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薅患者羊毛薅出新高度

某三甲医院,薅患者羊毛薅出新高度
2024年04月18日 11:16 鱼眼观察

据澎湃新闻报道,最近,有网民反映,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时,发现候诊区里都是共享按摩椅,比医院常见的金属排椅要宽出不少,导致有限的候诊环境被挤占。

据悉,该院从门诊部一楼到七楼按摩椅总数量共170个,占门诊候诊区全部座位约2/5。在引发关注后,上海十院拆除了按摩椅,并更换成常规金属排椅。

虽然医院已经整改,但回看整件事,还是让人觉得离谱。

此前,共享按摩椅占领高铁站、电影院C位,引发过不小的争议。但争议的核心,不是不该有按摩椅的存在,而是投放的比例过高。

没人否认,高铁站里的按摩座椅,可以让有需求的乘客在疲劳的旅途中更好地放松,电影院边欣赏影片边按摩,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只要比例适当,这些地方的按摩座椅还是有存在的意义的。

可医院就不一样了,其场景特殊,跟共享按摩座椅明显气质不搭

相信去医院看过病的人都懂,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看完病回家,没几个有心情安安静静躺在那享受按摩服务。

虽然从挂号到取药离开,等待的时间也很长,但并不固定,可能这边刚扫码按摩上,那边叫号了就得起来去做检查,剩下的时间,按摩椅又不能退钱。

所以,记者就诊高峰期在现场观察了一小时,发现无人扫码按摩,询问患者是否用过时,很多人也表示“没用过。”

而且,两个这样的“大块头”,就要用掉三个普通座椅的位置,在就诊高峰期,很多患者不得不围站在这些按摩椅旁边,本来就不大的地方更堵塞了,对于急需安静、宽敞环境等候就诊的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图片来源:新闻坊

然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早在2018年底就开始引入共享按摩椅,初期只是为特需门诊的患者提供服务,后来逐渐在其他候诊区铺开。据说引入的初衷是让患者在等候时有更舒适的体验。

既然医院是想让患者有个不错的看病体验,这种按摩座椅舒服不舒服、合不合适,这么多年,为何不多问问患者的感受?

且不说按摩椅让更多人无地可坐,评论区里有人介绍,按摩椅后背有凸起的按摩仪器,谁靠谁硌得慌,如果坐着不扫码还会一直有语音提示,谁坐谁尴尬。

再说,按摩椅不同于普通的金属、塑料简易排椅,清洁打理起来十分麻烦。

此前就有新闻报道过,公共场所的共享按摩椅藏污纳垢,夹缝中蟑螂成堆。还有消费者爆料自己使用按摩椅过后全身起荨麻疹。

在需要高度卫生标准的医院环境中,共享按摩椅的存在无疑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于病人来说,怎么看这种增值服务都有点多余,他们看病时需要一个能歇脚的地方,而不是会按摩的工具。这些按摩椅采用扫码付费模式,收费为6.98元15分钟,以及8.98元25分钟。

医院工作人员解释,没有诱导消费和强制消费,不扫码也能坐。然而这也不能成为医院盲目引进共享按摩椅的理由。

要知道,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此前共享按摩椅有40%的超高占比,这明显偏离了医院作为公共医疗服务场所的本质定位。

这不免让人怀疑,医院不顾实际需求引进按摩座椅,无非是见钱眼开。据按摩椅品牌方的负责人介绍,他们与三甲医院合作多采取的是共享联营模式,也就是医院提供场所和电力,收益分成双方平分。

5年的时间,不知道医院通过这项服务取得的收益如何,从目前来看,可以肯定是费力不讨好了。

图片来源:新闻坊

根据记者的实际体验,现场的按摩椅不少都显示"设备故障"或"报修中",也就是说不少按摩椅已经失去了按摩功能,医院方面解释说合同已经到期,但运营方一直没有将它们撤离,医院也仅仅是将它们作为普通座椅使用。

医院一直都知道这些东西很少有患者用,但是依旧任凭它们占据宝贵的候诊空间,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缺乏对患者基本的体谅。

如今,在网友吐槽引发舆情后,医院很快拆除了共享按摩椅,迅速装上了普通座椅,数量还增加了14%,明明有能力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非要等到事闹大了才整改,这也是一种懒政的表现。

一家三甲公立医院,首要任务是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而非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患者在医院中需要的是舒适、卫生的休息环境,而非额外付费的按摩服务。

如果医院当初认清自己的定位,就不会盲目跟风所谓的“共享经济”潮流,造成资源浪费和公众利益受损的双重后果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