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西关|寻觅古村泮塘五约,邂逅广州最美旋转楼梯

漫步西关|寻觅古村泮塘五约,邂逅广州最美旋转楼梯
2023年06月14日 21:48 湖水

荔枝湾龙津桥

广州最撩人的烟火气,在西关。

10多年前刚来广州的人,必定都会去逛上下九步行街,然后必定会被宝华路、多宝路一带的各式美食深深吸引。陈添记鱼皮、顺记冰室、宝华路面...一路的人间烟火,满满的味蕾记忆。

多宝路-生记肠粉

记得深圳一个吃货同学,每次搭乘和谐号来广州,地铁广州东站-长寿路,直奔陈添记,吃完一份鱼皮再打包两份,才开始“办正事”:和我们聚会,并反客为主地打开打包的鱼皮,热情招呼大家一起吃。

陈添记鱼皮

食在广州,味在西关。西关街巷里,藏着广州最家常的滋味,一旦被它撩拨过,就隔三岔五地从天河穿越越秀区,走街串巷,发掘各种美味。

西关美食小吃众多

爱上西关,始于美食,“钟”于颜值。

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再来西关,不怎么爱去热闹的上下九,更钟情于碧波荡漾、花船游弋的荔枝湾。

宗室祠堂、文塔、龙津桥、西关大屋,串联之后的“旧区活化”经典之作-永庆坊,岭南清新水韵里,带着点怀旧复古,令人流连忘返。

碧波荡漾的荔枝湾

荔枝湾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曾是广州城郊著名的夏季休闲地,有“小秦淮”之称。

一湾春水绿,两岸荔枝红。这句描写荔枝湾的诗句源自汉代,绿水依旧在,荔枝树据说有复种,没留意涌边有没有。

端午将至,荔枝湾有龙舟表演

烟雨蒙蒙荔湾湖、小桥流水明月夜,荔枝湾,的确容易触发离人骚客的诗意。据说每年农历三月三,荔枝湾都会举行诗会

永庆坊的网红打卡点,晚上拍月亮一绝

1

龙津桥往西

泮塘和泮塘五秀

龙津桥上拍荔枝湾和花船

西关麻石荔湾涌,品味泮塘满乡愁。

因为这句不知道谁写的诗,加上最近爱逛古村,疫情后重返西关,对近千年历史的古村-“泮塘五约”萌生浓厚兴趣。

“泮塘”名字的演变史,早过“西关”。泮塘,古代泛指广州城外龙津桥以西的大片郊区,现特指荔湾区龙津西路、荔湾湖公园以及泮塘路、泮塘村泮塘五约一带的地区。

桥旁边的文塔

文塔旁边的许愿树,挂满考生的祈福

“泮塘”最早叫半塘或半溪,因村子依塘而建,一半面积是池塘。清代时“半塘”改称“泮塘”,读音也由“ban”变成“pan”。

和村名一起演变的,还有它的特产“泮塘五秀”-菱角、慈菇、马蹄、茭笋、莲藕,最早叫“泮塘五瘦”,后来因五个秀才,肥瘦的“瘦”,变成了秀才的“秀”。

慈菇,也多做水生观赏植物

山明水秀,物产丰富。荔湾湖公园旁边的泮溪酒家,“泮塘五秀”成为餐桌上颇受欢迎的一道菜。老字号手信街,被打粉加工,制作成成型粉状的“泮塘五秀”,很多店都可以买到。

泮溪酒家

泮塘一带其实之前来过,搭公交车到逢源路的泮塘总站,但往里逛,往往止于泮溪酒家和老字号手信街。或者春节前,直接去荔湾湖公园逛水上花市。

春节前荔湾湖的水上花市

2

仁威祖庙旁

焕然一新的泮塘五约

仁威祖庙牌坊

沿泮溪酒家走过仁威祖庙,会看到“泮塘”牌坊。穿过牌坊往里走,并不是想去的泮塘五约,像城中村,两旁很多市井小店,偶尔有一两栋老房子。

村里小街旁的理发店

正确的打开方式,其实是从仁威祖庙牌坊进去。始建于宋代的仁威祖庙庄严古朴,屋顶屋檐的雕刻,尽显鲜明的岭南传统工艺特色。

仁威祖庙

屋顶屋檐的岭南特色工艺雕塑

高考、中考的月份,时不时看到有家长带着小孩在寺庙参拜,为考试祝祷。庙宇前的池塘,一池的荷花陆续绽放,红色、粉色、白色的花瓣,点缀在碧绿的荷叶间。

风一吹,带来阵阵清香,粼粼微波像一层层浅浅的褶皱,缓缓地涌向泮溪酒家湖面古色古色的包房雅间。

视线右移,仿园林的拱门上,典雅地写有“泮塘”两个字。穿过门,算正式步入了“泮塘五约”古村。

泮塘五约面积不大,刚进去时“古村感”不强,路口众多景点店铺的指引牌,见证了村落这两年的翻新改造。

再往里走,麻石巷、石板路、青灰旧屋、郁郁葱葱的大榕树,才渐渐有了古味。街巷有些过于狭窄,靠近荔湾湖一侧会宽敞一些,云集很多文创工艺小店。

有别于黄埔村、大岭村,焕然一新的泮塘五约,更多是被改造成文艺清新的商业街区,咖啡馆、茶室、手工艺坊遍布,墙面很多动漫涂鸦,很适合年轻人和网红来拍照打卡。

如果想深度感受西关历史文化,特别是外地游客感兴趣的西关大屋,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一带会更合适一些。

宝源路的西关大屋,趟栊门是标志之一

西关大屋的标配之一,“三边过”布局:脚门、趟栊门以及大门,泮塘五约的旧房子中没怎么看到。有些旧房改造时有增加趟栊门,但更多是作为商铺的装饰。

泮塘五约改造的房子,趟栊门只是装饰形式

目前很多旧屋还在修缮改造中,游客少,漫步在石板路上,安静恬淡。因为无缝连接了荔湾湖公园,建议走进公园,感受西关居民满满的生活气息。

泮塘五约近荔湾湖的广场

对面是泮溪酒家的雅间包房

3

荔枝湾畔

邂逅广州最美旋转楼梯

陈廉伯公馆的旋转楼梯

荔湾不只西关大屋,还有欧式洋房。

修缮一新、拥有“广州最美旋转楼梯”的陈廉伯公馆,值得打call。

陈廉伯公馆位于荔枝湾涌边,楼高五层,有法式的半地下室。楼上的露台,可以饱览荔湾湖公园的秀丽风光。

公馆整体为一座欧式风格楼房,古典复兴的欧式柱廊、巴洛克式的弧形阳台,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螺旋式楼梯,曲线优美,被誉为”广州最美旋转楼梯“。

陈廉伯公馆建于民国1930年代,屋主陈廉伯曾任英国滙丰银行买办,后任广州商团团长,广东省商团总团长。公馆民国时,曾是荔湾俱乐部,是粤系、桂系军界高官云集的场所。

如今焕然一新的陈廉伯公馆,变身荔湾博物馆,今年5月开始,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一楼展出内容

走进鹅黄色外立面的博物馆,除了有介绍荔湾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四大主题展览,通过讲述广州商人的岁月风云,展示了他们”利通四海,义济天下“的经商理念,以及维护国家利益、兴学办报重教的家国情怀。

二楼展出内容

当时殷商巨贾的客厅装饰

回到西关,千年的泮塘五约、百年的陈廉伯公馆,绽放新颜。

荔枝涌绿水依旧、麻石巷和西关大屋还在、泮塘五秀还能吃到、荔湾湖公园的荷花还在开...西关游子的乡愁就一直在。

突然有点羡慕西关人民,羡慕间想起苏东坡的"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一下子又被慰藉到。

离开西关前,去宝华路的顺记冰室,叫了一份虾仁韭黄肠粉、一份萝卜糕,一碗绿豆沙,还是以前那个味。

恋上西关,始于美食,忠于美食。

最有广州味的西关,还会再来的。

-END-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