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果然都是戏,菜鸟撕顺丰,阿里却入股:王卫的第四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占40%

成年人的世界果然都是戏,菜鸟撕顺丰,阿里却入股:王卫的第四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占40%
2021年12月24日 18:25 市值风云App

公司现在仍未能实现盈利,但账面现金充裕,还可以烧下去。

作者 | 韦三甲

编辑 | 小白

12月14日,顺丰同城(09699.HK)成功登陆港交所上市。

至此,王卫手握四家上市公司,包括顺丰控股(002352.SZ)、顺丰房托(02191.HK)以及前不久刚收购的嘉里物流(00636.HK)。

不过顺丰同城的上市略显勉强。

早先,公司披露的IPO价格区间为16.42-17.96港元,或许是考虑到市场情绪,最后将发行价格定在区间下限16.42港元,募集资金约20.3亿港元。

但即使如此,上市首日顺丰同城依旧破发,现在也还没回到发行价之上。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床头吵架床尾和,阿里入股顺丰同城

2017年的儿童节,菜鸟突然发布了一则声明,称顺丰关闭了对菜鸟物流的数据接口,对商家和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随后顺丰就发声明称,是阿里系平台先将顺丰从物流选项中剔除的,并且顺丰此前拒绝向菜鸟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于是菜鸟单方面切断了丰巢信息接口。

当时双方在社交平台上的正面硬刚引发了大批网友的围观和讨论,不过后来双方还是在邮政局出面的情况下握手和解。

时间一晃4年过去了,顺丰旗下的同城配送业务也迎来了上市,而阿里和顺丰也冰释前嫌走向了合作共赢。

此次上市,顺丰同城找来了同属阿里系的淘宝中国和哈啰出行担任基石投资者,两者合计认购金额8.9亿港元,持有公司上市发行后股权比例约为5.81%。

其实早在11月30日,顺丰同城就宣布与哈啰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哈啰出行正在致力于将旗下两轮换电品牌“小哈换电”打造成中国最大的两轮电动车基础能源网络。

按照规划,双方的合作将首先在两轮换电设施展开,未来将往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延伸。

从网上打嘴仗,到携手合作,风云君只能感叹,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IPO之后,顺丰控股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持有公司股权合计64.54%,是最大的股东。

另外,顺丰同城表示此次募集所得款项约35%将用于研发及基础设施建设,20%用于服务覆盖范围和运力池的扩大,20%用于战略收购上下游业务,15%用于品牌营销。

也就是说,公司仍旧处于扩张阶段,并且未来还会不断投钱做扩张。

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龙头

顺丰同城在2016年开始作为顺丰控股的一个事业部提供同城即时配送服务,在2019年开始实现独立化、公司化运作,顺丰同城和顺丰控股的业务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顺丰控股专注的是跨平台、跨区域,时间区间更长的端对端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

而顺丰同城则专注于即时配送服务,针对的是点对点物流配送,强调的是即时性。服务重点主要包括餐食、饮品、数码3C等,骑手平均配送时间为数小时内。

而且与顺丰控股相比,顺丰同城不需要在供应链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没有分拣中心、分拣设备、中转站、仓库或者飞机等重资产,更偏向轻资产运营模式。

顺丰同城的固定资产占比不足1%,远低于顺丰控股的20%。

近年来,随着外卖和快递行业的兴起,我国的即时配送服务行业也在快速增长。

行业订单量从2016年的46亿单增长至2020年的210亿单,复合年增长率达46%。增长速度非常迅猛。

下图所示为即时配送行业的主要场景,自下而上逐渐发散,其中餐饮外卖是最底层的需求场景,同时也是需求量最大的场景。

2019年之前,餐饮外卖订单量占即时配送服务行业总订单量的80%以上。特点在于需求稳定,而且订单量密集。

不过绝大多数餐饮外卖订单都被平台牢牢抓在手中,比如饿了么、美团、叮咚买菜等。

这里就需要了解一个概念,我国的即时配送服务提供商,可以分为中心化平台所属即时配送服务平台,以及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

前者主要服务在中心化平台上注册的商家,负责中心化平台的消费者配送,例如饿了么下的蜂鸟、美团下的美团配送和京东下的达达集团等,而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则可以接收多个平台或者商家的订单。

我国即时配送服务行业以餐饮外卖订单为基石,而绝大多数餐饮外卖订单都被外卖平台所控制,所以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占比较小。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虽然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订单数量占比从2016年的11.9%增长至2020年的14.4%,但整体规模依旧偏小。

目前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市场较为分散,在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中,前六大服务提供商合计市场份额约为35.6%和36.6%。

其中,顺丰同城在细分市场排名第一,公司在2020年、2021年,和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三个月中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0.4%、10.9%和11.1%。

飞速扩张的顺丰同城

在即时配送行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顺丰同城作为第三方即时配送的龙头也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

服务覆盖城市从2018年末的264个,增长到2021年5月底的1091个。

自2018年以来,平台上活跃商家数量和消费者数量均实现大幅提升,分别达到14.75万和451.34万。与2018年相比,均实现了10倍的涨幅。

订单量同样实现飙涨,从2018年的7980万单飙升至2020年的7.6亿单,几乎翻了十倍。

2021年前5个月订单量高达5.1亿单,同比增长151.2%,日均处理订单量337.7万单。公司订单的增速比行业增速快得多。

即时配送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业务扩张的前提是拥有尽可能多的骑手。平台活跃骑手数量实现大幅增长,2021年前5个月活跃骑手数为34万,同比增长61.9%。

顺丰同城的高速扩张也反映在了业绩表现上。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达48.43亿元,同比增长129.9%,2018-20年间复合年化增速达120.8%。2021年前5个月实现营收30.46亿元,同比增长113.2%。

公司现在还处于亏钱的状态,2021年前5个月毛亏损额为2766万,净亏损额为3.53亿元。

不过亏损幅度在不断收窄,毛亏损率、净亏损率和经调整净亏损率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其中,毛亏损率从2018年的23.3%收窄至2021年前5个月的0.9%,毛利润扭亏为盈指日可待。

顺丰同城当前的业务重心是配送服务,贡献收入占比约等于100%。

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的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2%大幅增长至2021年前5个月的39.1%,这部分业务主要是靠顺丰控股支持。

其他业务主要指的是通过丰食平台与商家合作提供线上团餐服务,这项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占比仅为0.2%,后面不做过多讨论。

高度依赖顺丰控股,大客户集中度高

顺丰控股不仅是公司的大股东,同时还是公司最大的客户。顺丰控股贡献的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2.9%一路飙升至38.6%。

同期,公司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占比从67.8%小幅下降至61.1%。

可以看出,公司对大股东顺丰控股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并且还在逐年递增。

从收入构成来看,与顺丰控股的交易以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为主,占总营收比为37.6%。而与独立第三方的交易主要以同城配送服务为主,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占比极低仅为1.5%。

可以说公司当前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全由顺丰控股贡献,这也意味着顺丰同城几乎未能从其他物流公司接到最后一公里服务的订单。

从订单数目来看,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的增速远不及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在前5个月达到1.8亿单,同期最后一公里订单数为3.3亿单。

由于订单量的暴增,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的平均服务费近年来快速下降至3.6元,低于同城配送服务的10.3元。

虽然顺丰同城为即时配送服务列举了多个场景,但是从当前前五大客户结构来看,同城配送服务仍旧是以餐饮外卖为主,向其他场景的开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顺丰同城官网)

通过调整运力池结构来降低成本

对于轻资产、劳动密集型的即时配送行业而言,公司最大的成本就是向骑手支付的履约成本(与骑手有关的劳务外包成本及员工福利开支的综合)。

公司按照总额法确认营业收入,支付给劳务供应商的金额计入营业成本,往期履约成本占营业成本比维持在97%以上。

而通过调整运力池结构来降低成本,是顺丰同城现在最关注的事情。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专职骑手和众包骑手的区别。

专职骑手,一般为全职,需要签订劳动关系,可以领取固定薪酬部分,也可获得交通、或者话费等补贴。

专职骑手通常需要常驻主要客户的指定门店,便于提供稳定的服务。部分专职骑手属于公司的雇员,另一部分则由外包公司聘为全职雇员或者合同工。

众包骑手,并不一定是全职,不签订劳动关系,通常是顺丰同城与外包公司签订协议,由后者聘请众包骑手作为合同工。

众包骑手可以自由选择时间接单作为兼职,不收取固定薪酬,只收取佣金。

由于专职骑手拥有固定薪酬以及补贴等,所以专职骑手每笔订单的平均履约成本通常高于众包骑手。

对于顺丰同城而言,提高众包骑手所履行订单的百分比,能够有效降低每笔订单的平均履约成本。

自2018年开始,专职骑手的人数和占比均呈现急速下降趋势。

2021年前5个月,活跃专职骑手人数为1.44万,占比从38.5%大幅下降至4.2%。活跃众包骑手人数为32.63万,占比则跃至95.8%。

众包骑手完成的订单量也飙升至92.3%,同期专职骑手完成的订单量占比为7.7%。

运力池的结构调整,使得每笔订单的平均履约成本飞速下降至5.9元,相较2018年下降了60.7%。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矛盾点:

公司如果想盈利,就需要降低每单履约成本,也就意味着压低骑手的每单平均收入;

而对于骑手来说,如果对于每单收入不满意则会转去其他平台,毕竟众包骑手不签订劳动关系,不受约束,在哪个平台做快送对于他而言都一样。

并且,一味地雇佣更多的众包骑手,也很难长期保证服务质量。

所以,在保证骑手和客户满意度的前提下,长期有效降低单笔订单的履约成本是公司的头号课题,也是公司实现盈利过程中的最大拦路虎。

从费用端来看,三项费用合计占比较为平稳,在2021年前5个月略微改善至11.2%。

截止5月末,公司没有银行借款,流动比率大幅改善至3.12,流动性无忧。

公司手中还握有10个亿的现金,再加上此次IPO所得款,顺丰同城拥有足够本金在未来继续业务的拓展。

顺丰同城目前还未能盈利,这也正是当前该行业所面临的的共同难题。

在母公司的“关照”下,顺丰同城近年来实现了业务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实现了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的平均履约成本的大幅下降。

然而在顺丰控股自身陷入价格战的情况下,顺丰同城还能享受多久的庇护呢?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