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特斯拉杀手”更像个笑话!Lucid烧钱造车:一年亏损13亿美元,CEO年薪3.8亿美元才是最大赢家?

这位“特斯拉杀手”更像个笑话!Lucid烧钱造车:一年亏损13亿美元,CEO年薪3.8亿美元才是最大赢家?
2023年09月26日 18:11 市值风云App

竞争者造车如火如荼,Lucid却还在为供应链焦头烂额。

作者 | 布尔乔亚的丧钟

编辑 | 小白

OpenAI直接竞争者,Anthropic,是个神秘的公司。

CEO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原是OpenAI成员,自立门户创立Anthropic是因他接受不了OpenAI发展方向。

不过Anthropic几乎不对个人开发者感兴趣,几乎不接受任何商业联系,达里奥·阿莫迪甚至享受这般神秘:“若人们觉得我无趣,是我想要的结果”。

但对用户的疏远并没有让公司决策能更准确,甚至还屡次做出并不被用户接受的决策,公司的AI产品Claude只能算差强人意:常误判用户的意图并拒绝回答,曾计划50美金/月的付费模式远高于ChatGPT Plus的价格,等等。

烧钱造车,只因沙特王子大方撒币

Lucid Group Inc(中文译作“路西德集团公司”,股票代码:LCID.O)也是一个员工不满公司发展方向而自立门户的故事。作为一家新能源车企,Lucid诸多关键人员都曾是特斯拉的员工。

2022年,Lucid营收6.08亿(同比+2,143%),净亏损13.04亿(去年亏损25.8亿),毛利率-170.66%(本文除额外说明,金额单位默认美元)。

2023年H1,营收3亿(同比+93.73%),净亏损15.44亿,毛利率-251.75%。

(来源:市值风云App)

2022年和2023H1营收同比明显增长,主要系汽车交付量增加。2022年,公司交付4,369辆车(同比+3,395%);2023H1,公司交付2,810辆车(同比+177%)。

(Lucid的营收确认除汽车销售外(即客户获得车辆控制权),还包括非保修售后汽车服务和配件,电池系统,动力总成套件和零售商品,不过公司营收来源依然以汽车销售为主。)

(Lucid汽车产销量,来源:insideevs.com)

美国车企瑞维安(Rivian),同样系2021年第四季度交付第一辆车,但产销量明显比Lucid好上不少。2022年,瑞维安交付2.03万辆(同比+2,110%),2023年H1交付2.06万辆(同比+262%)。

(Rivian汽车产销量,来源:insideevs.com)

Lucid造车相当于做慈善,不赚钱尽交朋友。

从开始造车的【2021Q3】起,每个季度毛利率都是负数。2023年Q2,公司单季毛利率为-268.39%,亏损程度明显超过其他同行。

(来源:市值风云App)

2023年H1,公司营业亏损为16.1亿。

(来源:市值风云App)

从第一辆Lucid Air开出卡萨格兰德工厂那天算起,截至2023年H1,由汽车销售带来的累计毛亏损已达4亿,累计营业亏损为8.38亿。

(来源:公司业绩报告)

如今Lucid的“撒币”行为,源自另一个“撒币”的故事。

2018年3月,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来美国进行访问,并会见了马斯克。会面后,穆罕默德王子通过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投资了特斯拉(由于持股比例低于5%,具体交易时间未披露)。

PIF一度对特斯拉颇感兴趣,马斯克表示,PIF负责人亚西尔·阿尔-鲁马扬曾在短信私聊中提到对收购特斯拉的兴趣。

2017-18年间,马斯克事业爱情双双受挫,不仅经历着和演员艾梅柏·希尔德的情感拉扯(就是和约翰尼·德普离婚,震惊全球娱乐圈的那位),而且那时的特斯拉是全世界最多人做空的股票,压力之下,他经常情绪失控。

所以面向PIF投来的兴趣,他仿佛抓住救命稻草。激动的马斯克曾于2018年8月7日发了那段著名的推文:“资金已到位”。

(来源:x.com)

不过,PIF有着和李泽楷类似的误判。

李泽楷变现了当时他并没有把握的腾讯,买入他认为是更好的投资机会的香港电讯;同样地,PIF放弃特斯拉并选择了他们认为更有前景的Lucid。

看看,这就叫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

2019年Q4,PIF几乎清空特斯拉的持仓,从2019年Q3的820万股一路减持至3.9万股,错过了特斯拉后来的大涨。尽管如此,PIF对Lucid的未来依然抱有希望。

2018年9月17日,PIF基金与Lucid签署投资协议。不过,由于地缘政治等因素,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在2019年4月才正式批准这项交易。自此,PIF就开始不断加注Lucid。

截至2019年末,PIF基金已共计对Lucid投入13亿,并获得该公司67%的股权。

在Lucid通过SPAC上市后,PIF依然在加注。2023年5月,Lucid发布新闻稿,拟向PIF基金定向发行2.66亿股,募资18亿。此外,PIF基金也通过公开市场持续增持Lucid股票。

截至2023年8月,PIF在Lucid已共计投资54亿美金,共计持有Lucid 60.5%的股份。

至此,Lucid是PIF美国权益投资部分(U.S. equity holdings)最大重仓股,占该部分基金净值比例24%。

但是,对Lucid的投资是PIF的一次“撒币”行为,因为Lucid的拉胯表现拖累PIF整体回报。2023年Q2,PIF美国权益投资的年化收益为9.6%,但假如没有投资Lucid,PIF的收益会更好。

前特斯拉员工创业,誓言成为“特斯拉杀手”

Lucid的前身是Atieva,是“先进电子汽车应用技术”的首字母缩写,该公司最初的业务只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动力总成。

2007年,前特斯拉汽车副总裁谢家鹏(Bernard Tse)、Astoria Networks联合创始人温世铭(Sam Weng)和发明家Sharon Sheau-Pyng Lin(关于她的公开信息较少)共同创立了Atieva。

2013年,Atieva从特斯拉挖走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彼得·罗林森(Peter Rawlinson)。

他的加入是公司发展策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作为加入的条件,罗林森提出两点:1. 公司要改名,因为名字像酸奶品牌;2. 公司要对外宣称,Atieva会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纯电车。

口号够响亮,团队很豪华,因此吸引到大洋彼岸的注意。2014年,Atieva完成2亿美元的C轮融资,北汽集团出资1亿,占Atieva全部股份的25.02%,为第一大股东;乐视出资0.8亿,持股20%,成为第二大股东。

虽然创始人谢家鹏因在市场发展策略和团队存在分歧而离开公司,但整体上,团队阵容依然可观。2016年10月,伴随公司更名Lucid,以及公开第一款汽车Lucid Air的技术细节,Lucid正式开始造车之路。

因为公司有众多特斯拉前员工,加上公司定位也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S,Lucid一度被称为是特斯拉杀手,相关人物包括:

1. 彼得哈森坎普(Peter Hasenkamp),前特斯拉汽车系统采购总监,在Lucid担任供应链副总裁;

2. 埃里克巴赫(Eric Bach),前特斯拉员工,在Lucid担任硬件工程副总裁;

3. 德里克·詹金斯(Derek Jenkins),曾任职奥迪(8年)和大众(9年),在Lucid担任设计副总裁;

4. 彼得·霍赫霍丁(Peter Hocholdinger),在奥迪集团任职24年,在Lucid担任制造部门副总裁。

(团队成员,来源:知乎)

亮眼的公司团队,加上各大投资机构背书,后来甚至引起沙特PIF基金的注意,因此也就有了PIF的“撒币”故事。

不过,Lucid Air是否如彼得·罗林森所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纯电车,依然值得商榷。

由于Lucid定位高端豪华车型,目前在售车型从8.24万的基本款的四驱Air Pure(更便宜的后驱款目前并不在售)到12.56万的Air Grand Touring不等,因此和特斯拉的Model S,保时捷Taycan,奔驰EQS等产品直接竞争。

(Lucid在售车型,来源:Lucid网站)

既然市场定位和价位是豪华车型的标准,那Lucid 也需要满足豪华车型消费者的挑剔口味,但这对Lucid是明显挑战,Lucid的市场反响一般。

跟随特斯拉自上而下的打法,却不可能成为特斯拉。

设计细节上,Lucid让消费者时不时怀疑这是豪车:

杯架太小放不下正常大小的杯子,长续航车型后排座位太低导致乘客只能蹲坐,动能回收过强导致驾驶呈现明显的“抑扬顿挫”,A柱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导致汽车会有呼啸声,等等。

我们可以用奔驰EQS的一些设计细节做对比:

1. 自适应悬挂系统会记住上下班路上的每一次颠簸,让驾驶过程更加平稳;

2. 一般而言,新能源车由于没有内燃机的噪声,行驶时的风声会成为最大的噪音来源,为此奔驰特地在风洞测试中不断优化,当奔驰交付第一部EQS时,该车型是当时世界上风阻最小的量产车。

被寄予厚望的“特斯拉杀手”Lucid,当下的表现让望眼欲穿的投资者们失望了。

供应链问题重重,豪华纯电车市场竞争加剧

2022年,Lucid没能拿下“世界上最好的纯电车”的头衔,但是却在另一个方向拿下了行业第一。

根据Automotive News/Equilar CEO统计,2022年CEO彼得·罗林森的薪酬总额为汽车行业之最,为3.79亿,这个数字比公司全年营收额的一半还多。

虽然Lucid声称2022年汽车交付量超出业绩指引,但是我们要注意,公司曾连续两次下调业绩指引:

1. 在2021年Q4的业绩会,CEO罗林森对供应链问题表示遗憾,并把2022年的汽车交付量的业绩指引从2万辆下调至1.2-1.4万辆;

2. 2022年8月的新闻稿,罗林森再次对供应链问题深感遗憾,将汽车交付量的业绩指引下调至6-7千辆。

2022年的实际交付量为4,369辆,相比Lucid在SPAC上市时公布在投资者报告的业绩指引(2万辆),只达到2成(21.85%)。

2022年6.08亿的营收,相比当时业绩指引的22.19亿,也完成不到3成(27.40%)。

(SPAC上市时,公司的业绩指引,来源:Lucid 2021年7月投资者报告)

Lucid的未来依然危机四伏。

2023年9月15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的1.27万工人在密歇根州、密苏里州和俄亥俄州的三家工厂同时举行罢工。

这是1935年成立的UAW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罢工,同时影响美国三大车企(通用汽车(GM.N)、福特(F.N)、Stellantis(STLA.N))。三大车企提案将在4年半合同加薪20%(并立即加薪10%),但UAW代表提出应加薪40%。

(UAW 罢工,来源:美联社)

UAW威胁称,若截至9月22日仍未取得重大进展,罢工范围还将扩大。

如果UAW罢工成功,为其成员争取到更好的条件,可能会激励汽车行业的其他工人寻求工会代表或集体谈判。

所以,虽然Lucid当下未受影响,但由于生产制造都在美国,因此未来可能需应对潜在的工人的工会化运动或加薪要求。

对于Lucid这个原本就毛利亏损的公司,若这类事件发生,将会加大公司控费降本的压力。

另一方面,Lucid的竞争者们也没有停下脚步。

在Lucid开始正式交付Air的2021年,特斯拉也对他们的Model S做了重大更新,重新设计了车身和内饰,续航里程明显增加,并引入全新的Plaid型号,系全世界加速最快的量产车。

同样扎堆在2021年发布新纯电高档车型的还有统称为“BBA”的三大传统豪车品牌:奔驰在美国发布EQS 450+ 和580 4MATIC,奥迪在慕尼黑车展发布e-tron GT,宝马在美国发布了i4,并随后的2023年发布了i7。

而回头看Lucid,公司还在为供应链问题而焦头烂额。承诺在2023年面世的纯电SUV,Lucid Gravity,也依然遥遥无期。

Lucid像文章开头提到的Anthropic,在面对同行的不断产品升级的内卷中,并没跟上步伐。

而反观特斯拉,借势中国强大的汽车供应链、喷涌的工程师红利,以及庞大的消费市场,完成了从豪华车到平价车的惊险一跃,自此海阔天空。

对Lucid而言,结局早已注定,你拿什么当刺客?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