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航空产业集团立足企业自身优势 打造低空经济“新赛道”

陕西航空产业集团立足企业自身优势 打造低空经济“新赛道”
2024年06月13日 16:24 民航事儿

近日,在神木常态化备勤的秦汉通航机组对多名病情危重患者实施直升机空中医疗转运,开辟空中绿色通道,为患者争取宝贵救治时间,受到行业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低空经济空前火热,作为陕西省发展航空制造业、服务业,深化与航空工业及其下属企业合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陕航集团立足企业自身优势,以政策为导向,以担当为己任,在打造低空经济“新赛道”,全面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作出了属于自己应有的贡献。

聚焦直升机产业领域 持续深耕国内通航市场

“控股子公司陕直股份成为陕西省重点产业链(航空)链主企业以来,聚焦直升机产业重点领域,通过组装、销售、运营、服务等形式不断强链延链补链。”规划发展部张永亮说道。

借助低空经济政策东风,仅10天时间陕直股份分别向陕西信义通航、福建和翔福宁通航、内蒙古天羽通航以及新疆亚心通航4家企业完成了Bell407直升机的租赁交付。同时,针对直升机维修业务,陕直股份在获得贝尔厂家授权维修中心认证后,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依托贝尔授权维修中心,优化结构布局,加快推进CRO部件维修能力、设备加改装、PMA零部件生产等能力建设,现已具备Bell407、Bell429、Bell412机型的多项定检维修能力,其中包括Bell407系列机型机身全寿命周期维修能力、Bell429机型24M或1200小时定检维修能力、Bell412机型24M或600小时定检维修能力,以及三款机型的发动机更换能力等。

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能力 构建新型应急保障体系

6月,秦汉通航收到来自西安市应急管理局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对秦汉通航5月中旬出动救援直升机积极参加并助力“秦岭砺剑·2024”陕西省暨西安市空地一体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活动圆满举办的举措表示感谢。

今年,控股子公司秦汉通航坚持开新局、稳增长、促发展,紧紧围绕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不断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广泛开展航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空中巡查、科学实验、护林作业等业务。秦汉通航现运营直升机20架,机队规模西北地区第一,具备CCAR-91部、CCAR-135部、CCAR-136部运营资质,在陕北神木地区实现常态化航空医疗救护工作,并与民航西北局、省卫生健康委联合成立航空医疗救护及紧急医学救援协调保障工作小组,为我省航空医疗救护体系落地奠定基础。

截至今年截止5月底,秦汉通航直升机机队已经累计安全飞行100余架次,超过700小时,并多次参与省内外森林防火、防灾减灾等应急救援任务,。秦汉通航秉承“生命续航 我必启航”的信念在全国开展通航作业保障,以过硬作风高效的响应速度和专业的飞行保障获得了当各地政府及人民群众高度赞扬,彰显了国有企业社会的使命担当。

发挥无人机产业优势 开展应用研究与飞行服务

控股子公司大秦无人机充分依托与整合陕西无人机产业优势资源,按照“无人机+行业+大数据”的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测绘、应急、交通、环保、警务、能源等领域开展无人机应用研究与飞行服务,提供“一站式”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

今年,在全省12个地市开展常态化无人机应急备勤服务,出色完成我省应急厅应急出动任务两次,开展常态化作业和应急保障飞行,并向关中地区新能源公司交付光伏巡检平台,实现光伏产站“少人化、无人化”少人化、无人化值守。同时,加强数智产品研发能力,开展创新的业务模式和业务扩展,向省科技厅申报《西农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向市科技局申报《建大基于无人机感知的建筑风险动态监测系统科技项目》,努力形成有企业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下一阶段,陕航集团将紧抓低空通航产业机遇,依托贝尔直升机资源及合作基础,进一步吸收贝尔总装制造能力,搭建专业完备、人员充足的研发队伍,逐步形成直升机及垂直起降飞行器总体平台设计能力。同时,积极与高校合作,设立飞行器联合开发平台,探索形成以eVTOL飞行器为代表的通航装备研发能力储备,进一步探索用好5G通信、卫星导航定位、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无人机飞行服务的安全性及效率。

行稳方能致远,陕航集团作为陕西省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要平台,将积极响应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政策,为建设国内通航标杆企业而不懈努力,为推动陕西省乃至全国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陕航力量。( 陕西航空产业集团 张冀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