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置业频遭业主维权,刘向前难在上海打开局面

中铁置业频遭业主维权,刘向前难在上海打开局面
2024年06月15日 00:50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一家房企的发展状况,往往可以通过其拿地是否激进、开发的项目销售是否紧俏来窥探一二。不过,中铁置业在上海地区的激进拿地与项目布局,却陷入了房子虽然很好卖,但是投诉维权却越来越多的矛盾与尴尬之中。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底,上海第二批集中供地开启,各大房地产企业纷纷参与地块竞标,最终中铁置业击败中海发展、绿城等9家实力房企,以13.24亿元竞得浦东宅地。

据出让文件显示,该地块规划为居住用地,出让面积12482.25平方米,容积率2.0,计容面积24964.5平方米,起始总价12.04亿元,楼板价为48220元/平方米。通过该地块所处地段及数万平方米可供“开发”的地块面积不难看出,这又将是中铁置业到手的一块“肥肉”。

要知道,两年前左右的2022年6月,中铁置业才联合中铁诺德拿下青浦区西虹桥沪青平公路北侧44-15地块,并于当年11月项目首次开盘,就引发认购率突破300%的抢购狂潮。而且,此后的第二批、第三批开盘,均是开盘当天即售罄。

不过,这个由两家央企联合“打造”的网红盘——中铁·虹桥逸都,却因为被指降标减配而被业主集体投诉,甚至被舆论送上了风口浪尖。由此也不得不令人担忧,激进拿地的中铁置业,如何能够在公司高速发展的同时,还能保障项目交付质量,以及消费者的权益?

上海楼市问题多,中铁置业也未能免俗

近年,受外部经济环境及行业周期的影响,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2022年刚开始,各大房企也纷纷举起了“保交付”的大旗,以稳定市场情绪,让品牌继续“留住”人心。

不过,在楼市上,开发商宣传内容与实际交付相差甚远,甚至“交付即维权”也屡见不鲜。放在上海楼市,也是如此。例如,2022年315,媒体就曝光了中铁建、大家房产等房企开发的项目,被消费者密集投诉的消息。这些负面消息,甚至给整个上海楼市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因此,消费者购房决策的因素,已经从过去单纯关注价格、地段转向了关注开发商的实力。据了解,2022年315期间,凤凰网房产上海站发起了《315楼盘质量调查》。数据显示,决定消费者是否买一套房的前三大因素分别是价格、地段、开发商实力。而将三者作为首要因素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31%、21%、16%。

图源:凤凰网房产上海站《315楼盘质量调查》

据观察,这或许归因于近年以来,媒体曝光了很多关于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而暴雷、项目烂尾、延期交房等违约事件,给消费者买房带来了担忧与焦虑。而在市场信心受挫的同时,开发商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与品牌信任度,也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在房产交付问题频出之时,中铁置业也未能免俗,甚至如同“重蹈覆辙”。例如,“三开三罄”劲销65.94亿的中铁·虹桥逸都,原本是中铁置业在上海开疆拓土的里程碑,不曾想却成了消费者口诛笔伐的对象。

由此可见,中铁置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而作为上海落地的标志性项目,也已有败北之势。

被指涉嫌虚假宣传,业主的坎坷集体维权路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上,吐槽虹桥逸都公区质量差、宣传图与家书效果图相差甚远,甚至涉嫌虚假宣传的帖子,随处可见。

例如,在业主不容易关注的外立面,也部分细心的业主发现,虽然在售楼之前就告知业主以涂料为主,但是实际外立面却“含铝量”极低,涂料也没涂平,出现凹凸不平的痕迹。

图源:小红书用户投诉截图

而在业主维权沟通方面,中铁·虹桥逸都业主表示,二者难以达成共识,而开发商态度有些敷衍。

据媒体报道,有业主表示:“当初买98平没有样板间,让我们参考120平,样板间的空调出风口都做了向外的延伸,但谁知98平竟然没有,只凸出了10cm,让我们做柜子都没法做。跟开发商交涉,对方不承认设计失误,也拒绝进行整改,业主还向媒体记者晒出了小区交流群沟通截图。”

而对于公区的质量水平,有业主也表示了极度的不满。例如,有一些业主如此表示:6.2万是同板块最高单价,但是我们小区的建造标准远远低于他们的品质,与同板块的楼盘拉开了巨大品质差距!而同样的售价,用最低质量价格的材料,开发商或许是在赚取最高额的利润率。

此外,社区内绿化的选材和审美问题,也被业主们所诟病。据业主提供的设计效果图与小区实拍图对比可以看出,其绿化覆盖率远不及当初的宣传。

要知道,在宣传之初,中铁置业使用了“森居境界”、“轻奢度假”等文案,并对绿化效果使用非常多“绘声绘色”的描述,因此也让很多消费者在购房之前充满遐想。但是,当业主看到实际的绿化效果,却有些大失所望。

更令一些业主难以接受的是,该楼盘基本的户内装修,也有些差强人意。 例如,有业主反馈,该楼盘98平米户型的淋浴间,尺寸与宣传的120平米户型不符,78cm宽的淋浴间尺寸太小难以转身,导致无法正常使用。

更有业主表示,这种价位与层次的商品房,实际施工质量,却只能和动迁房对标。据了解,此类质量问题,甚至也出现在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板上。而相关投诉内容,也是大同小异。

例如,其中有一位业主如此表示,临近看房时,很多邻居发现该楼盘的单元大厅用材施工粗糙,大门构造简单敷衍,外立面大量使用弹性涂料凹凸不平且有水印。简陋铁栏杆围墙和露天车库存在安全隐患,绿化如菜田,部分住户的淋浴间尺寸难以转身等30多项问题!

图源: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截图

在该楼盘面临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等质疑的同时,业主们也开始情绪激动,不断升级维权形式。最终,中铁置业也不得不出面协调,并组织了上百人的线下沟通会,而线上参与的业主,也多达上百名。

不过,据媒体报道,这种沟通方式,中铁置业似乎并不重视。例如,被业主视为沟通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沟通会议,中铁置业的领导却迟到半小时。而针对业主提出的各项客观问题,中铁置业也是闪烁其辞,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甚至在会议现场,还有客服人员,与提出质疑的业主互怼,气氛十分紧张。

由此可见,在业主反馈的项目质量问题方面,中铁置业似乎并没有拿出诚意。对此,很多业主也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十分失望,甚至直言再也不相信所谓的“央企”了等等。因此,中铁置业也被指“店大欺客”,而业主维权之路也将十分漫长。

与此同时,也有业主曝出因小区整改不到位,集体去中铁控股的南京宁创置业维权时,被自称办公室主任的王XX横加阻拦,甚至作势打人的样子,这不是服务客户,而是恬不知耻的站在消费者的对立面,不知道身为其公司董事长的倪昌剑,又是否知道这件事情?

在上海一路狂奔,华丽背后暗藏不堪

通过前文的分析不难看出,中铁置业在上海拿地可谓十分激进。尤其是作为中铁股份的子公司,中铁置业这些年开始在住宅领域大步向前,而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也成了中铁置业的主战场。

据观察,中铁置业在上海开疆拓土,更是势头迅猛。多个热门地块土拍,都能看到中铁置业的身影,并多次中标,拿下黄金地段。

例如,2024年上半年,中铁置业就联合华发,拿下闵行古美地块。而此前,中铁置业还分别竞得中铁峯汇里、中铁虹桥逸都、中铁湖光逸景等地块。

图片说明:来自网络,中铁置业&华发联合体摇中闵行区七宝镇古美北社区地块

算下来,中铁置业在上海市已获取7个项目。在一举拿下众多项目后,中铁置业在上海的销售也表现不俗。2023年,中铁置业更是进入上海销售榜第41位。只是,一路狂奔的中铁置业,一面是当红楼盘开盘即售罄,另一面却是部分楼盘滞销、去化难度超出预期。

众所周知,位居上海市中心地带的徐汇,一直是新房最为紧俏的黄金地带。此前,徐汇长桥红盘汇成南街里、百汇园三期、宝能公馆、云锦东方开盘都出现了多人抢一套房源,中签率不及10%的盛况。

尤其是2023年9月开盘的云锦东方,更是因为入围分高达118.32,而一举冲上了上海新房有积分制度以来的最高分,而被誉为徐汇“双子星”楼盘的汇元玺、保利滨江天珺更是入市即清盘。

然而,中铁置业开发的中铁峯汇里,却没有延续徐汇这样的辉煌。虽然196套房源,共收到210组有效意向认购,认购率勉强破百。但是彼时开盘一个多月过去,根据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中铁峯汇里仍有63套可售房源,去化率刚过六成。

通过中铁置业的项目不再抢手或许可以看出,中铁置业似乎在上海的楼市里,并无太多“群众基础”。更令人担忧的是,几年过去,中铁置业并没有从过去无人知晓,走向家喻户晓,而是各种维权新闻满天飞。很显然,这对一个涉足住宅商品房不久的企业来说,并非利好。而中铁置业以激进的姿态进击市场的华丽背后,也暗藏着诸多不堪。

结语

作为央企背景的房企,中铁置业的激进拿地策略,固然为其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为其项目质量的潜在问题,埋下了“祸患”。

中铁置业在上海的部分项目滞销,以及一些高调推广的项目,却又因为质量问题而频繁被消费者维权,足以说明中铁置业或许并未在上海地区赢得消费者信任,甚至因为一些项目给消费者带来的不良体验,正在消耗其品牌信任度。因此,中铁置业未来开拓上海市场,恐怕并非一片坦途。

希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激进扩张压力与市场考验的中铁置业,能够依靠其资本实力、品牌实力在上海等重要城市打开局面,真正能够依靠其产品力、品牌口碑赢得市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