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周更强:银行业动产和权利融资的实践及成效

《中国金融》|周更强:银行业动产和权利融资的实践及成效
2024年04月28日 14:22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

导读:我国动产和权利融资市场逐渐繁荣,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融资品种持续丰富、产品服务创新涌现、风控手段不断改进

作者|周更强「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4年第8期

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持实体经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要求“银行业协会要主动作为,组织开展行业经验交流,引导银行机构不断提升动产和权利融资服务水平”。银行业协会高度重视推动动产和融资业务健康发展,邀请行业专家和银行机构代表分享经验与实践,开展银行业动产和权利融资实践专题研究,摸清行业现状,汇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动产和权利融资高质量发展。

动产和权利融资市场蓬勃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动产和权利融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融资品种持续丰富、产品服务创新涌现、风控手段不断改进的良好态势。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银行机构积极拓展机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融资业务,大力推广存货、仓单、提单质押融资等融资模式,推动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对62家银行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2023年6月末,相关机构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授信客户数由14.14万户增至19.22万户,增幅达35.96%;授信余额由5.07万亿元增至5.61万亿元,增幅为10.76%。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自2007年《物权法》实施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按照动产类型、分部门管理、分地区登记的担保物权分类登记和公示体系。2021年,人民银行升级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一步提高登记和查询效率,有效解决担保交易信息分散、不透明、易产生权利冲突等问题,提升了相关主体参与动产和权利担保的积极性。

融资品种持续丰富。在动产融资发展过程中,银行可接受的抵质押物从应收账款起步,逐渐向机器设备、存货、仓单、知识产权、收费权、经营权及有价证券等方面拓展,甚至囊括家电、医药、白酒、粮棉油、茶叶药材等物品。近两年来,抵质押物范围又进一步拓展至活体生物、农业生产设备、土地经营收益权、碳排放配额、环保监测数据等有形和无形资产。例如,青海、云南、西藏、贵州等地银行结合当地经济特色,以金叉石斛、海参、杨梅树、绿化苗、清水鱼、甲鱼等作物和水产品的经济价值为依托开展动产融资;山东、山西、福建、江西、黑龙江等地银行以土地承包收益权、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民宿经营收益权、林业收益权、宅基地“权票”、水域滩涂使用收益权等权益资产作为融资担保品,有效盘活各类“沉睡”资产;安徽、湖南、新疆等地银行以大棚、引水渠、涵管、输变电设备等农业生产设备作为抵押,加大新型农村金融供给;河南、江苏、广西、宁夏、湖北等地银行创新碳排放权、林业碳汇、用能权、排污权、水权、海产品养殖减碳量融资,有效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产品服务创新涌现。银行机构积极应用金融科技创新赋能动产融资业务,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探索新型信贷逻辑和服务模式,推动动产融资业务理念、机制、流程重塑,着力解决传统信贷中的难点和堵点,为企业“软信用”提供“硬融资”。例如,在知识产权金融领域,中国银行推出“知惠贷”普惠金融知识产权融资产品,开发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对企业知识产权的数量、类别、法律状态、管理水平、风险隐患开展全过程的动态调查和评价,丰富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画像,有效解决动产和权利抵质押业务中的“评估难”和“风控难”的问题。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建设银行推出“e信通”新型网络供应链产品,为核心企业上游多层级供应链批量提供全流程网上操作的保理服务,允许供应商对核心企业出具的付款承诺函进行持有、转让、分割、贴现融资,提高核心企业闲置授信使用效率。

风控手段不断改进。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银行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风控水平不断提升。银行机构积极运用物联网、区块链、GIS等新技术,开展存货等抵质押品的实时动态监测,显著提升动产和权利融资风险管理质效。农业银行创新推出“智惠农仓”“智惠粮库”等金融场景,为粮食企业提供粮食收购、库存管理等数字化服务和存货抵质押融资支持;建设智惠农业场景,利用卫星遥感、动物耳标等科技手段,协助对农作物长势和动物活体押品进行日常监测。工商银行充分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记账、交易可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等技术特点,结合历史合作信息、行业前景、行业地位、财务情况和经营状况等信息,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提供评级辅助判断、授信审批预测、融资用途监控、风险预警等全流程电子化功能,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难点。

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银行动产和权利融资取得了上述成绩,但从调研情况看,不论是在整体规模上还是在融资结构上,我国动产和权利融资市场仍然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和完善空间。动产和权利担保风险大、融资难,追根溯源,主要问题在于缺乏良好的制度设计和信用环境,法律制度不健全,配套机制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市场主体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

整体规模相对较小。银行业协会对62家代表性银行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2023年动产与权利融资授信余额总量尚不足6万亿元,占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过200万亿元)的比重仅为3%左右,动产和权利融资在盘活贷款资源、支撑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亟待加强。

融资结构不尽合理。调研显示,当前银行动产和权利融资仍然以应收账款融资为主,授信余额占比高达50%以上;知识产权、存货、仓单、预付款等资产利用率不高,相关抵质押融资余额占比均不足5%;矿权、林权、收费权、经营权等新型押品拓展缓慢,融资余额占比甚至不足1%。此外,同类押品项下也存在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例如,目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仍以专利和商标质押为主,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较为少见。

资产融资利用率较低。调研显示,在当前银行动产和权利融资实践中,抵质押率最高的资产依次为票据(抵质押率90%~100%)、保理(抵质押率70%~80%)、预付款(60%~70%),其他资产的平均抵质押率普遍低于60%,许多动产和权利资产的经济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法律体系尚不完善。随着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向纵深推进,各类创新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但在当前法律框架下,碳配额、数据知识产权等一些新型动产和权利是否可以质押仍不明确。相关法规未设立专章阐述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对抗以及优先顺位规则,导致担保权利优先顺位不明确。

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2020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明确了纳入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七类担保类型。目前,统一登记系统已接入全国著作权登记信息统一查询,在北京、重庆等六个城市进行了机动车、船舶、知识产权登记信息统一查询试点。尽管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取得显著进展,但如机动车、船舶、知识产权质押等特殊权利担保类型的登记仍分散在各个平台,办理登记手续繁琐且成本较高,其他未接入统一查询的担保类型对担保物信息查询的难度仍较大。

产品服务创新不足。新型抵质押产品服务供给不足,是制约银行拓展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仍以不动产担保融资为主,对动产担保融资的认识不充分,少数金融机构参与动产融资的积极性不足,动产担保融资业务开展滞后。此外,动产和权利融资金融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为滞后。调研发现,银行机构开展动产抵质押融资业务大多按传统线下模式进行,并且缺少政府与权威机构针对多方信息认证的整合平台,银行机构在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中难以快速全面掌握客户及其抵质押品的真实信息。

进一步促进动产和权利融资的建议

要完善法律制度体系。界定动产和权利质押范围,扩大动产登记领域,明确优先顺位规则,提升价值受偿保护力度,为动产和权利融资创造一个有法可依的良好环境,切实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动产交易平台,建设仓储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数字运营管理水平,解决交易流转难题,促进动产和权利交易的市场化、规范化,为动产和权利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建章立制。制定行业标准,完善动产融资管理流程,建立动产评估体系,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引导多方参与风险分担,提高政策性资金和保险资金支持力度,降低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风险。

加大金融创新。开发涉农、供应链、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动产和权利融资产品,拓展业务场景,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满足社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责任编辑 张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