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写意”到“工笔画”!西安经开区:“四新战略”绘就高质量发展精彩画卷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西安经开区:“四新战略”绘就高质量发展精彩画卷
2024年04月16日 17:05 西安发布

转自:西安发布

时间奔腾不息

从不辜负对奋斗者的允诺

打造“开放新门户、科创新引擎、产业新高地、都市新中心”,这是西安经开区许下的承诺,是基于对全新态势的清醒认识和谋求自身长足发展的深刻思考,描绘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展卷白描,重彩涂染。2021年以来,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雕细琢的“工笔画”,从“规划书”转为“实景图”。

以“四新战略”为引领,经开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社会事务移交,轻装上阵抓好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全面管理渭北新城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化解发展空间受限困局;改革创新赋能、激发市场活力,一大批龙头项目签约入区、建成投产,破解内生动力不足难题;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保障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精彩圆满,一大批基础设施、公园道路、学校医院建成投用,升级空间要素保障。从2021年到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完成33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4%,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登高壮观,北城如画。三年匆匆而过,接续奋斗的每一次发力,都成为经开区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的美好印记。

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体制活力迸发、产业基础牢靠、创新动能汇聚、产城融合相得益彰的品质之城,一座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年度考核中稳居西部第一方阵的实力之城。一张张靓丽名片叫响西部、享誉全国,一幅“浓墨重彩”的经开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筑产业之基

先进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7.3%

总规模1600亿元

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四新战略”的重点指标,决定着开发区发展与更新的走向。

经开区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宗旨不变,从2021年到2023年,经开区先进制造业总规模从1290亿元到1593亿元,年均增长7.3%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52亿元到37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从480亿元到538亿元,坐稳西安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和顶梁柱。

在这里,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集群显示澎湃动力。

以西安吉利为例,自2021年投产至今,累计实现总产值超540亿元,带动23家零部件企业落户西安,实现产业链就业超8000人,成为开发区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典范。

作为陕西省和西安市汽车产业的重要承载区,经开区已形成以陕汽集团、西安吉利为龙头的商用汽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产业,聚集30余家核心零部件骨干企业和上百家产业链配套企业,具备60万辆整车的产能,2023年汽车产业实现产值944亿元,同比增长38.4%。

“在发展产业这条分工明确又互为协同的工作主线中,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无疑是主旋律。”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

招商引资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决定未来的“优先工程”,经开区聚焦11条重点产业链,近三年时间,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境外以及江浙沪、大湾区等外出招商近百次,年均接待企业、商贸行业协会300余家。尤其是2022年,创新性的成立驻深圳、北京、苏州三个招商办事处,构建内联外引开放合作招商新格局。2021年以来,经开区引进了陕西有色新材料产业研发中心及产业化项目、陕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及产业链项目、西城发国土空间信息中心、中车大连轨道交通等426个项目,总投资2802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6个,全员招商的精准出击交出了优异答卷。

项目建设则是检验产业发展成效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回溯到2023年8月,总投资212亿元的隆基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73天,是西安市全面推进“北跨”以来,落地决策最快、开工用时最短的重大产业项目,成为经开区坚持“项目为王”的生动注脚。

当前,西部超导、拓普、依必安派特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些加快推进的重点项目,是经开区发展的基础,着眼于开发区的未来,同时也是检验近三年工作成色的关键。2021年以来,经开区在建市级重点项目168个,总投资4103亿元,完成投资1639亿元。

从关键处发力,一揽子激励企业投资的举措务实推进。为保障项目建设,经开区成立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专班,建立重点项目周例会制度和重点任务清单,制定重点项目包抓及“问题清零”实施方案。同时,制定经开区产业倍增工作方案、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十六条、稳经济二十七条等系列惠企、促产政策,三年来,区级资金兑现企业支持资金超过10亿元。

“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提升竞争能力,主体在制造业。”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曾昭宁说,作为陕西省首个工业产值过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西安经开区把握产业演进规律,抢滩占先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高位嫁接传统产业,“4+4+4”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势凸显。

聚创新之能

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

实现从1到100的产业创新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作为千亿级先进制造业聚集区,西安经开区在对市场供需和科技引领的准确把握中,积极寻求新旧动能转换的破解之道。

2021年,经开区出台《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设立隆基乐叶等首批12个秦创原研发中心,成功获批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发布“两链融合”提升工程、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工程“九大工程”体系;2022年,举办秦创原数字经济生态论坛,发布《数字经济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3月14日,全面管理渭北新城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区,为创新发展保障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要素;2023年12月1日,经开区启动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新材料)建设,一系列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打造,深度赋能产业发展。

围绕“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建设,今日之西安经开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创新。党工委、管委会通过一系列举措打造创新生态,厚植创新土壤,静等花开结果……

隆基绿能光伏电池转换效率频频打破世界记录,华天科技的指纹识别和16nm集成电路封装、大医集团创新放疗设备、采埃孚气体发生器成套装配生产线都处于世界领先,西安煤矿机械智能化采煤设备、中车永电捷力风能风力发电机型多次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盾构装备、无人驾驶卡车、生物医药等领域新一代前沿技术在这里攻关。尤其新材料产业为代表,金属纤维及制品技术、金属3D打印装备和专用粉末原料技术、特种液晶材料技术等诸多“卡脖子”技术在此破解……西安经开区已成为陕西省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对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认同感,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张平祥同样深有感触。“依托全链条、良性发展的创新之路,我们在经开区孵化了以西部超导、西部材料凯立新材等为代表的35家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其中上市公司7家,筹备上市4家,这些公司都已经成长为行业内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截至目前,经开区拥有各类创新平台和称号695个,院士工作站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56家,高新技术企业970家,瞪羚企业70家,上市公司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技术交易额达到112亿元,区内企业累计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144项,创新发展动能聚集,创新创业活力迸发。

“西安经开区有一批世界一流的领军企业群体、一批国内一流的产业创新集群和区位一流的产业发展空间。”著名战略咨询专家、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坦言。2023年6月8日,在建区30周年的关键节点,经开区正式向外发布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方案。依托区内龙头企业形成的技术创新,实现从1到10、从10到100的产业创新,打造世界一流的高能级领军企业群体、高韧性科技创新集群、高水平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浓度现代产业生态创新区,成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突破的“经开样板”!

拓开放之势

2023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5家

引进外资2.5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作为西安扩大开放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经开区以开放促改革调结钩,通过承载功能的系统升级,打造“开放新门户”,继续发挥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等领域的引领态势,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共建“一带一路”。

汇聚平台叠加优势。

2023年12月22日,西安经开区中欧合作产业园正式开园,总建筑面积14.38万平方米,将着力引进欧洲和国内掌握尖端技术的智能制造中小企业,聚力打造外资企业聚集区,成为经开区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和“新平台”。

一直以来,经开区坚定走好“平台+产业”发展路子,发挥自贸试验区、关中综合保税区等叠加优势,推动平台优势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变。经开功能区已累计推进113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60余项省级以上创新案例,10项获得国家复制推广,累计引进市场主体5000余家;关中综合保税区已入驻国内外企业65家,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超110亿美元。

更高水平“走出去”。

2023年4月23日,吉利汽车出口专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165辆吉利汽车分55个集装箱“乘坐”长安号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别雷拉斯特场站;8月3日,隆基绿能光伏组件出口专列实现首发,装载着50个集装箱20兆瓦光伏组件的长安号通过长安号驶往塔什干。

“我们鼓励企业不断地走出去,用全球的市场提升经开区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管委会负责人表示,经开区鼓励企业国际化发展,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优势互补合作。截止目前,以陕汽、隆基绿能为代表的经开企业实现全球布局,陕汽设立40家海外办事机构,在墨西哥、南非等15个国家开展本地化生产;隆基绿能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布局多个生产制造基地,业务遍及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2023年年均海外收入占比近40%。

产业“走出去”的背后,经开区是支持者、受益者、更是积极践行者。近年来,按照全员招商的工作安排,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多次带队出境招商,登门拜访有合作意向的外资企业,积极推介西安及经开区的投资优势。同时,通过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推介会、香港企业合作交流会,鼓励企业海外路演、参加进博会等系列活动,加密“走出去”频次,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更高质量“引进来”。

提起经开区的外资企业,可口可乐算一位“老资格”。1995年投资设厂,目前已建成5条生产线、服务全省近14万家客户。携手发展28年后,可口可乐2023年12月再次选择经开,投资10亿元,建设110万吨产能的新项目,成为经开区“近悦远来”开放环境的最佳代言。

“可以说,从立区之初,经开区便担负着‘引进来’的角色。随着产业生态、经济生态等区域整体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的建立,经开区正实现着从投得出、留得住,到长得快、走得出的良性循环生态。”经开区党工委负责人表示。

“引进来”的不止可口可乐,2023年11月,德国采埃孚集团追加投资,在经开区新建小型气体发生器扩能及研发中心项目,成为近年来西安市单体投资最高的外资项目;12月12日,德国依必安派特集团与经开区签订合作协议,将建设亚太研发中心及风机制造项目。2023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5家、引进外资2.5亿美元,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尽管竞争环境激烈复杂,经开区依然成为全球资本乐于登陆的热土。

2023年5月份,中国—中亚西安峰会在西安举办,如何积极落实峰会成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成为经开区开放发展的新课题。

7月5日,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代表团就到访,在关中综合保税区参观企业、洽谈合作;11月17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州长玛拉特·苏尔丹加济耶夫一行到访,关注经开区产业布局;12月26日,经开区企业大医集团与哈萨克斯坦穆哈贝特医院、哈萨克斯坦里海石油城三方签约,将在医疗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短短半年时间里, “峰会效应”在经开区转化出新成果。

不断实现开放功能平台“新突破”,变“流量”为“留量”,在开放总量向开放质量跨越中,西安经开区正在成为内陆开放先导区。

扬北跨之帆

新增市场主体7.5万户

新建学校19所、三甲医院4所

产业是城市的动力之源,城市是产业的空间载体。从开放到科创,再到产业的谋篇布局,“四新战略”终极目标都指向了都市新中心。

2022年,西安市吹响城市“北跨”发展集结号,长期以来担当西安工业发展“脊梁”重任和北跨发展“先行者”,又将扮演“都市新中心”的角色。这一定位的转型升级,是自从立区就埋下的拓荒种子。向北走!是经开区奋斗的基因所在。

早在2003年和2021年,经开区已在泾渭新城、渭北新城提前落子布局;2023年2月,西安市推进“北跨”发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泾渭新城举行;2023年3月,经开区全面管理渭北新城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区;2023年7月,总投资51.5亿元的10个汽车产业链项目在泾渭新城集中开工;2023年8月,总投资212亿元的隆基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在渭北新城开工......“经开区用接续北进的产业线条勾勒北跨发展的图景,使原本孤立分散的城市组团功能区高效集聚对接,也成为西安市北跨渭河发展的重要支点和核心承载。”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说。

其实,实力强劲的“都市新中心”,不只是强大的经济发展“火车头”。经开区在打造经济引擎的同时,近三年也建成了一批软硬件国内领先的教育、医疗、公共文化、商业综合体等特色业态,实现产城融合的双轮驱动,打造了宜居、宜业、宜商的强大磁场,成为经开区北跨发展的“底气”。

底气来自城市承载空间的扩展——三年来,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精准划定“三区三线”,同步抓好重点片区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编制,统筹推进中心区、高铁新城、泾渭新城、渭北新城片区“三生融合”一体发展。

底气来自城市综合能级提升——三年间,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00余项,总投资380亿元;元鼎路、纬二路等30条道路建成通车;完成15公里330kV高压线落地迁改土建工程、35公里坚强电网电力沟道建设;建成各类街头广场、绿化公园50多处,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30万平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区空气优良天数年均达到246天,优于全市水平。

底气来自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以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为目标,在全市率先实施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和企业歇业休眠制度,全面推行“2334”工作法、“四从四全”链式服务,企业开办全流程3小时办结,施工许可办理时限最快压缩至2.4个小时。2021—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7.5万户,新增上市企业4家。

底气来自民生福祉的不断增进——三年间,新建、改扩建学校19所,新增学位2.7万个,教育事业更加优质;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儿童医院经开院区、中心医院经开院区开诊运行;开元大剧院公共文化空间陆续投用,未央国际等商圈建成开业,15分钟便民生活圈加速推进;完成2500套“保交楼、保回迁”任务和2.7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公共服务更加均衡。

当聚光灯打向“都市新中心”,手握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城市能级等多个筹码,拥有更大的可塑性与想象力的经开区,从北跨发展中脱颖而出。以产促城,以业兴城,“都市新中心”必将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者。

致广大,尽精微。短短三年间,秉承“唯实、创新、包容、超越”的经开精神,经开区已充分塑造产业新优势、激活发展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城市新中心,完成“四新战略”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转变。站在又一个30周年发展的新起点,经开区将接续奋发,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目标,不断绘就高质量发展精彩画卷。

来源:西安经开区 | 编辑:廖辉 尚尔丨校对:王军望丨审核:陈颖 马悦丨转载请注明出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