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大股东集齐95、00后!核酸检测“风口股”达科为:本质就是中间商,最大经营风险来自新签代理合同

前五大股东集齐95、00后!核酸检测“风口股”达科为:本质就是中间商,最大经营风险来自新签代理合同
2022年11月16日 18:27 市值风云App

试管采样,95后、00后大股东,几乎每个字都极大地勾引了风云君这个又八卦又躁动的内心。没错,往往这个时候,老铁们又有新故事可以听了。

深圳市达科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科为)于2021年9月29日向创业板提交招股说明书,目前已经提交注册。

是真的吗?

01  10岁成为大股东,至今尚未成年,身价即将过亿

先来看风云君最关心的股东问题。

开头提到的两位大股东,分别是吴映洁、何政龙,最新持股比例为15.46%、7.73%,分别位列第一大、第五大股东。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简介信息,吴映洁为1995年出生,目前正在美国留学,还是一名学生。

吴映洁未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不参与公司管理。但其与父亲吴庆军合计控制达科为42.01%股份,为达科为的实控人。

另外的何政龙就更小了,2005年出生,目前尚未满18岁。由于仍未成年,何政龙的股东权利由其监护人何俊峰(父亲)代为行使。

对于未成年人能否成为公司股东,我国《公司法》没有作出限制性规定,因此未成年人确实可以成为公司股东。

根据问询函回复,何政龙父母这样的安排,是出于家庭资产配置考虑。

参考计划发行股份数量及募资金额,估算达科为目前整体估值32亿。届时,吴映洁、何政龙两位股东的身价也将分别增至近4亿、2亿。

看看风云君,经历十多年的社会毒打,至今存款仍是四位数。再看看人家,一个没毕业,一个还在读高中,就已经拥有过亿身价。

风云君还注意到,这二人最早是在2015年10月成为达科为股东。

(达科为2015年2月股权结构)

掐指一算,何政龙那时才刚刚10岁。遥想风云君10岁时,还是个只知道在村口玩泥巴的秃小子。

但是,风云君一点也不羡慕。毕竟,跟我们老板的8000亿身价相比,以上完全不值一提。

作为上面两位股东的父亲,吴庆军、何俊峰也是达科为的创始人,目前分别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从股东简历来看,吴庆军拥有生物专业背景,何俊峰则是财务出身。一人负责业务发展,一人负责运营管理,一个笛子一个笙,配合的好不默契。

在这里,风云君又发现一个细节。吴庆军、何俊峰还拥有一段共同的履历,都曾就职于深圳市百雅克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雅克泰),分别任总经理、财务主管,并在同一时间辞职。

百雅克泰在2002年已吊销营业执照。另根据天眼查信息,吴庆军还是百雅克泰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40%。

而从名字来看,百雅克泰与达科为的后缀均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似乎属于同一领域。

所以,是吴庆军与原来的两位合伙人傅剑华、陈世卷合作的不愉快?还是遇上了更合拍的何俊峰?此处留给老铁们自行八卦。

02  试管采集贡献有限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试管采样贡献了多少收入呢?

达科为的收入中,与疫情相关的产品主要有病毒保存试剂、防护用品两类,其中以病毒保存试剂为主,即核酸检测试剂盒。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子公司达科为生物工程研发出病毒保存试剂业务,取得了中国NMPA备案及海外市场应用许可。

自加入病毒保存试剂业务以来,其收入占比均不足10%;其中,2022年上半年实现4,190.23万元,占比8.84%。

起初,这项业务主要以境外销售为主。2022年开始,境外防疫政策变化,病毒采样试剂需求减少,同时境内常态化检测政策带来大量市场需求,病毒保存试剂逐渐转向境内销售。

随着国内核酸检测市场价格持续下降,达科为病毒保存试剂平均售价在2020年高达4.13元,2022年上半年降至不到2元,同期毛利率也从63.93%大幅降至16.30%。

随着盈利空间被压缩,负责病毒保存试剂业务子公司,也在2022年上半年陷入亏损,或许于此有关。

也因此,疫情相关产品对达科为的影响也在减弱。剔除疫情相关产品后,达科为2020年的整体营收增速从39.04%降至26.75%,2021年则从38.30%增长至43.28%。

从这点来看,疫情相关产品确实促进了达科为的业绩增长,但从收入占比和增速来看,贡献有限。

代理本质未变

01  符合代理商的基本特征

根据招股说明书,达科为是以做科研试剂及仪器代理起家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研究服务、及病理诊断领域的专业提供商。

对此,风云君倒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首先,从收入来看,达科为的收入构成仍以代理产品为主,2019以来的收入占比保持在80%上下。

而代理产品又以科研试剂为主,2019年的以来的销售占比也高达70%左右,主要是为生物医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的科学研究有关的实验和检测服务。

这样的业务结构下,达科为的毛利率基本符合代理公司的特征。

像诺唯赞、义翘神州、百普赛斯等以自主研发科研试剂为主的上市公司,毛利率普遍在80%以上。而向泰坦生物、优宁维、达科为等以代理产品为主的上市公司,毛利率与之差着一大截。

再来看员工构成。截至2022年末,达科为拥有400多名销售人员,占比超一半,而研发人员仅百余人,占比不到15%。

显然,与研发相比,销售的分量更重,这也符合代理公司的基本特征。

因此,达科为的业务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02  与最大代理品牌的合作危机

自成立以来,达科为与BioLegend、PeproTech、Nexcelom Bioscience、LGC等多家国际生物技术品牌建立合作,代理销售生命科研试剂及仪器等产品。

这其中,达科为与BioLegend关系最为密切。2019-2021年,达科为销售BioLegend代理产品的金额分别为2.03亿元、2.64亿元、4.0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70%、43.60%、48.77%。

达科为在招股书中表示,与BioLegend已合作十多年,形成相互依赖、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但风云君发现,达科为在这个关系中变得越来越被动。

达科为与BioLegend的代理是独家经销,到期自动续签。

又根据协议中的终止条款,基本可以解释为仅当达科为出现违约、且未在约定期限内纠正违约行为时,BioLegend才有权提前终止代理关系。这项条款里,达科为掌握着明显的主动权。

但2022年1月,达科为又与BioLegend签署了《独家经销协议第8号修正案》,其中一条内容是:任何一方在协议期满前的90天内都可以向另一方发出书面终止通知。

一句不附加任何限制的任何一方,让达科为丧失了大部分的主动权。

而这件事发生在BioLegend于2021年9月被PerkinElmer收购后,虽然PerkinElmer未改变现有的代理商关系,但合作条款的变化似乎在说明了什么。

03  有研发,成果集中在2016年之前

有一说一,达科为在自主研发方面也是做了些努力、有了些成果的。

在销售代理产品的过程中,在长期为客户提供产品筛选、实验设计及技术指导等服务过程中,达科为积累了一些基础知识,并在此技术上自主研发形成自主品牌。

在试剂方面,达科为掌握了细胞因子定量检测技术、细胞分离培养技术等核心技术;在病理诊断设备方面,掌握了染色机、封片机、冷冻切片机、脱水机等核心产品的关键技术。

但相比代理业务,自研业务收入还是有些小巫见大巫。从上文可知,2019年至今,达科为自主品牌收入占比大约为1/4。

目前,达科为拥有21项发明专利。

(注:只截取部分)

风云君发现,上面这些发明专利只有一项专利是在2021年取得,其余均是在2016年之前。

由此可见,达科为的研发成果,大都是在那个时间段获得的。

老司机啊?突击分红5000万,再募一个亿补流

达科为曾在2016年7月新三板挂牌,2019年2月终止。

从业绩来看,2016年至今,其营业收入一直保持增长,且增速不错;其中,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37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4.75亿元。

达科为的利润则是在2016年才扭亏为盈,并到2020年快速增长,主要是受益于规模效应。

2021年,达科为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2022年上半年实现4,779.23万元。

风云君发现,同样飞速增长的,还有达科为的现金分红。

特别是2022年5月,达科为派发现金分红5,169.16万元,占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近一半,而2021年全年的自由现金流也才不到4,000万。

此次IPO,达科为计划募资8个亿,并欲拿出1个亿补流,看来吴老板小算盘已经打得相当熟练了。

达科为,专业提供商背后代理本质未变。疫情相关业务确实带来了业绩增长,但随着政府降低核酸定价,盈利空间也被大幅压缩。

作为一家代理商,达科为最大的危机是大客户易主之后,合作条款变更,丧失主动权。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