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玻璃终究是朋友

纯碱玻璃终究是朋友
2021年12月06日 18:30 今日财经黑幕

需求驱动上下游利润共振上行

产业利润的博弈本质上是对短期蛋糕切分权的博弈,在存量博弈的市场环境中,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水平将围绕各环节的定价权进行合理分配与再平衡,表现出的是“均值回归”状态,而在增量市场环境中,则是以终端需求驱动的方式进行利润自下而上的传导,呈现出“趋势”共赢关系。

房地产政策层面松动驱动融资环境改善,监管层面鼓励房企发债并购、支持满足居民端首套房和改善型住房按揭需求,而随着11月政策驱动下的地产融资环境改善和风险问题的处置,十一月单周的地产发债融资,就超过了十月整个月的体量,房地产市场于十一月中下旬逐渐出现赶工高峰,华东华南等诸多地产项目开工和竣工逆季节的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浮法玻璃作为地产竣工端的核心原材料,受地产竣工周期影响呈现持续的边际向好。伴随着地产融资端问题,今年传统的“金九银十”呈现出旺季不旺的状态,导致浮法玻璃库存持续累积价格大幅下行,而伴随着地产竣工周期加速来临,从11月2日至12月4日,连续15天的全国玻璃行业数据,产销比均高于115%的高景气度水平,部分销区的产销比达到了平均140%的水平。平均行业库存较两周前的高点去库了接近30%的水平,并且去库速度仍然在上升,大部分玻璃销售地区,在过去的两周内也出现了大面积的销售价格上涨,并且下游接受度良好。说明玻璃行业的销售出现了逆季节性的回暖,也侧面印证了整体的房地产竣工项目需求在持续好转。这一好转过程有望持续到春节前后。

终端需求的持续好转带动浮法玻璃价格持续回暖,全产业链利润同步回升,利润分配由“竞争”逐步转向“共赢”。前期受终端需求疲软影响,导致玻璃全产业链利润压缩,由于玻璃上游纯碱的产业集中度高、库存低等因素导致利润主要集中于上游环节,进而引发产业链上下游针对存量“利润”的竞争博弈,而随着需求带动全产业链利润回升,利润的博弈势必将由竞争格局转向共赢。

利润上行推动产业主动补库存周期

产业链上下游利润的博弈本质上是短库存周期错配的结果。从短期库存变化的角度看,

今年下半年浮法玻璃行业经历了主动补库存(7-8月)、被动补库存(9-10月)和主动去库存(11月)、被动去库存(11-12月)四个阶段,与之匹配的上游纯碱则经历了被动去库存(7-9月)、主动补库存(1月)、被动补库存(1-11月中旬)和主动去库存(11月下旬),其中,纯碱的库存周期波动显著强于玻璃,这是由于纯碱行业的贸易环节承担了显著的蓄水池功能,当浮法玻璃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时,玻璃企业主动降低原材料采购转向按需采购,而纯碱的贸易环节以套期保值等金融手段实现了大量浮盈急于兑现利润快速主动降低持有的库存水平,因此通过主动降价等方式将持有库存低价满足玻璃的采购需求,使得纯碱行业的库存周期水平加速经历了被动补库存和主动去库存两个周期。

伴随着终端需求好转,玻璃行业的库存周期已逐步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地产融资环境好转、政策性驱动及春节效应的来临驱动终端的加速竣工,从而加速了终端对于浮法玻璃的采购,使得浮法玻璃库存在11月下旬短短两周时间内去化了接近20%且产销率持续维持高位(120%-150%)。考虑到玻璃接近产能周期尾声且设备的高维修成本,考虑到当前历史高位的利润水平、玻璃冬储效应、竣工加速等多方因素,玻璃行业势必将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并驱动上游纯碱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

根据隆众最新数据披露,下游玻璃企业纯碱库存已从十月纯碱价格高点是接近6天的厂备库存下滑至37天,处在历史较低水平。对比浮法玻璃的利润率,可以发现,在浮法玻璃利润率高于20%的历史行情中,玻璃企业的厂备库存一般不会低于35天-40天的水平,最高时可达到6天。市场此前关注到纯减厂和玻璃厂对于价格存在博弈,目前在面对玻璃企业盈利回暖,囤积在纯碱厂手中的库存有望向下游开启转移,行业定价权将逐步向上游纯碱厂倾斜,从而驱动产业利润分配持续向上游集中。

库存周期上行推动上游价格持续强势

在浮法玻璃进入主动补库存、纯碱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的背景下,势必会看到全行业利润景气上行、产业利润分配权向上游集中,同时,产业链上下游各自的供需平衡状态也决定了上游价格的坚挺。

用于玻璃生产的重质纯碱根据平衡表推算12月的供需矛盾将日渐突出。从11月数据推算,纯碱企业重质纯碱累库接近48万吨,社会库存总去库45万吨,假设社会库存中重质纯碱3万吨,下游玻璃企业在减少采购的背景下,11月重质纯碱原材料库存去库高达16天,按11月玻璃企业日融化量推算,总去库达70万吨,因此在11月最悲观的情况下重质纯碱去库高达5万吨。而12月考虑行业检修,和连云港碱厂的关停,预计重质纯碱的供需缺口在1万吨,而现有库存只供下游补库1天,比较2020年,玻璃企业12月至1月补库17天,因此形势的严峻可以预计。

在现货价格坚挺的预期下,期货定价将势必回归理性,并进入基差修复行情。玻璃在被动去库存阶段走出了强势的基差修复行情,郑玻2201合约从贴水最大时的3%已修复至8%,而当前纯碱2201合约仍然贴水25%左右,当前期货盘面定价仍然以部分玻璃厂拿货价2800定价,但是从期货交割标的重质纯碱的库存和供需状况结合当前超过300万吨的盘面持仓看,在2800元的价格可交货量极其有限,一方面,12月碱厂报价普遍较11月结算价变化不大,市场主流报价在3300-3400元/吨,当前盘面的定价仅代表部分有较大资金压力的碱厂针对长期合作的大玻璃厂客户的成交价格,但若针对空头交割需求而言,仓单成本仍然远高于2800元/吨。另一方面,当前期货价格盘整于2650附近,玻璃厂于该价格区间持续进行买入套保动作,而期货空头主要是投机空头及期现贸易商,在玻璃厂采购回暖的背景下,这些空头在当前的现货价格之下无法从碱厂拿到具备利润空间的仓单。因此,在交割货源紧缺的背景下,纯碱价格势必将进行合理的基差修复回归理性定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