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招人难甚至不敢招人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人真相?

民营企业招人难甚至不敢招人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人真相?
2024年09月18日 07:00 吴其伦

在当今社会,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一个看似矛盾却又实实在在的问题:它们有资金、有需求,却为何对招聘新员工望而却步?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惊人真相?是职场碰瓷的肆虐,还是法律保护的失衡?

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并非招不起人才,亦非无力承担社保费用,而是对于“用人”与“辞退人”的困境感到无所适从。

企业一旦录用员工,便仿佛背负上了一生的责任。一个消极怠工、破坏工作环境的员工,若要被辞退,企业往往需要支付高额的赔偿。在这样的背景下,谁也无法确保所招聘的每一位员工都是积极向上、勤勉尽责的。

面对这样的困境,民营企业的应对策略显得既无奈又现实。一方面,它们积极寻求人工智能的替代方案,力求在可能的情况下用机器取代人力;另一方面,对于确实需要人力完成的任务,则采取分块外包的方式,从生产到销售,从市场到宣传,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被外包出去。

这种策略的核心思想就是“尽量不招人”,因为招聘员工已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行为。甚至有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不惜将业务转移到越南、老挝、孟加拉等劳动力成本更低、法规环境相对宽松的地区。

曾几何时,失业者尚能轻易找到新的工作机会,而如今,许多人失业后却发现自己已无处可去。是被迫创业吗?但似乎市场上已无多少商机可言。劳动力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揪心状况,让人不禁怀疑,这是否是国家在以一种新的方式鼓励全民创业。

随着职场碰瓷行为的团队化、职业化、专业化乃至产业化,中小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与纠纷,不得不采取不招人的策略来自我保护。这种做法虽然看似无可厚非,但却让劳动者在就业压力下变得彷徨与迷茫。

近年来,司法机关与劳动仲裁部门在处理劳动纠纷时,似乎将“维护劳动者权益”作为了一种政治正确,往往从重从严处罚民营企业。

这种主导思想导致民企在劳动纠纷中几乎总是处于劣势地位,无论是否有理,一旦辞退员工就需要赔偿。合同到期不能辞退,员工不合格也不能辞退,否则就要面临高额的赔偿。成都多益事件更是让许多民企深感痛心,它们开始不再思考如何管理激励员工,而是思考是否要招聘员工,以及如何招聘员工。

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法律,但其真正目标应该是保护真正的劳动者,保护他们拥有劳动的地方。然而,在当前的法律环境下,劳动法似乎已经偏离了这一初衷。

当务之急是解决劳动者的迷茫与困惑。未来趋势可能指向个体自由职业者的兴起,但在智能时代下,组织化的劳动形式仍然将长期存在。如何帮助当前的失业者顺利过渡到未来的个人职业趋势,解决劳资双方的迷茫与困惑,已成为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此,我们不仅要批评职场碰瓷行为及过度维护劳动者的所谓政治正确,更要呼吁劳动者正确对待并珍惜工作机会。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每一份工作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去面对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职场环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