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值退市股越来越多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值退市股越来越多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9年08月23日 17:09 曹中铭

8月19日,代理投资者向*ST大控提出证券虚假陈述诉讼的相关律师收到了大连中院的执行裁定书。裁定书显示,投资者申请法院执行*ST大控的生效判决后,法院却在执行过程中“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因此,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这表明,即使投资者打赢了官司,也得不到赔偿。

截至8月20日,*ST大控已连续13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面值。根据规定,若上市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的,交易所将会启动强制退市程序。此前,中弘股份与养猪第一股*ST雏鹰先后由于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而被强制退市。中小板的*ST华信也由于这个原因目前已经停牌,正等待深交所是否作出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但从中弘股份与*ST雏鹰的结果看,*ST华信成为第三家面值退市股票将是板上钉钉的事。

在2014年以前,退市制度形同虚设的现象异常严重。某些上市公司即使触发了退市条款,也常常能够不被退市,而是继续混迹于市场上。随着近几年来中国证监会对退市制度不断进行改革与完善,衡量上市公司退市的考核指标越来越多,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退市第一股”。如欣泰电气为“欺诈发行退市第一股”,博元投资为“重大信息披露违法退市第一股”,长生生物为“涉及五大安全退市第一股”,中弘股份则为“面值退市第一股”。因此,越来越多不适合在股市挂牌的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是市场进步的结果,也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重演。

由于*ST大控目前已步入举步维艰的阶段,且其股价已经跌破面值,今后,该股将存在极大的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面值而被强制退市的风险。而且,不仅*ST大控,像*ST印纪、*ST华业等股价也已经跌破面值,而*ST欧浦、*ST利源的股价目前也跌破了1.1元。像这些股票,今后均存在退市的风险。

目前上市公司的股价,正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特性。比如截至8月20日收盘,股价低于2元的上市公司多达56家,而当天贵州茅台股价高达1070元,股价超过百元的上市公司达31家,股价超过50元的上市公司多达128家。上市公司股价的极端分化,个人以为,正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与原先相比,目前的A股市场正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制度建设更加完善了,挂牌公司超过了3000家,退市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了。另一方面,投资者结构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沪深港通的开闸以及额度的放开,以及A股“入摩”、“入富”,A股去散户化的进程正慢慢加速。虽然市场投资者仍然热衷于投机炒作,但价值投资理念也逐渐在市场上生根发芽。如此,我们才会看到上市公司股价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实际上,上市公司股价的两极分化,也意味着投资者今后的投资活动将面临着更大的风险。由于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困难重重,像中弘股份、*ST雏鹰等面值退市的公司,今后要想重回A股,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高位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其亏损其实已经被锁定。

这反过来又告诫投资者,今后买入股票,更要注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对于那些业绩不佳,或频频违规的上市公司,最好敬而远之。如果抱着一种赌博的心态,买入像中弘股份、*ST雏鹰这样的上市公司,亏损或将是最终的宿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