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2024年04月19日 02:49 上海证券报

证券代码:300014 证券简称:亿纬锂能 公告编号:2024-043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040,763,73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消费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圆柱电池)、动力电池(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其电池系统)和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消费电池行业

消费电池主要服务于消费与工业领域,服务的市场包括智能表计、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物联网、智能穿戴、电动工具等,是支持万物互联的关键能源部件之一。

消费电池板块,传统消费领域需求总体稳中有增,新兴电子领域增量显著,细分市场潜力巨大,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拉动锂电池的需求快速增长。根据艾媒咨询预测,全球智能电表市场空间将从2022年的119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52亿美元,CAGR为6.3%。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汽车电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市场潜力大。智能穿戴市场方面,据Canalys预测,2024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的增长率将达到10%。AR/VR市场处于产品快速迭代发展期,AI产业的爆发及头部消费电子企业相继推出重量级AR/VR产品,将推动AR/VR设备向智慧生活场景加速渗透。另外,随着全球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和各国政府减碳政策的推动,海外两轮车电动化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带动出行市场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国内电动两轮车锂电化率低,随着锂电池上游材料价格合理化,将加快锂电化进程,带动锂电池需求增长。工具市场穿越行业去库存期,锂电池需求已稳步回升,随着欧美各国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日益提升,锂电替代空间广阔。清洁设备方面,随着人们对智能化家庭清洁需求的增加,2023年洗地机和全能基站型扫地机器人等大吸力、多合一的产品销量保持较快增长,带动市场对高功率、大容量锂电池的需求,市场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2)动力电池行业

动力电池服务于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工程动力等领域。当前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共同目标下,各国陆续推出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等一系列战略性支持政策,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趋势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广阔。根据GGII预测,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1,800万辆,全球汽车电动化渗透率将接近20%,预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150万辆(含出口),电动化渗透率有望超过3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100万辆,电动化渗透率有望突破40%。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高增长,表明全球电气化进程仍在加速推进,进一步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需求增长。GGII预测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820GWh,同比2023年增长20%。

(3)储能电池行业

世界各国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逐步增加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建设以风光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系统能够在发电侧起到调频作用,降低弃风、弃光率;在电网侧削峰平谷,平滑电网输出;在用户侧应用场景逐渐丰富,在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通讯基站等领域应用逐步扩大。随着中国风光装机强配储能政策的落地以及中国储能及电力现货市场逐渐完善,中国电力储能盈利模式有望打通,盈利将持续提升,储能将逐渐由政策强配步入市场化推动的发展阶段,预计迎来高速发展。

伴随欧美主要经济体降息周期临近,储能性价比预计更加凸显,北美大储市场预计还将迎来更大的需求弹性,欧洲户用储能在经历较长的去库周期后,预计也将迎来增量的装机需求。此外,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算力作为新型生产力的核心,正日益推动着数据中心和超算中心的快速发展。算力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对储能技术及产品的大量需求,为储能产品的应用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同时储能产品的使用有助于数据中心和超算中心实现能源效率的提升。

根据InfoLink预测,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增速为35%,达到266GWh。根据S&P IHS预测,预计2023-2027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需求年复合增长率为38.4%,预计2028年新增需求突破1TWh,迈入TWh时代。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单位:元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前十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前十名股东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1、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78,358.72万元,同比增长34.38%,其中动力电池出货28.08GWh,实现营业收入2,398,386.8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4.22%、31.41%;储能电池出货26.29GWh,实现营业收入1,634,020.9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1.14%、7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5,017.47万元,同比增长15.42%,其中本部业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3,782.90万元,同比增长30.19%。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研发和制造已完成了大规模的平台能力建设,在制造水平、研发能力、销售规模等方面都站上了全新台阶。2023年,公司加快推进全球化进程,开启“全球制造、全球服务、全球合作”新征程。公司按照既定战略规划,逐步释放优质产能,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出货规模增长迅速,市场占有率得到较快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果:

(1)强化技术领先优势,加快新产品的产业化落地

公司于2021年率先推出兼具安全性和经济性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并在报告期内顺利开展商业化,实现了量产装车。公司规划年产能20GWh的大圆柱电池工厂一期已在荆门完成投产,二期的首批设备也在2023年年底开始进场。截至2023年12月底,公司46系列大圆柱电池已经下线超过425万只,正式实现了商业化交付和应用。公司同步规划了沈阳、成都、匈牙利等地超50GWh产能的建设安排,以阶段性满足国内外客户需求。46系列大圆柱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重要发展方向,公司通过技术及产能的先发布局,进一步提升全球领先供应商地位。

在储能业务领域,公司推出了全新一代Mr旗舰系列产品,Mr.Big电芯容量高达628Ah,采用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能量效率达到96%;Mr.Giant系统采用标准的20尺柜,能量达到5MWh,系统能效高达95%。公司在业内率先推出储能专用大铁锂电芯,有效解决大规模电站在管理、安全和经济方面的多重挑战,满足TWh时代趋势。公司规划的行业首个单体规模最大的60GWh储能超级工厂正在建设中。

此外,公司发布了全极耳21700 40PL及高容量21700 58E产品,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性能需求,并基于圆柱电池应用优势,面向两轮车市场发布“麟驹”系列电池产品,助力轻型电动车绿色低碳化转型。同时,公司成立医疗电池事业部,根据不同需求开发出七大医疗电池解决方案,涉及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呼吸机、血糖仪、胶囊内窥镜、脑起搏器、可充电神经刺激器等多种应用场景,基本形成医疗电池全面解决方案。

(2)三大主业齐头并进,市占率稳步提升

公司消费电池业务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锂原电池销售额和出口额连续8年位列国内第一,电池电容器(SPC)产品获“2023年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圆柱电池市场份额领先,根据EV Tank统计,2023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亿纬锂能位列全球前四,国内第一。

动力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达28.08GWh,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4.22%,体现了较强的增长潜力。根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动力国内电池市场份额4.45%,位列全国第四名,相较于2022年度,排名提升两位,市场占有率提升2.01%。

储能电池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市占率位居全球前三。公司储能电池2023年出货量达26.29GWh,同比增长121.14%。根据InfoLink、SMM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三,已连续两年保持全球储能电芯出货第三。

(3)推进全球化布局,持续提升海外市场服务能力

公司重视海外市场的开发,推进多种模式与国际客户展开深入合作,逐步构建多产品体系的海外产能供应能力,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及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欧洲的匈牙利规划了工厂项目,分别建设一定规模的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产能,以就近配套为主要原则快速满足当地客户需求。其中,公司已在马来西亚与PKL及其控股公司签订购地协议,用于投建“圆柱锂电池制造项目”,以支持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地区电动两轮车及电动工具制造企业;公司与匈牙利Debrecen政府的子公司签订购地协议,依托国内制造优势及运营经验,计划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建设45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大规模建设大型圆柱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快速响应匈牙利当地关键客户对新能源汽车配套动力电池的需求产能。

除直接在海外建设产能外,公司积极探索新模式,通过收取授权许可费的模式与Daimler Truck、PACCAR、Electrified Power三家国际知名公司达成重要合作,拟合资在美国当地建设动力电池产能,服务于北美的重卡市场。此合作模式代表了公司的锂电池技术水平得到全球市场高度认可,且有利于各方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协同互补,是公司完善全球化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

(4)打造具有亿纬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提升综合竞争力

作为资深的锂电池平台型龙头企业,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极致制造、绿色发展为核心竞争要素打造自身新质生产力,在技术研发、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在2023年的研发投入共28.71亿元,同比增长26.9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除了推出46系大圆柱电池、全新一代“Mr.Big”和“Mr.Giant”储能产品、医疗电池等技术领先产品外,还积极布局了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能等多项前沿技术。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借助数字技术突破性应用,将数字化与生产的工艺和流程相结合,实施全生产流程数智化转型升级,建立以“十大指标”为牵引的“极致制造标准体系”。在提出电池制造可靠性水平超过车规级要求之后,又提出了达到纳米级控制标准的目标,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实现技术质量双轮驱动。

公司积极响应“双碳”目标,构建起“研发-生产-销售-回收-二次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推动绿色制造的同时,也有效协调整合了产业链。

此外,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推广,输出高标准的产品服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鼓励跨专业合作,跨国界合作,打造与一流研发和制造主体的交流学习机制,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2、报告期内详细事项详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全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