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不仅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

松弛感,不仅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
2022年10月20日 10:03 新京报书评周刊

跟着博主学拍照,打造迷人的松弛感

松弛感女生为什么受欢迎

从优秀女生身上学到顶级魅力:松弛感

为什么她们自带松弛感

松弛感,不在乎就很酷

这是在某知名社交媒体平台搜索“松弛感”,立即弹出的热门讨论。松弛感,是今年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非常火爆的一个流行词。关于“松弛感”最初的来源,在信息驳杂的互联网几乎已不可考。但仔细梳理这些与松弛感有关的词汇,我们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特点。

比如,与此前的同类流行词相比,它显得更加柔和,充满一种自我期许。同时,关于松弛感的描述与想象,往往更多与女性联系在一起。此外,如同其他的网络流行词一样,随着弛感的流行,也逐渐出现了对它的反思甚至讨伐。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松弛感看似无厘头的起源开始,讨论这一流行词汇与我们的家庭关系之间的互动;同时,也试图剖析为何松弛感的论述常常是性别化的;最后,作者也提醒道,松弛感不仅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它也让我们看到个体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如此,我们才能避免松弛感的内在矛盾性——表面是姿态好看的松弛形象,内部则在紧绷中自我攻击。

撰文|重木

松弛感,

一个看似无厘头的起源

微博上一位写手写的一段关于自己乘坐飞机时遇到的一家人出门旅游故事中所展现出的“松弛的家庭关系”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并且在其微博评论区纷纷留下自己所经历或遭遇的“非松弛”家庭关系与亲子相处故事。

因此,当下开始流行的“松弛感”引起讨论的起点便是最能引起人们议论和关注的家庭关系,而它所指代的也正是一种相互关爱、平和与尊重的家庭交往模式,而非传统中我们时常在日常生活或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典型式传统家庭关系”——充满尊卑等级以及由此而来的控制与压榨。也正因此,才会出现早前对原生家庭的热议,而引起“松弛感”讨论的这一家庭旅游故事本身所对比的也依旧是那种令人充满紧绷的原生家庭问题。

也正因为这个看似有些无厘头的起源,让我们再次意识到对于个体的生活、存在与人生而言,其与家庭密切且深远的联系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并且无论是对原生家庭的讨伐还是思考,都再次显露出它依旧延续着近代以来在进行自我反思时对家庭的念兹在兹。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现代化建构中,对家庭的讨论不乏批判,甚至占据着核心地位,知识精英是通过对过去的“封建大家庭”的攻击来为新的自我独立、存在、血缘和人际关系建造基础的。因此,近代中国对传统家庭的理解在巴金的《家》以及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是温情、爱和彼此平等的血缘组织,而更像是一个事业群体,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旨。

《家》,作者: 巴金,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4月

这样充满压迫的“封建大家庭”在其后的历史书写与想象中成为主流,虽然在之后它也遭到史学研究的反驳与批评,但其根深蒂固的印象却蔓延至今。即使我们如今所在的家庭早已非“大家庭”而是现代知识精英们极力推崇的西式“核心家庭”结构,但那些相似的伤害、冷漠和压迫却似乎依旧。即使变换了模样,但依旧紧紧地困扰着生活于其中的年轻人,从而导致他们往往会出现难以愈合的原生家庭心理创伤。因此,当他们进入社会、进入另一个群体而遭遇到新的问题与麻烦时,一种几乎是集体无意识的对原生家庭的反思成为希冀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思路依旧未突破近代知识精英们对自我遭遇反思的范式。

也正因此,我们便能更加清晰地理解为什么这个原本与个体生活与存在状态的“松弛感”会伴随着一段家庭故事出现,并且会造成如此大的网络共鸣。而这也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反思这类“个体-家庭”的问题处理与思考模式。个体处境、遭遇的危机与挫折是否真的或只是由于原生家庭造成?那些紧绷感只是起源于紧绷的家庭关系吗?当我们为自己的遭遇而寻找来龙去脉时,家庭作为理所当然的罪魁祸首是否真的如此不可饶恕?

在关于“松弛感”的家庭故事中,我们能看到其中隐藏的典型逻辑,即一个紧绷的家庭造就紧绷的子女,而恰恰是这一被烙印的痕迹造成了这些子女未来生活里的诸多困境。就如所有逻辑叙述中总能找到特例一样,我们无法称它是虚假的,而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思考人们为什么习惯使用这样的逻辑叙述?除了一种传统的“集体无意识”,这里或许还存在着更加复杂的原因,即我们发现指责家庭是最便利的,比起对于更加复杂的社会和经济文化的分析,家庭对于个体的生活更加贴近以及更加熟悉,是一个可以被个体理解、消化和接受的原因产生地。

电视剧《风平浪静的闲暇剧照

对松弛感的论述与想象

往往都是性别化的

在关于紧绷与松弛感的叙述中,我们也不能忽视个体自身在面对这一处境时所产生的复杂心理和状态。无论紧绷还是松弛都是一种在比较中才会存在的状态,不同的时间、面对不同的人事以及遭遇不同的人生处境,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或存在状态。松弛与紧绷不是某种本质性的状态,而是一种流动变化的在世处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松弛感”这一概念开始流行后,其逐渐扩大化的使用所造成的便是某种僵化的形式,它被理解为一种固定的姿态、形式和情绪表达。由此甚至出现了各种为博流量而制作的诸如女性如何穿着、如何打扮和遇事如何以一种姿态面对的教学视频。这类内容与其说是教人学会松弛,不如说是在制造更多的紧绷。这里就存在着松弛和紧绷的吊诡关系,看似松弛的状态实则是紧绷的虚假面目。

恰恰在这里,我们会发现当下流行的“松弛感”论述和想象中另一个隐匿的面向,无论是在微博上的留言还是对其的讨论中,女性往往占据主流。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松弛感与女性处境的密切联系。而这一点也再次显示出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工作场域中,作为传统中被规训和压迫的性别,女性的处境、状态甚至性别气质都往往与紧绷、小心翼翼相关,如温顺服从、敏感内敛等。以及在一种性别制度中,对于女性声音、意见和讨论的忽视与压制,她们往往被塑造或要求成为倾听和赞美的角色,而非提意见与分享自己见解的形象。

就如丽贝卡·索尔尼特在其《爱说教的男人》中所指出的,夸夸其谈是自古以来男性的美德,而附耳倾听或是作为男性老师们的学生与信徒则成为女性被塑造的形象(鲁迅《伤逝》中涓生与子君的关系)。而也恰恰是在这样的性别形象和关系中,女性往往很难保持一种松弛状态,无论在家庭关系还是社会空间中,甚至在亲密关系内,如杨笠脱口秀犀利讽刺的,男性总是更加松弛而乐于说教。

所以对“松弛感”的论述与想象往往都是性别化的。

这一点也能从后续的诸多自媒体制作的各种“如何保持松弛状态”等视频内容中发现,它们更多关注的是女性群体。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对“松弛感”的赞美就会忽视男性群体,尤其对于置身于家庭、社会和性别角色之间的男性而言,他们因为各种责任与义务而同样被要求保持某种紧绷的状态,并且这一点也紧密地联系着性别制度,面对女性时男性所拥有的“松弛感”恰恰是他们以遵从或是承诺完成相应的男性任务和性别角色而获得的特权或说是奖励,而要实现后者也就必然保持着时刻的紧绷感。在R.W.康奈尔的《男性气质》中,男性群体同样为自身所建构的性别等级制度所约束与压迫,为了符合主流男性气质,承担起养家糊口、赚钱与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为他们不得不追求的目标(见《男性妥协:中国的城乡迁移、家庭和性别》)

《男性妥协》,作者蔡玉萍 / 彭铟旎,译者罗鸣 / 彭铟旎,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年7月

为了应对这些存在于不同关系以及不同层面中的各种紧绷状态与要求,一种提倡“松弛”的存在姿态和生活模式才会获得关注并且引起人们的共鸣。在这其中,存在着某种传统文人的美学化在世风格:通过调整身体、心灵和精神的状态,来使其进入一种天然、怡然自得的状态;尤其是它其中包含着一种“以淡然应对纷争和压力”的精神使其形成某种“无为而治”的生活美学……

但这更多可能是我们对“松弛感”的某种理想甚至是意淫,对于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如此共鸣的“松弛感”而言,它或许就只是简单地在面对家庭关系、工作或社会问题时自己对于自我的管理与调整,并且尤其强调在做出这些改变时的外部姿态。

重思松弛感的两面性

在此,我们其实能够看到这一“松弛感”的矛盾之处。它是个体在面对诸多自我无法控制、改变与承受的问题时通过自我调整而得以保留住自身情绪聚合的行为。而“姿态好看”则是个体在面对此一情景时渴望保留的自我尊严或是对自己这一行为中懦弱和无能为力的掩饰与辩解。而这种自伤的行为也恰恰符合韩炳哲在其《暴力拓扑学》中所描述的“绩效社会”主体的典型特征,通过对自我施虐来让自己能够更加完好地适应外部的环境与困扰、压迫与伤害。而覆盖在这一绩效主体表面上的松弛感也再次导致主体的自我撕裂——表面是姿态好看的松弛形象,内部则在紧绷中自我攻击。

这是当“松弛感”成为某种命令或某种本质的存在状态后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人们在这一新生概念背后所隐藏的渴望或努力。就如许多人借助詹姆斯·C·斯科特的思考模式,讨论“慢生活”、“躺平”这些流行词汇背后的个体与社会情绪时所指出的,在这些极具消极性且呈现出后退甚至怀旧色彩的流行文化中,渗透着年轻群体遭遇的普遍危机以及他们所建构的抵抗行为。

《风平浪静的闲暇》剧照。

“松弛感”在某种程度上也分享着相似的情绪,即面对日益紧绷的家庭、社会、工作以及强调奋斗的话语,年轻群体对其的抵抗、妥协与自嘲。只是我们不知道,在这些充满戏谑、无奈和自嘲的“躺平”背后是否对他们日常的生活产生影响,按照斯科特的观点,这些抵抗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效应,只是我们需要以一种更精密且合适的框架去理解它。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得不警惕“松弛感”必然会遭遇的左右夹击,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各种自媒体裹挟着商业、流量和另类规训机制的挑战外,“松弛感”对于个体自身而言同样意味着不同的状况。它一方面或许可以成为某种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在性格、情绪以及生活中学习放松的状态,但这也往往意味着对于生活、存在与理念的改变;另一方面,它也涉及更加复杂的“心理时间”,这是一种内化了现代资本主义观念的时间,一种以生产和消费为导向而建构起的“快”时间。

大卫·格雷伯在其《毫无意义的工作》中便指出现代资本主义时间的建构与其生产方式具有密切联系,“在没有时钟的地方,人们用行为来测量时间,而不是用时间来测量行为”,一种新的时间观念使得我们不仅被裹挟进技术革命,同时还遭遇着道德变革。浪费时间成为不道德的行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而产生的紧绷感导致我们的行为和存在的意义都被现代时间测量。在诸如“浪费时间”、“浪费你自己的生命”等戒律背后隐藏的就是一种制式化的生命价值衡量系统,因此“慢生活”和“松弛感”才会引人共鸣,因为生命和个体存在的时间并非如此技术化与规整,它本身就是——如德勒兹所强调的——生命和生活状态的外在显现,而非被困于其中的奴隶。

就如“慢生活”一样,松弛感让个体一方面能够保持一种轻松怡然的内在状态,以应对纷杂且充满紧绷的诸多事物,与此同时恰恰是这种状态改变着他们在遭遇问题时自身的处境。而正是这样一种关系,让我们能够意识到在这一看似无关痛痒的个体情绪背后隐藏的复杂社会、文化因素。而区别于此前的一些流行词汇,松弛感带着某种妥协,并不具有的鲜明抵抗和破罐子破摔情绪,它更加希望保持一种中和的状态,在自我与家庭、社会以及工作之间保持住个体最基本的尊严。即使这样的尊严有着强烈的掩耳盗铃性质,但也已经能够为在四顾茫然的年轻群体中提供稍许的心灵和存在的安慰。

《风平浪静的闲暇》剧照。

对于一种怡然、轻松的存在状态以及一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个个体的天生权利,而为了满足这一点也就需要更为复杂且广阔的社会、文化与经济进行深度的支持。这不是个体的问题,我们也应该警惕对于社会问题——诸如不公、不平等——的个人化归咎,认为是个体自身的原因造成了自我的困境。

但这并不是否定个体自身在遭遇危机时做出的反应,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悲观还是乐观的,我们都应该站在个体鲜活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上,去探讨把他们编织进去的整张网络系统在其中或隐或现的作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