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人文的对话”院士大讲堂在上海交大启动

“科技与人文的对话”院士大讲堂在上海交大启动
2024年04月28日 17:04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东)“科技与人文的对话”院士大讲堂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启动。该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和人文艺术研究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联合发起。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院士米切尔(W.J.T.Mitchell)与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宁出席首场高端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米切尔以“从机器人到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思维及其与人类智能之关系”为题,从语像学(Iconology)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文学、影视作品中机器人形象的发展演化做了解读,从《太空漫游2001》等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机器人,到生活中机器人生成艺术作品、进行手术操作。他以丰富的实例介绍了机器人对人类思维的模仿和逐渐承担人类部分职能的过程。米切尔认为,尽管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演绎过程是对人类思维的模仿,但是在观念与情感上,他们与人类智能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异。人类、动物、机器人,乃至外星人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这也促使我们的思维变得复杂和多维,我们要抓住人类特有的思维和情感积极地应对人机时代的发展。

王宁以“面对ChatGPT的挑战:呼唤文学翻译的伦理转向”为题,从当下最前沿的ChatGPT出发,讲述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他表示,从“元宇宙”到“后人类”,时代的思维方式和人文精神已经在不同程度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并且相应地转变,我们不能回避和否认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很多方面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为时代创造的进步。针对人工智能带给人文学科的挑战这一问题,王宁以文学翻译为例表达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工智能的确可以完成一般的文档翻译工作,但是如果我们回到文学的本质属性去思考就会发现,人类是具有伦理道德和理性的高级动物,这一点是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物种的本质区别。王宁表示,文学的审美属性对人类的精神滋养依然是社会文明进程中不可缺失、同时也是科技无法替代的重要内容。文学中的许多超出字面本身的元素,是人工智能翻译无法转述的部分,因此将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细腻情感表达和价值观的传递,以及将作家独特的写作风格再现出来,就应该是人类翻译家的任务,而这些恰恰是人工智能翻译所无法到达的高度。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院士米切尔(W.J.T.Mitchell)作主旨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供图

原标题:“科技与人文的对话”院士大讲堂在上海交大启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文学 王宁 米切尔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