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助力国际传播——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学子以相机为笔,采写龙泉千年剑瓷文化
作为素有“瓯婺八闽通衢”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龙泉有两张享誉千年的金名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刚柔并济的剑瓷文化持续滋养了数代龙泉人。为感悟厚重传统文化,传承伟大民族精神,提高国人文化自信,再铸对外国家形象,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20日,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发起,15名师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携带拍摄器材赶赴浙江省龙泉市,开展以“传承非遗文化,助力国际传播”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宝剑青瓷两项非遗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正是本次实践调研的主要目的。
抵达龙泉当日,实践团队受到了龙泉市委宣传部雷蕾部长的亲切接见。雷蕾部长对浙大传媒学子寄予厚望,希望大家能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深度挖掘龙泉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龙泉城市形象的国内国际传播,并祝福同学们在龙泉之旅中取得真正收获。
7月21日,带队老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赵瑜佩,在龙泉青瓷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讲座。赵瑜佩老师为推动“天下龙泉”品牌的建设推广、加快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化、物化、转化”、提升龙泉的国际美誉度和海外影响力提供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专业思考,也为同学们的龙泉调研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调研期间,实践团队分成三个小队分头拜访了龙泉青瓷、宝剑行业的六位代表性大师及传承人,参观了大师们的工作室、展品馆,并前往大师家中进行了持续多天的采访、拍摄活动。在此期间,大师们忙碌之余多次邀请同学们留在家中吃饭,同学们普遍感受到了大师们的平易近人与热情好客,与大师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三尺龙泉剑,一片赤诚心——探秘千年龙泉宝剑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龙泉市首席技师卓树平老师的家在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那里也是他的工作坊。大二广电专业的符安妮带领小队赶到工作坊时,卓老师正在磨剑。
同学们在听完卓老师一下午的耐心讲解与展示后本想告别离开,没想到老师的夫人已经做好了满满一桌子饭。一行人围在饭桌前,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卓老师说,这些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很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龙泉市也在不断推动“天下龙泉”品牌的建设与推广,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感受到了龙泉剑瓷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作为青年传承人,他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将老祖宗的技艺发扬光大。
卓老师的师父是浙江省龙泉宝剑锻制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中国陨铁剑”第一人郑国荣老师。郑老师已经从事铸剑三十多年,作为龙泉市刀剑行业协会会长,他有着自己独特的铸剑理念。郑老师认为,在新时代,宝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所象征的精神文化上。不同时代的宝剑都各具特色,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郑老师也想做一把能够表现如今这个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的宝剑,并以此作为龙泉宝剑留给这个伟大时代的独特印记。
当被问及最喜欢自己的哪一把剑时,他语重心长地说,每一把剑都像自己的儿女一样。在拍摄过程中,同学们被郑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他曾多次亲自开车将同学们送回宾馆、载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还以自己为例教导同学们不仅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而且要多走出去看看,拓宽自己的视野。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动摇过坚持做剑的决心,但当他后来走出龙泉、走出中国,他感受到了宝剑承载着物质以外的其他东西,那就是文化与精神,这也使他从此坚定:宝剑就是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根。
在郑老师和卓老师师徒两人的带领和讲解下,同学们参观了在龙泉青瓷博物馆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作品展。据悉,龙泉宝剑博物馆也正在建设当中。
同学们还去拜访了陈阿金老师,陈阿金也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是“金字号”剑铺铸剑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和掌门人。其子陈栋是“金字号”第六代传人。
既是父子又是师徒的二人为同学们展示了传统的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传续千年的古老技艺近距离呈现在眼前,令人叹为观止!
多年来,陈阿金老师一直在带徒授艺,带领着新一代青年学子们将龙泉宝剑的独特文化发扬光大。
天青云破处,梅子泛绿时——感悟青瓷非遗文化
大二新闻学专业的周萌带领小队拜访了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副会长、陶瓷“跳刀”技艺大师陈爱明老师。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陈爱明老师有着自己的青瓷艺术馆和工作室。
在青瓷艺术馆里,陈爱明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自己的一系列作品,并对龙泉青瓷“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进行了讲解,他现场拿起了一把小木槌向一个瓷盆敲去,整个展厅顿时回荡着清透的声响,同学们也照模照样地进行了尝试,一时间,乒乒之声此起彼伏。
陈爱明老师的徒弟是浙江省首届陶瓷艺术大师潘建波老师,潘老师1995年拜师学艺,如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其作品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收藏者。
研一广电专业的王潇艺带领小队拜访了潘老师,潘老师首先带同学们去了烧窑遗址,拾捡瓷器碎片为大家介绍设计原理。回到工作室,在给同学们演示了从拉胚、上釉色到烧制和开窑的全过程后,潘老师还手把手教同学们拉胚。
王潇艺小队还前去拜访了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传承人、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会长、龙泉青瓷泰斗徐朝兴老师。徐老师虽已近耄耋之年,但仍然精神矍铄。为展示自己的力量,他主动提出要和留学生沙易掰手腕并轻松胜出。
拍摄过程中,同学们有幸目睹了徐老师的拿手绝活:跳刀技艺。徐老师手中的雕刻刀仿似一支笔,龙飞凤舞间勾勒出了独具韵味的纹理。
徐老师还特别喜爱书法,临别之际还特意写下墨宝赠予同学们,让大家非常感动。
芳野留胜事,艺苑重高文——浙大的龙泉记忆
实践调研后期,在学院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
抗战爆发后,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浙大西迁至贵州遵义,而为方便浙闽赣等地的青年学生就读高校,浙江大学于1939年6月在龙泉坊下(今芳野)开办分校。
中西结合的大院,充满了年代感,身处其中,仿佛又重回到了那个用煤油灯读书读到鼻孔发黑的年代。古朴的建筑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在国难当头、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浙大人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求学报国的担当。
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沙易全程参与了本次实践活动,和同学们一起感受了龙泉剑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品尝了师傅家里做的地道的龙泉菜,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瓯江江畔的风景,与龙泉这个千年文化小城来了一场近距离、沉浸式的接触。沙易表示:“在龙泉的这段时间里我对中国和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中国的非遗文化真的很有魅力,我很喜欢!”
实践团队用相机全程记录了本次实践活动,积累了大量宣传报道素材。后期,团队将为龙泉非遗传承人创作一系列微纪录片和短视频,用镜头记录龙泉在保护非遗方面所做的努力,用影像在国内国际传播龙泉非遗传承人的感人故事。为在新时代探索剑瓷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提供浙大传媒学子的思路与经验。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