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巨鳄”贝壳,在布一局全国的大棋

“资本巨鳄”贝壳,在布一局全国的大棋
2024年04月07日 19:02 鱼眼观察

1、存量房时代,贝壳一家独大

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链接上下游100多个行业,包括上游的房产开发、建设、设计,下游的租赁、装修、家居、家电、住房数据、物业服务等等,毫无疑问,房地产行业牵动着多个行业的兴衰。

自国家出台“房住不炒”方针之后,房产行业告别了过去20狂飙突进的“大扩张时代”,进入细水长流、稳健发展的“存量房时代”。

如果说,“大扩张时代”是万科、恒大、碧桂园等多家房产商唱主角,“存量房时代”却进入了唯一霸主的格局,这个唯一霸主,就是贝壳。

按规模看,贝壳在全国拥有上百万经纪人,在许多城市中市场份额超过50%,处于绝对的市场主导者地位,不夸张地说,“贝壳打个喷嚏,行业就会跟着感冒。”

按交易规模看,2023年贝壳平台总交易额高达3.14万亿元,仅次于阿里巴巴和拼多多

按市值看,贝壳的港股市值1300多亿,比万科、碧桂园、融创等多家头部知名房企的市值加起来还要多。

从涉足的产业链来看,贝壳在新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2023贝壳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也达到了109亿元;在租赁市场,贝壳省心租突破20万套,长租公寓超1万套;同时,贝壳还在上游拿地,做房产开发。可以说,整个房产相关的链条上,贝壳已经无处不在了。

在房产行业,贝壳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早已经达到了滴滴在出行领域、淘宝在电商领域的市场地位,甚至比后者更为强大,但相比后者,贝壳受到舆论的监督和政策的约束却要少得多。

在很多用户和同行的眼里,大家已经“苦贝壳久矣”——让用户被迫买“好房好赞”,花费更多的服务费;房产商被迫为贝壳缴纳不菲的佣金;携资本的力量,掏空式di地挖中介同行墙角……

可以说,如今财大气粗的贝壳,所到之处已经让同行叫苦不迭,让行业头痛不已,时不时地掀起惊涛骇浪。

最新的这一次,是苏州。

2、贝壳要砸了苏州同行的饭碗?

网上流传着一份苏州市房地产经纪业协会发布的《关于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不点名地批评了“有人散布不加入品牌就干掉某企业的言论”,“频繁通过电话招聘,严重影响其他经纪人员的正常工作,严重破坏了经纪行业的营商环境”,并提出要“反对搞行业垄断”。

在倡议书的下面,附上了苏州多家经纪公司的盖章声明。

据了解,倡议书中没有点出名字的某品牌,就是贝壳。

在网上,苏州名古屋某管理者怒斥贝壳无底线挖人的内部信广为传播,还有账号直接发布了疑似苏州贝壳人员站在名古屋地产店门口,列队唱歌的视频,标题是《苏州贝壳vs名古屋地产,直接上门挑衅》。对此消息,贝壳官方至今未给予回应。

有业内人士透露,一开年,贝壳就开始拿着非贝壳系的同行员工名单,挨个铺天盖地地打电话挖人,称“如果某品牌不加入贝壳系,就要在三个月内干掉”。

使用的手段,包括业主放在贝壳的钥匙,如果是某品牌的同行去借用,就百般刁难,不予配合,让生意做不下去。

甚至有公开信说,苏州贝壳给旗下门店布置任务工作量,必须要给名古屋的人打挖人的电话,必须要通话满一分钟以上,有门店为了执行到位,还必须要拍视频上传,等等。对于这些同行指控,贝壳至今也保持沉默。

这一系列举措,在苏州房产经纪圈引起了轩然大波,非贝壳系的同行控诉贝壳不正当竞争、搞行业垄断,并最终引发了苏州市房地产经纪业协会发布倡议书。

其实,了解行业的人,对这一幕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去网上随手搜搜,从盐城到重庆,从杭州到太原,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多起了。贝壳“野蛮挖人”、“携资本的力量搞不正当竞争”的指控,屡屡出现在网上。

只不过,这一次,贝壳在苏州做得更绝,吃相确实有点过了,难怪激起了苏州非贝系经纪公司的强烈不满。

有律师说,如果站在同行的门店门前列队唱歌叫板,严重干扰同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已经涉嫌寻衅滋事,轻则应该治安处罚,重则入刑。

更令人担心的一个细节是,有律师说,如果打电话疯狂挖人属实,那份同行员工的名单是从何处得来的?如果是通过非正常手段,地下交易的信息黑产,那么还涉嫌侵害信息安全和公民隐私,也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3、三步吞噬同行,垄断行业上下游

从全国来看,贝壳高调、成建制挖人的手法,似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

可以总结出贝壳吞噬同行三步法:

1步,谈,先借助资本的力量开出诱人的条件,让同行主动缴械,带着门店和人员、资金加入贝壳系;

2,一旦谈不妥,贝壳就开始动用资本的力量对付你,比如开出高额的薪水先挖骨干,然后给中介员工狂轰滥炸地打电话挖人,或者在看房的过程中排挤你,最终逼着你就范;

3步,一旦你加入了贝壳系,你就会牢牢的困在贝壳的算法和机制里,沦为螺丝钉,原有的品牌彻底边缘化,丧失价值;原有的管理人员失去话语权,最终沦为贝壳体系内无差别的一员,旧品牌旧团队彻底被肢解。

经过这三步,贝壳逐渐攻城掠地,实现在市场中绝对的垄断地位,消灭了竞争,收割了同行。

有苏州经纪人说,“贝壳作为全行业一家独大的上市公司,在许多城市已经占据50%以上的份额,是绝对垄断的地位了,借用自己的地位和资本的力量,用不正当手段搞垮同行,就没有人能管了吗?”

其实,贝壳的行为已经在许多城市引起了包括行业协会在内的监管层的关注,行业协会多次约谈和发布倡议书。尤其是去年杭州亚运会前夕的节骨眼上,贝壳被指成批挖角我爱我家,甚至用关门、收手机、签入职协议的方式快速挖人,引起了经纪圈极大的震动,最终当地监管层出手约束。

但现在看来,贝壳似乎并没有停手,而是一个城市接着一个城市的踩踏、收编,如此下去,贝壳难免有沦为“行业公敌”的危险,而最终损害的还是老百姓的利益。因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竞争的市场,才会不断提升效率和服务;垄断的市场,必然带来服务水准的降低和收费的高昂,老百姓失去议价权。

“希望监管部门能出手管管,要不然行业就会被毁掉了”,有苏州经纪人说,不能任由某些企业为所欲为,这一次是苏州,下一个又会是哪里呢?

4、扰乱市场,成为平台的收割机,伤害经济复苏

贝壳刚刚发布了2023年财报,有关数据发布后备受诟病。

一个是垄断。在新房市场,贝壳凭借强势地位,不断提高佣金比例,缩短付佣时间,而且越来越强势,此前贝壳曾下架央企开发商北京中海的房源,有分析认为,开发商对以贝壳渠道的依赖已越来越严重;有的直接捆绑开发商,不让同行卖;在二手房市场,贝壳让卖方上“好赞好房”,交额外的服务费,卖方苦于贝壳垄断,不得不任由摆布。

二是大幅度裁员。贝壳旗下直营品牌链家的经纪人大量离职或者被迫转入贝壳体系内的加盟品牌,贝壳不再承担人力和门店成本,由此大幅度缩减自己的成本,脉脉上贝壳离职员工哀嚎一片。而与此同时,以彭永东为首的贝壳高管薪酬暴涨,赚得盆满钵满。CEO彭永东4.7亿的年薪曾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而那些被贝壳收入麾下的品牌和店东,真的能赚到钱吗?网上也是怨声一片。这些品牌和店东成为贝壳庞然大物下的一个齿轮,收入微薄,许多品牌被收编后销声匿迹,也有很多品牌满怀希望、敲敲打打加入贝壳体系,很快又与贝壳分道扬镳,甚至成为仇人。

客观地说,整个房产经纪圈因为贝壳而变得更好了吗?答案恐怕并非如此,除了贝壳自身的营收暴涨之外,体系内的经纪人和非贝壳体系的同行怨声载道。说到底,垄断不得人心,既伤害自己,也伤害开发商和二手房的消费者,伤害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国家层面不断强调打造统一大市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公平化的竞争环境,但贝壳公司的很多争议做法与此背道而驰,损害行业的良性竞争环境,收割同行,损害就业和经济稳定,扰乱正常的房地产服务市场秩序,给消费者增加了更多不必要的成本和压力,伤害了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的活力。

尤其是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危害尤甚。国家倡导民营经济百花齐放,蓬勃发展,既能够解决就业,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一家企业,如果挟垄断之势,伤害行业生态,无疑与国家的大政方针逆向而行,它将伤害民营经济的发展,损害就业,损害营商环境,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希望这样的行为能够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不能任由这样的乱象持续下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