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敢于抛却土地财政依赖,其背后逻辑究竟是什么?

常州敢于抛却土地财政依赖,其背后逻辑究竟是什么?
2024年06月15日 12:34 吴其伦

近年来,常州通过一系列举措给房地产降温,让房地产市场呈低位运行态势,这反映了政府的城市管理智慧,因为这些举措,避免了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和泡沫。同时,这也为常州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空间。

日前,常州政府又出台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政策:不再新增普通商品住宅用地。这一决策不仅彰显了常州政府对于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也标志着常州敢于抛却长期依赖的土地财政模式。

而从2014年到2016年,常州已经实行了3年零供地政策,这一连串的举措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

首先,从常州的GDP体量来看,2023年, 常州市GDP为1.01万亿元,GDP增速为6.80%,位居全国城市第26位。从产业结构来看,常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857.43亿元,增长7.1%,特别是新能源产业表现突出,全年实现新能源领域制造业产值7680.7亿元,增长15.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这表明常州不仅仅依赖土地财政,而是通过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新兴产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为地方财政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其次,常州的工业基础雄厚,特别是在机械制造、新材料、化工、纺织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常州的民营经济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761.25亿元,占GDP比重达66.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3%。这一数据反映出常州经济的活力和多元化,为城市财政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常州财政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也是其敢于放弃土地财政的重要支撑。常州不仅仅依赖土地出让金,还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新兴产业。例如,常州提前布局新能源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成为全国领先的新能源基地之一。常州还超前布局合成生物产业,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常州政府通过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为地方财政收入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第四,常州大力发展演唱会经济和主题乐园经济,这些新型产业不仅丰富了常州的产业结构,也为地方财政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例如,常州的大型演唱会和主题乐园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常州政府通过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和文化项目,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五,常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常州位于长三角经济圈,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常州的区域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常州政府通过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加强了与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协作,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

第六,常州的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也是其敢于放弃土地财政的重要支撑。常州政府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外国企业来常州投资兴业。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不仅为常州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我看来,常州敢于抛却土地财政依赖的底气,源于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多元化的财政收入来源、前瞻性的产业布局以及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这一决策不仅展现了常州政府的长远眼光和坚定决心,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