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并行叫“(上並下足)(上足下並)”

手足并行叫“(上並下足)(上足下並)”
2024年04月28日 15:11 新民晚报

◆叶世荪

电视剧《繁花》引发了人们重温上海话热潮之后,在众多沪语爱好者发布各式抖音、视频号中,偶然也看到过“(上並下足)(上足下並)”两字,这是件可喜的事情。语言的保存流传除了口口相传,文字记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並下足)(上足下並)”两字虽说在《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中还有保留,但肯定已经退出了现代通用汉语的范畴,只是在上海话等方言中还能听到,钩沉、重温似有必要。

“(上並下足)(上足下並)”上海话读若“办摊”,《康熙字典》释为“不能行”,《沪谚》释为“足不能行”,《汉语大词典》释为“爬行”;总之是说脚不能正常行走而只能爬着行进的意思。清代顾张思《土风录》:“今俗呼手足并行者曰(上並下足)(上足下並)”,“手足并行”就是爬;毛奇龄《越语肯綮录》:“俗以匍匐为‘(上並下足)’,以不能行者为‘(上並下足)(上足下並)’;(上並下足),他衔切,所谓(上並下足)(上足下並)勿动’是也”。

方块汉字有其独特的艺术表象,如同“又双叒叕、龍龖龘”等曾一度在网络炸裂一样,和“上下、旮旯”等有得一比的“(上並下足)(上足下並)”也是汉字特别而神奇的存在。就字形而言,组字构件“並、足”上下交替搭配,看似非常工整的叠韵联绵词,但其中的“(上並下足)”字却是可以单独使用的;它甚至还有一个异体字:“踫”。《广韵》《集韵》《类篇》等古书将“(上並下足)”释为“步涉水、步渡水”,就是在水中徒步;至今老上海人,还把暴雨过后在街道上趟水走路称作“(上並下足)大水”。“爬行”当是后起的词义,譬如:明代冯梦龙《山歌》:“自家癞虼巴(上並下足)进子天枰”;《新平妖传》:“只见个白头老婆婆,腰驼背曲半(上並下足)半走的摸将出来”;范寅《越谚》:“(上並下足),龟鳖虫豸之行”。上海人说:“小囡勒床浪(上並下足)来(上並下足)去”,都是“爬”的意思。顺便说一句,上海话里用“爬”字是读不回“(上並下足)”的,有篇文章《涨大水和爬大水》,就曾看蒙很多人。

词义渐变的同时,是标准词形的式微;譬如清代翟灏编的《通俗篇》写作“槃扌炭”;清代以后一些戏曲剧本和民歌集子也用“爿、扌爿、媻、蹒”等代替“(上並下足)”字,《吴歌乙集》:“石头缝里爿出一条老白脚”。这也是该词退出主流语言环境的佐证。

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历代上海话使用者、记录者、研究者,还是尽可能忠实地保留下该词原有的样子。《清代末期的上海话》:“歇之一歇我(上並下足)过岭,走到一块幽静个地方”;1920年陈伯熙的《上海轶事大观》和1922年胡祖德的《沪谚》都有记录:“足不能行曰(上並下足)(上足下並),音爿炭”;1983年袁家骅编的《汉语方言概要》:“谚云:雨落勿(上並下足)高墩,穷人勿攀高亲”;1985年许宝华等编辑的《上海方言的熟语》:“(上並下足)(上足下並)勿动:扒在地上爬不动”。之后的《上海方言词典》《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话大词典》等工具书中,也都有相关记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