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背后的故事

中药炮制背后的故事
2024年04月30日 04:17 中国妇女报

    吕建媛(左二)向徒弟传授中药材炮制知识。

    陈振会(中)带领徒弟挑拣药材。    陈振会(中)带领徒弟挑拣药材。

    ■ 黄海

    “同仁堂”作为中医药行业的翘楚,355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得到了无数消费者的认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简称“两个必不敢”,始见于《同仁堂药目叙》,是同仁堂人恪守至今的古训,彰显的是一代代同仁堂人高度自律、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

    同仁堂数百年来一直有师带徒的传统,首届北京大工匠、非遗传承人“于葆墀”就曾向老药工刘荫霖学习中药炮制。近年来,同仁堂还启动首席技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传承和创新技艺技能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传承文化、传承技艺、传承人品,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截至目前,同仁堂集团旗下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股份)已经建立起涉及中药炮制、中药鉴别、传统制剂等不同领域的10个工作室。在每一期的师徒教学中,师傅们都制订详细的教学方案和阶段性目标,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艺传授给徒弟们。

    2013年,同仁堂股份成立于葆墀中药炮制首席技师工作室,培养中药炮制人才。学习中药炮制,徒弟们第一年要学会辨认200种药材,辨别其产地、规格、等级,熟悉药性、药效,第二年要学习现场实践操作,第三年是实践操作+总结。“天天学、经常考”成为徒弟们的学习日常。吕建媛、陈振会跟随于葆墀反复锤炼,如今已经成长为同仁堂股份中药炮制领域的核心人物。

    于葆墀退休后,吕建媛接过师傅的接力棒,成为中药炮制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2021年成为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振会成为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仁牛黄清心丸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不负芳华 中药炮制领域绽放巾帼风采

    吕建媛言谈举止中尽显温婉与谦逊,26年的工作经历让她对同仁堂产生了极为深厚的感情,同仁堂“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初心使命更让她倍感自豪。谈起自己的工作感受,吕建媛首先表达的是对同仁堂股份的感恩之情,感谢公司为基层员工提供了发挥自身价值的舞台,自己唯有珍惜并加倍热爱工作才能更好地回报公司、回馈社会。

    说起日常的工作,吕建媛感慨万千,称前处理工作不仅是脑力活儿,也是个体力活儿,每天面对待处理的中药材原料,要仔细辨别、分类整理各种根茎、树皮、叶子、果实等,根据生产需要,再按计划逐一加工。原药日处理量通常都在上万公斤,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投入到20多个工序、50多种加工方法当中。吕建媛特别强调的是,他们每一道工序都会严格把关,下工序要为上工序负责把关,若有一道工序没有衔接好就会影响后续所有环节。

    吕建媛说,在选料方面,同仁堂遵循古训和清宫制药标准,采用“采其地、用其时”和“上等、纯洁、地道”的药材,确保了选料、投料一流。就拿人参来讲,同仁堂要求人参在使用时必须去除芦头(人参在地面上残留根茎的凸起部分 是人参较为坚硬的部分)。而人参原料采购进厂时已经是干燥状态,握在手中质感较为坚硬,去除芦头需要人工,借助特定的工具,一个一个用力掰除。此番操作虽然增加了工作量和人工成本,也增加了原料成本,但同仁堂的“两个必不敢”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谈到传承,吕建媛认为企业发展主要靠人才,不仅需要管理者,还要有懂技术的专业人才。355年来,同仁堂的技艺没有断档主要归功于师徒传承,以老带新是同仁堂发展过程中亘古不变的传承模式,师傅们从来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谈间,吕建媛眼含热泪,她感慨的不仅是老师傅们对同仁堂的深厚感情,更是世世代代同仁堂技艺传承人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和奉献。

    退伍不褪色 平凡岗位谱新篇

    同仁堂(股份)三级大工匠陈振会,身姿挺拔,身着一套藏蓝色工作服,虽有些褪色,但干净整洁。他手里拿着两张文稿,打开一看,竟然是笔者提前表达过想了解的一些问题,让人感受到了陈振会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陈振会1996年底从部队退伍,他说看好同仁堂的老字号品牌,也受到企业文化的吸引,1997年被招聘分配到同仁堂前处理车间,从事中药炮制工作。他说自己不是学习中药专业的,但非常想在同仁堂这样的老字号企业作出贡献,既然有机会融入,就必须把握机遇。他在保证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向老师傅请教。1998年他首次得到拜师学习的机会,在众多老师傅的集体教学中,对中药炮制、中药学、中药化学等专业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陈振会说,中药的博大精深让他意识到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2013年,经过选拔,陈振会与另外7人成为于葆墀的第三批徒弟,经过3年的学习,勤奋刻苦的他成为同仁堂股份的技术骨干。

    对于中药炮制的难度,陈振会强调,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学好做好,自己从中药“小白”到非遗传承人,主要得益于同仁堂股份日渐完善的师徒传承制度。2017年5月,工作表现突出的陈振会被同仁堂股份前处理分厂聘为技师传承导师,先后收徒4期,共计11人,传授包括同仁牛黄清心丸在内的多种传统中药炮制知识与技艺。

    谈起炮制方法,陈振会侃侃而谈。他说,同仁堂的“两个必不敢”充分体现在炮制环节。他举例胆南星的炮制方法,整个过程需要82~92天,这期间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容不得丝毫懈怠。另外,陈振会还提到黄连去毛的操作亦能体现同仁堂对炮制的高标准严要求。“毛”是指黄连的须根,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中使用的黄连必须要“去毛”,因为原料药的干燥质地,操作人员必须把握适当的力度和角度,小心地削去这些须根,力度大了或者角度不对,会削到黄连的主体,造成浪费。力度小了,去毛就不成功。而去毛的炮制环节正是为了有效提高药材的净度、增强疗效。

    陈振会还自豪地表达了身为同仁堂人具备的诚信精神,称“两个必不敢”是同仁堂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仁牛黄清心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始终秉承同仁堂古训,将其作为行为准则,不忘制药初心、牢记救人使命,20多年来时刻保持着对中医药事业的敬畏和热爱,砥砺前行。

    传承中创新 老字号不断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同仁堂股份开展了多项工作积蓄企业发展内力,在药材质量品质管理上真抓实干,积极探索炮制过程对药效、安全性等的影响,科学解读、修订炮制标准;提升风险管理意识,针对伪劣品、非法使用生长调节剂、安全性指标等进行药材标准修订;加强检测能力建设,成立耗材保供小组、加强供应商筛选强化检验过程管理,缩短药材检验周期;开展检验技能培训,合理调配检验资源,不断优化检验流程,为同仁堂药材品质管理保驾护航。

    同仁堂坚守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初心使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公司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让员工产生了强烈的企业归属感,激励员工更愿意在工作中主动承担责任。吕建媛和陈振会仅仅是他们众多一线员工中的代表,在中医药政策持续发力的今天,对品质要求不断提升的同仁堂正迈着高质量发展步伐,努力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康复、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应急等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原标题:中药炮制背后的故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