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尖兵!松江这位民警全力守护市民“钱袋子”

反诈尖兵!松江这位民警全力守护市民“钱袋子”
2024年04月30日 13:00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在反诈民警的职业生涯中,有一句绕不开的话,也是对于他们职业特性最好的诠释——“反诈永远在路上”。

“在路上”,既是一种隐喻,彰显时刻准备、永不停歇的精神;更是一种对于字面意思最切实的反映,因为长时间的出差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工作中不可剥离的部分。

松江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反诈专班中队长周骥达就是这样一位“永远在路上”的反诈民警。根据一份2023年的数据统计,专班在外省抓获嫌疑人占比达到70%。而仅以2022年为例,周骥达全队累计出差177人次,总天数达1200多天,出差天数超30天的占比达79.3%,出差天数最长的是119天。

在当年的出差过程中,他先后组织12次涉诈团伙和“两卡”人员集中收网行动,捣毁涉诈团伙52个。全年累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300余人,为老百姓线下追赃挽损近千万元。

不同于缉毒特警等警种,反诈民警的工作中很少有兵刃相见、惊心动魄的时刻,但在非接触式犯罪的战场上,他们凭借一滴滴汗水、一次次守候、一趟趟抓捕、一个个不眠夜,不断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维护着一方平安。

所谓的非接触类案件,核心概念就是看不见、摸不着。和传统的偷抢、伤害案件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后者的嫌疑人都在本区域内或本市犯案。而在周骥达接触的诈骗领域的嫌疑人几乎都在外省或者境外,这构成了他们办案最大的难点和痛点。

在处理这类案件时,研判周期往往会被拉得很长。“国内目前的诈骗手法,总结下来就是跨区域网络化,手法上面则是搞基础对抗。”周骥达解释,“基础对抗就是用他人的手机号充当引流工具,进行物理隔离,使得侦查过程变得相当复杂,整个研判周期也会很长。”

这是一个极度考验民警耐心和信心的过程,在这个特殊的领域里,时间流逝的方式并不以“天”和“周”来感知,甚至也不是“月”,往往要被拉长至“年”。

而破局的征兆,通常只是一根很小的线头。去年,周骥达和他的队员们“打”了一个案子。行业里的人会习惯性用“打”,而不是“办”或者“破”。“这是境外回流的一个团伙,明确的嫌疑人有70多个。”周骥达回忆,“这是2021年的案子,我们跟了两年。开始只是4个人的一个‘线头’,他们可能挣到钱了,所以在2023年春节回来了。当时我们出动了十几个人,把他们抓回来。慢慢地,我们才明确了一整个团伙的框架。”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深知,信息研判始终是案件侦破的生命线。今年在队内,他成立了综合研判攻坚探组,并制定了“重特大案件研判指引”、“涉诈团伙研判打击指引”等机制,一方面探索团伙的研判和打击机制,一方面不断研究新型非接触类案件犯罪规律,确保精准研判,精准打击,高效审理。

虽然反诈民警的工作更接近于润物细无声,但周骥达说,他们也有自己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去年年底,分局调集315名警力,由他们牵头兵发沈阳,在当地警方支持配合下,抓回215名犯罪嫌疑人。“今年2月达到起诉标准的有180人。”他说,“其实对我们而言,这些人能被抓到并起诉,就很值得欣慰。”

他回忆,在这次行动前,自己的团队曾经进行过思想斗争。究竟要不要打?或者更确切地说,要不要这个时间打?

“我们在12月把犯罪嫌疑人带回来,2月就要过年了,中间会有30天的审理消化过程。过程中,他们需要把证据材料再固定,然后移送给检察院,再加上现在的犯罪手法多变,大家到底有没有信心去打?我们坐下来商量,其实有人当时心里是打了退堂鼓的。”周骥达说,但是大家商量多时,最终决定还是要打。“在分局领导支持下,我们最终调派了315名警力。当时,去沈阳的机票都被我们买空了。”

虽然前期经历一番波折,但当周骥达登上前往沈阳的航班时,他意识到一切其实才刚开始。“当地的配合程度很关键,需要反复沟通协调,所有人的衣食住行也都要安排妥当。大家都在想办法、做方案,细化每一个环节。”周骥达感慨,这也是自己最累的一次出差。

周骥达出生于1990年,2014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以来,始终深耕在反诈第一线。在他的印象里,近年来传统案件发生率已经越来越低,与之成反比的,则是非接触的案件的发案率越来越高。

周骥达自觉这两年宣传力度尤其大,反诈中心的建设也如火如荼,“以前我们叫反诈反侵团队,人数不多。现在我们整个反诈团队有40多个人,其中有接近一半的人员参与防范劝阻方面的工作。”

松江公安民警们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反诈宣传,“我们想达到的目的就是入脑入心,让居民们形成条件反射,比如提到给陌生人转账就自动联想到诈骗。”周骥达说。

去年,周骥达参与开发了“云间反诈”小程序,“我们把诈骗案例收集起来,当用户输入关键词后,就会显示相关信息和宣传海报。”他说,设计初衷除了宣传和防范外,也想给一线工作人员学习。“现在有的街镇成立了反诈中心,他们可能没有掌握那么多的案件,所以我们把反诈素材做成了资源库,对于老百姓来说也通俗易懂。”

周骥达认为,反诈的关键还是在于民众自身的防范意识,“诈骗分子会采用不同的心理战术去接近你,市民对待陌生人要谨慎,具有防范意识才是最根本的。”周骥达举例,“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却又是诈骗环节里最根本的。”

文字:陈菲茜 新闻晨报记者 丁梦婕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周正豪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