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文化的流行与争议

抽象文化的流行与争议
2024年04月29日 08:07 镇江日报

吴韵晗

最近,“成都迪士尼”火了。一位被《中国新说唱》海选淘汰的说唱歌手诺米,制作了一首歌曲,公开diss(批判)淘汰他的导师。其中一句“我要diss你”的歌词,其反复重复的“迪士尼”谐音,配合成都小区中的健身器材画面,显得滑稽又洗脑,一时间掀起一股打卡热潮。该小区的健身器材甚至被地图软件标记为“成都迪士尼”,还成立了党群服务中心。

“成都迪士尼”的流行正是一种抽象文化风靡的表现。抽象文化如今已经成为互联网社区中的一种趋势,缺乏文化内涵根基的事件、内容被解构重塑后,形成反逻辑、反严肃、反常规、反主流的新文化内容,并带动网络“热梗”的发展和传播。这种抽象文化本身偏向低俗和廉价,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成为互联网“居民”的情绪出口,但也是对文化和语言体系的严重侵蚀和消解。

伴随互联网兴起的抽象文化正侵入我们的生活。抽象文化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15年左右,直播平台的发展壮大使得许多游戏、动漫等非主流亚文化的簇拥者涌入公众的视线。随后几年,以抖音、快手等平台为首的碎片化信息时代席卷全国,流量为王的平台中,这类抽象文化更是由于其简单易传播的特质,逐渐成为“主流”内容。近几年的互联网中,这类抽象文化也开始侵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蔡徐坤的“只因你太美”、“猕hotel”等郭语、完颜慧德的“闺蜜敌蜜”等内容,都不只在互联网上流行,更是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头语。

可发散、好创造的抽象文化已成为Z世代的解压途径。作为抽象文化中传递思想的重要文字片段,“梗”集中了当代互联网上的许多笑点,本就具备易学习和传播的性质,而它也的确在年轻人中迅速传播、更新、以及再创作。同时,抽象的“梗”能用娱乐化的方式情绪传递出来而不“冒犯”,更何况它有着很大的可再创扩展的空间,能够允许使用者融合自己的思维想法,进行信息的传递。这对不少存有“离经叛道”思维的Z世代来说,正是一种自嘲和发泄情绪的合理方式,也是抽象文化在网络持续风靡的根本原因。

低俗化、少内涵的抽象文化正侵蚀严肃文化。当这样缺少文化根基、几乎无语言意义的抽象文化入侵我们的生活,成为大家日常的语言内容,它也在潜移默化地消解我们的语言体系。正如《穷叉叉》《I'm OK》《大碗宽面》等等因抽象文化而起的音乐,它们在网络上流行的同时也在更大而正规的舞台上反复出现,这类以流量为生的内容挤占了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生存空间,让“劣币驱逐良币”;被泛滥使用的各种抽象词汇、拼音缩写,也在扩展语言库的同时,让很多词汇失去了更深层的内涵。这无疑对我们的文化发展是一种倒退式的伤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