方式承包的1.8万亩(1200公顷)土地通过一系列措施,从万亩盐碱荒滩变成了种植良田。“去年我们的青稞种植基地试种的青稞以及燕麦有了不错的收成,终于克服了盐碱地,现已完成每年各阶段作业工序、农资物料投入、渠道修复、设备改造、作物种植等土壤改良基础性工作,计划今年青稞种植面积为266公顷,燕麦种植面积为800公顷,将以‘企业+农户’的种植方式,在确保青稞品质的同时,为当地农牧民开辟一条致富之路。”天佑德青稞酒公司相关负责人孔祥国说。

耕地是一寸不可逾越、侵占的红色底线,粮食是基本盘,稳住粮食生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是保住民生命脉。今年,全省提前部署粮油菜种植任务,层层分解下达至各市州,一级一级抓落实,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面积不减少、产量不降低。

“降水充足、气温回暖较快、土壤墒情适宜,天气利好也是春耕顺利进行的一大重要因素。”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负责人刘得国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完成春耕面积343.32万亩(22.89万公顷),超过播种计划的4成。冬小麦返青较好,一二类苗占85%以上,长势好于上年,春耕进度加快。

另一方面,西宁市、海东市新建和提升改造的一大批温棚不断投入生产,设施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省蔬菜面积、产量双增长,蔬菜种植面积6.9万亩(0.46万公顷),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3万吨,同比均增长0.4%。

纵观全省一季度粮食种植数据,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农户种粮意愿增强,种植结构呈现“粮稳、油扩、菜增”趋势。

快从何来

——全省主要牲畜出栏均保持增长

伴随着春天的到来,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草原上牛羊成群、生机勃勃,畜牧业迎来又一年的新发展。

“去年出栏的牛羊已经销售得差不多了,年前市场销量最高的一天,销售额达到10多万元。”祁连亿达畜产肉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军东告诉记者,这两天,他正忙着改扩建车间规模和清理、消毒等工作,等待新一轮牛羊屠宰季的到来。

另一边,在距离祁连亿达公司七十多公里的祁连县峨堡镇黄草沟村爱牧家庭牧场里,新生的羔羊成了这里新一年的增收希望。自2021年通过两年三胎技术高效繁殖4500只羔羊后,爱牧家庭牧场扭转了原来藏羊繁殖率低、畜群周转慢、疾病防治知识欠缺等困难造成的连年亏损,蜕变成如今的“养殖经营能手”,村民们也通过家庭牧场扩大了收入渠道。“今年准备进一步扩大牧场规模,向多元化全产业链模式转变。”牧场负责人李积全说。

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青海的畜牧业一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去冬今春以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强化预警机制、指导服务,持续开展防灾保畜、接羔育幼、鼓励出栏、加大饲草料储备和补饲等工作,为保证牛羊稳产夯实基础。

从首季度农业“战报”来看,在政府补贴、牛羊出栏奖励等政策带动下,加之春节消费市场带动和饲料成本投入下降,一季度,生猪出栏同比增长6.1%、牛出栏增长5.4%、羊出栏增长8.4%、禽出栏增长14.2%,全省主要牲畜出栏均保持增长。与此同时,牛羊繁活量和牛奶、禽蛋产量均实现增长,畜牧业因此成为拉动第一季度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这主要得益于我省不断优化养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特色养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负责人邓生栋介绍,今年全省进一步推广牦牛提纯复壮、藏羊本品种选育和高效养殖技术,一批标准化千头牦牛、千只藏羊养殖基地投入生产,并实施草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生产经营持续趋稳,畜牧业转型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高在何地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海东市乐都区中岭乡草场村监测户焦士兄的生活逐步稳定。村里的全昌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青海省就业帮扶车间,吸引村里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在家门口务工,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帮扶车间缺乏劳动力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在家门口挣钱,对于我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了。”焦士兄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如何持续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我省着重在突出产业和就业上下力气。

一季度以来,全省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统筹用好发展产业带动、以工代赈吸纳、能人创业辐射、省外协作输出、帮扶车间安置、公益性岗位兜底等方式促进就业,全省已有14.9万脱贫人口实现就业。并按照“巩固、升级、盘活、调整”的要求,对现有帮扶产业项目进行分类处置,实现提质发展。

把乡村产业做好做强,乡村振兴才能“底气”十足。除了瞄准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更能为全省农牧民带来增收“红利”。今年一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3元,增长7.0%,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数据背后,是我省持续抓好4个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32个省级以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8个产业强镇建设,启动创建推进枸杞产业集群、湟中设施蔬菜和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园等特色产业的积极践行;是为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做强拉面、青绣品牌,加快发展家政服务业,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培育订单经济、建设冷链仓储、发展电子商务的硬举措。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一季度,我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力推动产业全链发展,和美乡村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农文旅体融合、推动乡村休闲旅游持续升温,打好乡村全面振兴主动仗,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为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记者 王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青海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