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挂面”显真容 承载古时医者仁心的天回医简如何被修复?

“黑色的挂面”显真容 承载古时医者仁心的天回医简如何被修复?
2024年05月05日 23:23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5月5日晚,CCTV-1播出的《简牍探中华》聚焦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出土的天回医简,将关于这些医学竹简的故事,以实景戏剧的方式进行演绎。展现了医者之仁德、严谨的故事,讲述了竹简出土背后的深意。

剧照(图据节目组)

那么,这一批竹简目前情况如何?封面新闻记者从参与天回医简修复工作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修复师陈俊橙处获悉,天回医简已修复竹简116根,剩下竹简的修复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中。

部分天回医简(图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水中浸泡两千余年

“黑色的挂面”整理修复后显真容

天回医简出土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的三号墓。出土时,所有的竹简都堆叠在一起,像是“煮坨了的挂面一样”,状态非常糟糕。当时,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将竹简整体提取后,打包回到了实验室进行处理。

天回医简出土(图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在实验室中,竹简将经历清洗、文字提取、脱水、修复等步骤,最终完成修复和整理的工作。目前,总共930支竹简都已经完成了文字提取的工作,共计2万余汉字。经过十年的整理与研究,《天回医简》一书已经于2023年正式出版。

陈俊橙介绍,虽然在水中浸泡了两千多年的时间,但是因为墨已经渗入到竹简中,即便肉眼无法从这些“黑色的挂面”上看到字迹,红外扫描仪器也能够准确地捕捉到这些字迹。同理,与天回医简一同出土的经穴漆人,其模型上的经络与穴点,则是使用红外相机捕捉到的。

在文字提取的同时,脱水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着:让这些“黑色的挂面”底色变浅,显露出字迹来,同时便于长期保存和展示工作。目前,常用的两种脱水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常使用在漆木器上的复合乙二醛法,另一种就是主要使用在竹简上的高级醇脱水法。而天回医简采用的就是第二种脱水法。陈俊橙介绍,在天回医简修复的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就是这一步。“饱水状态下的竹简难以保存。而从饱水到脱水这个步骤中,竹简会收缩变形,上面的字样便会模糊不清。天回医简修复工作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控制其收缩率。”所以,这也是文字提取工作必须要在脱水之前进行的原因。

而在脱水之后,就是干燥修复的步骤。遇到残断的竹简,便可以在这一步上将其拼对、粘好。

天回医简清理中(图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难得的学习机会

三星堆、城坝遗址等持续考古同样适用

有机质的保存需要理想的条件,湿度、酸碱度等因素缺一不可。而基于四川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例如竹简、木牍等有机质很难保存。而天回医简的出现,无疑是一次极为幸运的机会。陈俊橙说,正是因为天回医简的发现,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者们,带来了一次极为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收获了诸多具有实用性的经验。

“漆木器的修复方面能够运用竹简修复中的部分方法,并不完全一样。”陈俊橙介绍,例如竹简的清洗方式是蘸洗,可适用于有彩绘的器物;竹简的矫形方法也可适用于单独的漆皮或较薄的平面器物;等距捆绑、活结固定等竹简的固定方式,也可适用于其他漆木器;竹简的脱色技术对于变色严重的漆木器同样适用。

在天回医简的发掘和清理工作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开始将多方面的经验用于商业街遗址出土的漆木器修复工作中,以及老官山汉墓附近的大湾村汉墓的器物提取与修复工作中。而天回医简所用到的红外扫描提取文字信息的方式,后续还应用到了城坝遗址、字库街遗址等出土的竹简、木牍的信息提取上。

在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所负责的三星堆遗址五号祭祀坑象牙残片提取工作中,同样使用了改良过的竹简提取方法。在未来,天回医简所带来的珍贵经验,将持续在四川的考古工作中发挥作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考古 文物 成都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