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打击伪科技坑农害农刻不容缓

记者观察:打击伪科技坑农害农刻不容缓
2024年04月28日 11:19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 【记者 韩业清】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期,一些商家在农村地区推广量子赋能技术,称可为农作物种子赋能。农作物种子经过所谓的量子赋能之后,不仅长得快、长势好,连口感味道都会有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该技术还能增强农作物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

中国科学院专家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明确表示,量子设备的应用环境苛刻、造价昂贵,且量子效应保持的时间极短,在农业种子或者日常用品上使用量子技术,是无法达成的。至少在目前,“量子”无法量产,还没有进入民用实用阶段。“量子赋能种子”是实打实的骗局。

当下正值春耕农忙之际,如果不及时出手处理相关骗局,不仅会侵犯农民利益,还将影响农业生产。对此,涉事地河南省叶县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有关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理。

从量子水,到量子油条,再到量子波动。近些年来,“万物皆可量子化”被骗子玩得出神入化。而“一眼假”的骗术为何能在农村被推广?一方面,量子技术存在着极高的专业壁垒和技术门槛,一般农民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无法判断“量子赋能”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不法商家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用虚假宣传、夸大其词等手段来误导农民。

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同时也是管理的薄弱地带。“量子赋能”这样的骗局之所以能够在农村冒头,就是因为不法商家瞅准了这里的空子。城里人可能对这类骗局不以为意,但对于整日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来说,在不法商家“销售技巧”的忽悠下,极易上当成为受骗者。

由于农民维权的意识和维权的能力均有限,面对不法商家精心包装的骗术,往往束手无策,被骗后只能自认倒霉。坑农害农,于法不容。对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进一步完善投诉渠道,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不法商家打着量子技术的幌子坑农害农,必须依法严惩。但如此明显的骗局竟然在不少农村地区“一路绿灯”,这暴露出了相关各方工作的不足。接下来,不管是加大科普力度,增强农户的警惕意识,还是监管部门主动出击,完善常态治理机制,都还任重而道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