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龙场地戏”的困顿与生机

省级非遗“龙场地戏”的困顿与生机
2024年05月03日 18:06 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王超)在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猫营镇龙场村,74岁的李大学与25岁的胡成,一老一少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场地戏”的“台柱子”,然而胡成却是“龙场地戏”传承中唯一的年轻人,“龙场地戏”的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局。

  “龙场地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主要表演《薛仁贵东征》和《薛丁山征西》两部戏。传统演出在每年正月和七月。“龙场地戏”的腔调为江西弋阳民调,唱词字多音少,唱腔高亢奔放,众合有序。舞步招式丰富多样,打斗场面雄浑粗犷,古朴刚健。八十年代,“龙场地戏”曾吸引不少海内外友人前来观看。1992年台湾著名学者王秋桂主持的“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计划”,曾来到紫云龙场村实地调研“龙场地戏”。2019年4月“龙场地戏”成功申报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场地戏”表演“龙场地戏”表演

  “龙场地戏”作为安顺地戏的一种衍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研究民俗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要依据。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因龙场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演戏的人越来越少,“龙场地戏”曾一度停演了20年。

  2012年,龙场村村民李大学作为“龙场地戏”的第十八代传人,在县政府的动员下,与村民胡明聪、陈德进一起,张罗组织复演,让停演了20年的“龙场地戏”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龙场村地戏陈列馆的墙上,整齐地展示着一排排地戏面具,地戏表演者称其为“脸子”,是地戏的重要道具,演出时戴于头上,扮演不同角色。“这些脸子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征东’、‘征西’两部戏原本有200多只脸子,传到现在只剩60只了。”李大学的口气中带着遗憾。

龙场村地戏陈列馆陈列的面具龙场村地戏陈列馆陈列的面具

  李大学告诉记者,地戏队也自费请人制作了一些面具,但想要把当年的面具都补齐,资金上很难。“没有面具,书上(戏本子)的好多戏都没法演”李大学说。

  目前,一个普通地戏面具的市价在300元左右,制作好些的要700至800元,精品面具甚至要上千元。补齐200只面具对于龙场地戏队这样一个由农民自建的演出团队来说,是一笔难以负担的支出。

  不光面具变少,学习地戏、参演地戏的人也在减少。胡成是当年“龙场地戏”复演组织者胡明聪的孙子,是龙场地戏队里年纪最小的地戏演员,自小受爷爷表演的熏陶,耳濡目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一岁学艺,如今文戏武戏俱佳,是“龙场地戏”的“台柱子”,多次参加安顺地戏比赛荣获嘉奖。

演出中的胡成演出中的胡成

  胡成学习地戏皆因家学渊源,将其当做了爱好。为了置办行头,胡成已自掏三万余元。他坦言周围的年轻人,喜欢看地戏、聊地戏的寥寥无几,愿意学地戏、演地戏的更是凤毛麟角。

  李大学向记者解释:“龙场地戏队人多时也有二三十人,也有年轻人来学,但演地戏没有什么收入,许多人渐渐就离开了,现在地戏队一共就剩十来个人。”

  “有时间都去做工去了,谁还来学嘛,有次请我们去贵阳演出,给了800块的补助,结果我们租车就花了1000块,地戏队还倒贴200块钱”一个地戏队的队员说。

  在一年之中,龙场地戏队除了正月祭祖、七月祈丰收时,是作为民俗传统,要在村里表演。其余受邀参演的大小演出约在二十场左右,但这些演出基本只有交通食宿补助,很少有额外报酬,收入菲薄。

  “跳地戏不是稳定职业,学习周期长,经济收入少,现在还在跳的都是真心喜欢地戏,龙场地队后继乏人,传承是个难事”李大学说。

  为此,李大学给胡成下了任务:找到十个年轻人来学地戏。胡成面露难色,显得有些无奈,表示能找到一两个愿意接触地戏就不错了。他也曾尝试找一些朋友来学,但都以失败告终。“电影、电视、游戏、短视频,现在年轻人能接触到的娱乐项目太多了,根本找不到静下心来学戏的人”胡成说。

“龙场地戏”流传下来的戏本“龙场地戏”流传下来的戏本

  经费缺乏、传承人后备力量不足是“龙场地戏”也是整个安顺地戏普遍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因为经济原因,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乡的农业人口大多超过50岁,缺少传承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随着地戏老艺人年纪增大,精力下降,在缺少青年一代传承人的背景下,地戏中有许多较难出演的剧本和具有挑战性的唱腔已经开始面临失传。

  安顺学院社会学教授、贵州省屯堡研究会会长吴羽介绍,安顺地戏是屯堡文化一个重要载体,目前安顺地戏表演者老龄化普遍,地戏表演缺少固定经费支撑,很多地方的地戏已出现了“跳不起”的现象。对此,吴羽建议各地政府对地戏传承给予必要的扶持,包括经费支持,推动文旅结合帮助地戏进景区,持续做好非遗文化进校园等。同时,他也建议各地的地戏队要积极参与各类展演、比赛,在获得社会认同的同时,提升地戏队员的积极性。地戏队还应该主动邀请一些乡村贤能人才加入,帮助地戏进行合理的编排、包装,让地戏队能获得商演资格,激发活力。

  “龙场地戏”传承的脱困与突围是李大学与胡成今后将长期面临的课题。而眼下“龙场地戏”却也在另一块土壤上展现出了新生的姿态。

猫营镇第一小学地戏社团的学生们猫营镇第一小学地戏社团的学生们

  在距龙场村10公里的猫营镇第一小学。每周四下午都有十多名小学生,穿戴上地戏戏服,在操场上演练地戏,而他们的地戏老师正是李大学与胡成。

  自2022年起,作为落实“双减”工作的具体措施,猫营镇第一小学组织了地戏社团,选拔有兴趣的学生加入,邀请李大学与胡成义务为学生上课,每周两节。

  罗嘉乐是猫营一小六年级的学生,在观看了学校邀请来的地戏演出后,对地戏产生了兴趣。“我想了解他们唱的是什么,这些角色都是什么人、有什么故事?”罗嘉乐说。

胡成教学生地戏动作胡成教学生地戏动作

  猫营镇第一小学校长李光勇告诉记者,为了更好传承地戏,丰富校园社团活动,学校开展了地戏进校园活动。通过对地戏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读书兴趣,让学生汲取历史人物的精神,转化成为自己的学习动力。

  在猫营一小,有学生因为学习地戏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隋唐史、三国史。还有学生因为长期参加地戏表演,从最初的性格腼腆不爱说话,变得自信开朗,主动挑选角色,唱戏表演。地戏社团的活动获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支持。

胡成教学生地戏动作胡成教学生地戏动作

  吴羽表示,非遗文化进校园是文脉传承的重要一环,可以让学生认知、认同地方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有机会让学生在未来加入到文化推广,甚至是非遗传承中来。

  在采访过程中,不断有地戏社团的学生围着胡成,询问地戏表演的唱词、动作,胡成一一认真讲解。胡成告诉记者,来学校教地戏,不提报酬,只提传承,希望将校园作为地戏传承的土壤,在学生心里种下种子,把非遗文化传下去。

一审:张小维

二审:陈泽赟

三审:谭 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