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秋冬高发季,感染风险高1
受疫情防控影响,前几年我国手足口病发病形势有所放缓。然而2023年以来发病增速明显,已迅速恢复至疫情前的高发水平。。尽管今年1-8月手足口病发病数相比去年小幅下降,但也与疫情前发病水平无异,高达87万(图1)。手足口病马上将进入秋冬高发季,中国疾控中心官方公众号9月18日发布了相关健康提示-《这种病进入高发期,家有孩童一定要注意!》
图1.2020年-2024年我国1-8月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例)
来源:国家疾控局传染病数据
手足口病受到持续关注
今年以来,各级疾控和医疗机构陆续发布健康提示,呼吁公众提高警惕、通过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及时接种疫苗等措施科学预防手足口病。央视、安徽卫视、新浪新闻等多家媒体持续跟踪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并多次报道(图2)。同时,流媒体的手足口病关注度也随着手足口病高发期而升高,百度、抖音等平台“手足口病”词条搜索指数增长迅速。
图2. 我国媒体对手足口病的各类报道
来源: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
手足口病的国际流行也成为新闻热点。央视新闻频道报道,日本手足口病确诊病例数近期持续增加,今年已有超22万人确诊。截至2024年7月30日,日本41个一级行政区相关指标超过警戒值,卫生部门提醒民众采取预防措施(图3)。
图3.央视新闻频道报道日本手足口病暴发
来源:央视新闻
手足口病健康提示
5岁以下儿童最为易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全年龄人群均可感染,但婴幼儿和儿童最为易感,其中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可能造成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
手足口以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轻症患者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部分患者可伴有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亦可留有后遗症。
发病需及时识别与就医
目前针对手足口病暂无特效的抗病毒类药物可用于临床治疗,仅以支持治疗为主,但及早就医可大大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针对在手、足、口等部位出现典型症状的患儿,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情况,一旦有高热不退、疱疹面积扩大、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时,需第一时间就医治疗,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EV71是需要重视的病原2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EV71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其中以手足口病最为常见,除此之外,还可能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和非特异性毒疹等。
2008~2015年,全国共报告约57万例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病例,EV71、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比例分别为44%、25%和31%;轻症、重症和死亡等不同严重程度病例中EV71构成比分别为40%、74%和93%。据估算,我国EV71感染发病所致重症和轻症手足口病病例费用分别为1.8亿元和10~20亿元。
2016年以来,EV71疫苗在我国广泛使用,显著降低了EV71型手足口病发生率。今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表了一项手足口致病原调查研究3,柯萨奇病毒A6型(CV-A6)已经成为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
接种疫苗有效预防EV71手足口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24年发表了一项阴性病例对照研究4,结果显示疫苗对6~71月龄儿童整体有效性达90.8%,对重症的有效性为100%。《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建议,婴幼儿于12月龄前完成2剂EV71灭活疫苗,及时预防手足口病、特别是重症手足口。
虽然目前我国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发生变化,但考虑这种转变与EV71疫苗的广泛应用有直接关系,在EV71病毒的传播特性、致病能力等特性未发生改变且无升级产品出现的情况下,该疫苗仍有很高的接种价值,能够防止EV71病毒的广泛传播和预防该病原造成的重症病例。
参考文献
Reference
1. 国家疾控局.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3. Lu H, Xiao J, Wang W, et al. Evolutionary Diversity of Coxsackievirus A6 Causing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 China, 2012-2023. China CDC Wkly. 2024;6(20):442-449.
4. Zhang, Y., Cui, J., Liu, F., Song, Y., Wang, Q., Liu, Y., Zhang, Y., Li, Z., & Chang, Z. (2024). Effectiveness of Enterovirus 71 inactivated vaccines against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A test-negative case-control study. 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 20(1), 2330163.
供稿:芦颜
初审:马继华
复审:黎慕 苏锦锋
来源:疫苗预防交流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