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银行行业深度报告-科技金融系列报告(三)商业银行篇:科技信贷发力,关注生态建设

【平安证券】银行行业深度报告-科技金融系列报告(三)商业银行篇:科技信贷发力,关注生态建设
2024年04月18日 15:17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平安观点:

科技信贷逐步发力,业务制约仍存。过去几年银行在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根据央行披露,截至23年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2.45万亿,同比增长21.9%,增速高于全部人民币贷款增速11.3个百分点。此外,由科技部、财政部和税务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获贷率也提升到54.2%,服务科技型企业力度逐步加强。今年以来,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央行设立5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等政策持续出台凸显科技金融重要地位,在政策指引和行业自身变革的双重作用下,我们认为对于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质效有望持续提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商业银行受限于金融牌照、传统风控文化、缺乏普适化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较为单一,整体规模有限。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践模式来看,如何突破传统间接融资框架束缚,利用内外部生态的延展来实现更有效的科技金融服务成为了各家银行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打通内部生态: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构建业务协同模式。我们认为多元化和综合化服务模式是服务科技金融必不可少的一环,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践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多元化实践逐步推进,专营性体制机制的建设以及多业务条线综合服务体系的搭建是目前商业银行的重要尝试。作为国内金融牌照较为齐全的大中型银行,努力发挥“股贷债保”的联动作用,满足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的资金需求。特别是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除了设立专业的科技支行,也能看到以浦发硅谷银行为代表的跨界尝试,充分发挥“商业银行+风投机构”资金“内外双循环”的特点,成为国内尝试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的重要选择之一。

构建外部生态:发挥平台功能,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除了内部建设之外,我们认为外部科技金融生态的建设也是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平台优势可以更好的做好科技金融服务,从目前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建设:1)To B:强化产业链获客能力,强调“一点接入,多点响应”的服务模式,以核心企业切入,批量化获得上下游核心客户,降低风控成本和获客成本;2)To F:构建多类型金融机构交流生态圈,做桥接科创企业、投资机构以及其他生态圈参与者的连接者是弥补商业银行在服务科技型企业里劣势的重要方法;3)To G:强化政银纽带,探索风险共担的新模式。无论是行业目前推进的产业园区建设亦或是结合国资背景的股权投资基金打造的“投贷联动”的模式都是科技金融生态圈建设的重要尝试。

风险提示:(1)政策推进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下行超出预期;(3)金融政策监管风险。

01

科技信贷逐步发力,业务制约仍存

过去几年银行在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根据央行披露,截至23年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2.45万亿元,同比增长21.9%,增速高于全部人民币贷款增速11.3个百分点。此外,由科技部、财政部和税务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获贷率也提升到54.2%,服务科技型企业力度逐步加强。今年以来,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央行设立5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的持续出台都凸显科技金融的重要地位,在政策指引和行业自身变革的双重作用下,我们认为对于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质效有望持续提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商业银行受限于金融牌照、传统风控文化、缺乏普适化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较为单一,整体规模有限。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践模式来看,如何突破传统间接融资框架束缚,利用内外部生态的延展来实现更有效的科技金融服务成为了各家银行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1.1  科技信贷逐步发力,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科技型贷款增长迅速,但存量占比仍然较低。从2023年4季度信贷投向报告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达到2.45万亿元,同比增速快于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11.3个百分点,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1.2万家,获贷率达到46.8%。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信贷的存量规模仍然较低,截至2023年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仅为1.03%。

不过政策端对于科技金融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支持科技发展作出了明确指示,提出未来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将科技金融列在“五大篇章”首位,意味着需要金融行业在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各级监管部门也是积极响应,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推动银行业保险业进一步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4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原有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的一致性得到保证,4月12日,证监会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未来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的能力有望持续抬升。

1.2 信贷服务模式为主,设立专营机构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由于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供给模式,在服务科技型企业过程中整体仍主要以信贷产品为主,各家银行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科创型企业所提供的信贷产品方案已经逐渐完善,例如工商银行针对抵质押物不足等情况,结合外部征信推出的科创贷,农业银行面向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资金需求提供的农行科技成果转化贷,中国银行推出的以知识产权等“软资产”为抵质押的知识产权贷款,交通银行面向高技能人才推出的人才贷款等,大中型银行逐渐完善其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体系,服务科技金融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除丰富信贷产品之外,顶层战略以及体制机制的建设亦成为银行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一步。作为国内银行业“排头兵”的国有大行同样在这一方面略有建树,以交通银行为例,战略上率先提出全力做好“科技金融一件事”,打造“交银科创”品牌,机制上成立科技金融专班,提出“科创易贷”“科创易投”“科创易融”“科创易租”四大体系来强化体制内各业务条线协同服务能力。工商银行同样在24年年初设立总行科技金融中心,形成总分支网点四级联动体系,同时开展针对科创型企业的“春苗行动”,提高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力度。

目前行业在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异同共见,大中型银行发挥自身规模优势、渠道优势以及联系紧密的银政关系,以完善的信贷产品网络和丰富的融资方式介入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活动过程,区域性银行发挥“地缘+人缘”优势,利用决策链较短、响应速度快、多样化信息获取方式等优势满足各区域科创型企业融资需求。整体来看,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完善产品货架是目前银行业推进科技金融服务的重要途径。

1.3 业务难题制约规模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待破局

但不可忽视的科创企业面对的融资约束问题相较传统行业而言更为严重,特别是对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萌芽期或成长期科创企业来说,其面对的例如信息不对称、企业经营风险、抵押担保品不足、金融资源错配、制度供给短缺等问题更为严重。多数情况下,科技企业融资难更多是因为金融供给意愿不足,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1)科技行业间差异较大,银行缺乏普适化模式。产业间差异导致银行在面对不同类型科技型企业时缺乏统一性价值判断体系,不同无形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品的价值缺乏标准化、快速化的定价模式,企业服务的定制化使得业务模式难以实现批量复制,规模增长受到一定的制约。2)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要求跟科创企业属性略有错配。银行经营所需遵循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在面对科创型企业融资需求时有所冲突,特别是科创型企业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担保不足等问题加剧了贷款过程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以贷款为代表的债务融资过程的风险收益不对称问题也是制约银行资金流入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项目成功时,银行仅能按照合同收取固定收益,但项目投资失败往往带来本息损失。此外,信贷市场项目贷款评估体系中偏向“重资产、重抵押”的模式、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都对银行支持科技创新造成了一定阻碍。3)投资端受到牌照、专业队伍等方面制约导致创新略有不足。商业银行受限于牌照以及专业人员缺失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大范围发挥“投贷联动”的效果,实践过程中信贷和投资分离的情况并不少见,模式创新的不足导致金融供给意愿的下降。

02

打通内部生态: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构建业务协同模式

我们认为多元化和综合化服务模式是服务科技金融必不可少的一环,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践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多元化实践逐步推进,专营性体制机制的建设以及多业务条线综合服务体系的搭建是目前商业银行的重要尝试。作为国内金融牌照较为齐全的大中型银行,努力发挥“股贷债保”的联动作用,满足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的资金需求。特别是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除了设立专业的科技支行,也能看到以浦发硅谷银行为代表的跨界尝试,充分发挥“商业银行+风投机构”资金“内外双循环”的特点,成为国内尝试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的重要选择之一。

2.1 多元金融体系持续完善,综合化服务能力构建加速

多元金融服务体系是银行普遍探索服务科创型企业的重要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综合化服务能力成为金融机构竞争的关键。各家银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是积极拓展金融牌照,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多元化金融领域,以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金融牌照的整合和优化,银行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金融牌照的持续完善和业务协同能力的持续提高,也促进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通过跨领域的业务整合从而进一步丰富商业银行产品货架。从目前A股上市大中型银行拥有的金融牌照数量来看,国有大行多元金融布局能力相对更为完善,股份行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布局更早,但在实践过程中也能看到像中信、平安、光大等银行依靠集团全金融牌照优势进行展业。综合来看,多元金融在服务科技型企业过程优势较为突出,融资成本、资金效率、风险补偿等方面优势提升了商业银行构建综合化服务能力的意愿,多元金融体量虽相较传统信贷仍处低位,但仍是银行业转型发展,服务好科创型企业的必经之路。

2.2 “股贷债保”联动支撑,满足全生命周期资金需求

在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布局更为完善的国有大行在服务科技型企业上已经有一些成功案例,先行者优势较为明显。以交通银行为例,目前拥有的非银子公司覆盖金融租赁、保险、信托、资产管理、券商等多个金融领域,提出“交银科创”品牌,集成“科创易贷”“科创易投”“科创易融”“科创易租”四大产品体系,在上海、杭州等15个区域设立了15只交银科创股权投资系列基金,“投贷联动”效果以及多元金融优势使得交行科技金融发展较为迅速,据公司23年年报披露,近些年里科技金融授信客户数、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等科技领域规模增速持续高于全行水平,2023年科技金融授信客户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同比增速达到41.2%和31.12%。

同样以大行为例,在传统信贷产品上,农业银行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担保难、前期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等问题推出例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专属类产品。此外,农业银行发挥股权投资的“乘数效应”,设立多支本地化农银科创股权投资基金,多只基金成功承销不同行业首支科创票据。不仅如此,根据上海金融官微公众号消息,农行创新推出投贷联动产品“投联贷”,向优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已投资的科创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授信最高至企业累计获得投资机构投资金额的60%,创新制定“临港新片区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贷”,满足临港科技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产生的配套融资需求。

2.3 构建专业队伍,多方合作设立创新性机构

专业队伍的建设是实现更好服务不同类型科技型企业的重要环节,专业队伍可以根据科技型企业的特点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判断不同类型“软资产”的未来价值,从而给予更完善的金融决策。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实践情况来看,大中型银行基本都初步设立了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例如上市国有大行基本都已经设立了科技金融的服务中心,逐步推进以科技支行为代表的专营机构的建设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浦发硅谷银行作为国内首个获批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对于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浦发硅谷银行参考美国硅谷银行模式培养了一批以行业投资为基础的专业性人才,相比传统银行从业人员对特定行业的现状和趋势更为熟悉,其次业务模式上推进“内循环”过程,为企业提供融资的同时获得极小一部分认股权证。在获得客户充分认同的情况下,由客户自愿将极小比例的认股期权(未来或有权利,通常比例低于1%)授予浦发硅谷银行合作的外部认股权代持机构方,银行与合作的代持机构通过签署推荐协议,约定由该行向代持机构推荐具有出售金融工具意愿的潜在出售方,代持机构基于金融工具流动性能够产生的净收益,以向银行支付推荐费的形式实现未来认股权证的退出收益。同时,在推进服务过程“外循环”的过程中,浦发硅谷银行成为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纽带,银行通过与投资人的密切沟通,可以获取标的公司运营以及相关行业的动态信息,对符合要求的标的企业进行授信,或者投资人通过银行去深入了解标的企业进而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

03

 构建外部生态:发挥平台功能,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

除了内部建设之外,我们认为外部科技金融生态的建设也是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平台优势可以更好的做好科技金融服务,从目前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建设:1)To B:强化产业链获客能力,强调“一点接入,多点响应”的服务模式,以核心企业切入,批量化获得上下游核心客户,降低风控成本和获客成本;2)To F:构建多类型金融机构交流生态圈,做桥接科创企业、投资机构以及其他生态圈参与者的连接者是弥补商业银行在服务科技型企业里劣势的重要方法;3)To G:强化政银纽带,探索风险共担的新模式。无论是行业目前推进的产业园区建设亦或是结合国资背景的股权投资基金打造的“投贷联动”的模式都是科技金融生态圈建设的重要尝试。

3.1 To B:提升产业链获客能力,由点及面,自上而下打造金融服务链

产业链金融的核心是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系统稳定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产业链核心客户切入,进而拓展上下游核心技术公司不仅可以解决批量获客的问题,也能通过企业间的业务往来、交易频率等信息降低对于缺乏抵质押物的中小微企业的风控难度。从服务科技型企业角度来说,从产业链核心企业切入上下游供应商,可以降低科技型企业技术应用场景的价值判断难度。例如交通银行利用跟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中具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行业龙头的长期合作关系,对接集团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上下游链属企业提供完全线上化、无纸化审核及放款流程,同时利用获取的产业客户信息大力推进该公司下游经销商的设备按揭融资,服务上下游企业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无独有偶,国内银行同样关注到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多家银行推出了“智慧汽车”类型的金融方案,针对汽车产业的业务流程长、场景丰富、数字化程度高的特点提供综合化的一站式服务,推进汽车产业向网联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积极支持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关键元器件、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产品、服务的迭代更新。包括在绿色金融领域中风电、光伏、储能、氢能和智能电网等都能看到银行主导的流向行业内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金融支持。

综合来看,产业链金融体系的构建是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的重要抓手之一,风控成本、价值评估难易程度、批量获客等方面都是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3.2 To F:构建科技金融圈,搭建资金交流渠道

搭建多维度金融机构交流圈同样是满足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商业银行受限于自身经营原则、牌照限制等情况,在服务科技型企业过程中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程度相较于以PE/VC为代表的专业化投资机构略有不足,但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最大的中介机构,规模、信息、客户和资金优势是其较为突出的一部分。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构建科技金融的服务网络,一方面对接科技型企业不同类型的资金需求,提升客户粘性,另一方面通过跟优秀的市场化投资机构的合作来降低自身风控成本,更高效的实现业务拓展。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科技金融机构合作的重要性,在建立政策、资源、信息互通共享平台上已经颇有建树。以上市国有大型银行为例,能够看到科技金融生态圈的效果正在逐步现象,例如工商银行截至23年10月末,已经通过公募基金投资科技型企业超过2000亿元,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近600亿元,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和科创票据发行量都持续创造新高,交通银行在其“科创交银”品牌战略中特别强调了要建设服务专业投资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的“科创易智”品牌,包括邮储银行打造的“邮储大脑”、“邮储U链”、农业银行的科创股权投资“生态圈”、浙商银行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圈”等等都是国内商业银行在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圈的创新性尝试。

从业务本质上来说,服务科技型企业过程中商业银行利用整体的业务生态圈去赋能业务发展比代替风投机构去发现价值的成本更低,也更适合目前银行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做桥接科创企业、投资机构以及其他生态圈参与者的连接者是弥补商业银行在服务科技型企业里劣势的重要方法。

3.3 To G:强化银政合作,探索风险分担方式

政府的信用背书以及融资担保体系是提升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意愿的重要方式。首先从国外德日扶持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来看,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政府在科技企业获得融资支持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无论是政策导向、信用担保以及政策性银行贷款的撬动作用都值得国内借鉴参考。其次从国内商业银行实践过程来看,银政合作同样为商业银行在控制风险、批量获客、个性化定制等提供了解决办法。以交通银行为例,为高新技术园区管理方,提供园区定制版、轻量级云平台、纯接口服务输出三类园区系统管理合作模式,为园区内企业以及园区内员工配套“园区一码通”+“园区金融专区”两类园区衍生功能进行拓展,目前已经在武汉、南京、芜湖等多地高新园区上线智慧园区系统,通过“共建”模式搭建园区综合服务平台,根据交通银行公众号披露,截至22年末,已和近1.9万户园区内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除园区建设所能带来的批量获客之外,政府信用介入担保体系同样能够降低商业银行服务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各家银行在借力地方性担保机构方面都略有成效,例如工商银行联合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构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价体系,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构建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为风险分担机制推出了工银科创贷、中国银行借力融资担保机构提供科创企业银担合作贷款、江苏银行利用当地人民银行推出的“苏创融”产品为契机提高标的客户的授信额度等方面都是商业银行借力政府的做法。银政关系的构建不仅体现在降低风险成本端,也在于可以利用自身的中介属性,解决双方的需求和供给错位情况,在更好的了解本地产业政策动态的基础上实现对于科技型企业精准服务。

从业务拓展的角度来看,良好的银政关系可以在批量获客、降低风险成本等方面提供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国资背景投资活跃度提升的情况下,银政协同对于利用创投机构投、金融机构贷的模式,在帮助企业同时获得“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金融服务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资本市场的改革以及金融服务质效的提升都是长久而艰巨的任务,政策的落地效果、推广进度和改革方向都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2)  宏观经济下行超出预期。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盈利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息息相关,经济承压背景下带来的风险暴露或将拖累相关产业的发展。

3)  金融政策监管风险。银行业务对监管政策敏感度高,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可能深刻影响行业当前的业务模式和盈利发展空间。

评级说明及声明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